韓玉紅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榆樹中心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淺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確定
韓玉紅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榆樹中心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社會發(fā)展下的新型課程,它是一門開發(fā)、設計、實施的整合性課程。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核心,以豐富廣泛的課程資源為內容,以“主題”為線索組織教學,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實施途徑,倡導學生以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自主合作、交流共享的方式開展學習,“主題”在相當程度上規(guī)定了教學的內容。
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 主題 確定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xiàn)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加強學生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實際體驗,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綜合實踐活動使兒童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學習的對象,自然地、綜合地學習,這種學習是出于自己的興趣而非老師強加的學習。在學習之前,首先要確立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主題的確立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小學的綜合實踐研究主題的確定不僅影響活動的效果,還影響綜合實踐課程在小學的順利實施。所以小學必須確定出切合實際、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1]
教育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學習者自身積極主動的努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泵恳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我們應根據學生年級和年齡特點設計,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一項活動任務,使他們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個性和才華,“活”起來,“動”起來,從而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樂學”的前提下興味盎然地參加到主動探究、合作進步的學習活動來。例如,在以往確定主題活動時,老師往往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幾個活動主題供學生選擇,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主題來開展活動。結果活動主題受限制,學生活動的方式也相應受到局限。這樣的活動主題往往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形成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關系的整體認識。[2]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半個學期過去了,經過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問卷調查。從結果來看,138名學生中有61.2%的學生認為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有了一定的提高,85.3%的學生覺得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是件快樂的事,92.7%的學生則認為活動的主題直接影響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綜合實踐活動課正因為有了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才有了源頭,伴著濃厚的探索興趣,才會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所以在活動實踐過程中,學生更會覺得快樂無比。
生活本身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而學生就是從生中走來的,所以在孩子們充滿好奇的雙眼里,經??梢钥吹接梢粋€個生活現(xiàn)象而引發(fā)的為什么。這些可貴的為什么就是引導孩子探究的源泉!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適當的課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自然環(huán)境、地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大大提高了課程資源對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適應水平。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地方特色資源,讓學生在對自然環(huán)境的了解、探索和實踐中獲得親身的感受,培養(yǎng)樸素的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性課程,其價值就在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用各種感官,通過活動課程促進自己各方面知識、能力、態(tài)度的進步。綜合實踐活動所強調的就是讓學生走出學校去調查、研究、實驗、探究、體驗、感悟,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高。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困難,這就需要一種良好的探究品質來支持學生完成實踐探究任務。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要防止淺嘗輒止,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親歷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過程,在實踐嘗試中培養(yǎng)探究的品質。
在進行《搭紙橋》這個主題活動時,我安排了制作紙橋(橋面)、測試紙橋的承重本領、搭紙橋比賽這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活動。特別是在學生測試紙橋承重本領和搭紙橋比賽兩個活動中,關鍵的學具就是測試時使用的重物及重物的數量。墊片和鉤碼是我最終定下的兩種學具。課上,我讓孩子們使用25個墊片去測試剛做好的紙橋的承重本領,結果絕大部分的學生獲得成功,一來激發(fā)了他們積極地去探究其中的科學奧秘,二來一點也不浪費時間。在后面的搭紙橋小型比賽中,自制的紙橋最成功的小組托起31個鉤碼。這當中雖然有不少孩子失敗了,但由于前面一次次成功的鋪墊,他們仍然興致勃勃,一點也不感到沮喪,還主動探究出了哪些形狀的紙橋承重本領更大。這樣的主題活動的設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做中學、玩中學,主動探究出了紙橋承重本領和橋面形狀之間的關系,同時提高了學生動手制作、實驗等多方面的能力。[3]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好的主題會給活動增添許多亮麗的色彩。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設計,也不存在固定的內容和方法,還是要根據區(qū)域、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靈活應變,注重新穎、趣味、啟發(fā)、實踐等特點,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參與、自我總結、自我反思,在“考查”“探究”等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為其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為寬廣的空間,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真正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獲得綜合素養(yǎng)的動態(tài)生成和發(fā)展!
[1]郭元祥.綜合實踐課程設計與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
[2]文可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2,(8).
[3]張華.讓兒童自由探究生活——兼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J].全球教育展望,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