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莉莉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西安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6)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
紀莉莉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西安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6)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積極地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當前的教學中卻存在一些問題?;诖?,本文總結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思維,從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物理 實驗 興趣 提升
在新一輪初中物理課程改革中,強調(diào)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重要地位。新的課程標準在科學探究上突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的理論內(nèi)容。本人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談談粗淺的看法。[1]
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分析結果,從中尋找規(guī)律,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
1.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的主體性
探究性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探究,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模式不同之處就在于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學生主體性,教師的主導完全是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能更好地發(fā)揮,并通過學生主體的充分參與、主動探究和主體的發(fā)展反映出來。[2]
2.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的自主性
傳統(tǒng)模式中,把學生作為一個容器,所有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探究性教學則是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知識的獲得,靠的是自己的主動探究,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灌輸。
3.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中信息交流的互動性
探究性教學強調(diào)在自學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小組或班級的合作學習探究,與傳統(tǒng)模式由教師滿堂灌、單向信息傳遞不同的是把教學過程處理成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的互動過程,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交流,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獲得表現(xiàn)的機會,從而激起學習探究的興趣。[3]
4.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和諧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適應教師的教,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探究性教學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教師的教完全是為了學生的學,師生之間民主平等,學生得以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在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探究性實驗的情境和途徑,同時初中學生知識和技能存在局限性,在實驗過程中要給學生掃難除障。
1.引導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
在探究實驗教學中,常常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提出需要探索的問題,如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前,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憶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電阻的定義,猜想“導體兩端電壓增大時,導體電流怎樣變化?”“導體電阻增大時,導體中電流怎樣變化?”當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點出探索的主題,告訴學生:“導體中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隨電阻的增大而減少,這是一種定性關系,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的電阻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定量關系呢?”這樣既可使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又激發(fā)了興趣,集中了注意力,使探究有了好的開端。
2.指導學生探究實驗方法和步驟
如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關系時”,應控制電壓、電阻兩個量中的一個,研究電流跟另一個量的關系,教師可問學生:“如果先控制電阻不變,研究導體兩端電壓成倍變化時,導體中電流跟電壓的關系,需要哪些器材?這些器材應怎樣連入電路?請學生們畫出實驗電路圖?!贝藭r,告訴學生這個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在于調(diào)節(jié)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使電壓成倍數(shù)地變化。這樣做掃清了學生在實驗中的障礙,為順利進行實驗創(chuàng)造了條件。
3.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在探究性實驗中,把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分析,及時上升到理論認識階段是完成探究性實驗教學任務的重要一環(huán)。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實驗中,當學生根據(jù)所測的數(shù)據(jù)畫了海波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后,教師先引導學生逐段分析,提出“這個圖像共分幾段?每段表示什么過程?在這段中海波呈什么狀態(tài)?溫度是否變化?是吸熱還是放熱?”然后再總結晶體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這樣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從中找出規(guī)律。
讓學生主動探究探究性實驗能更好地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不主動操作和積極思維,就談不上什么探究。探究性實驗重在學習的體驗,通過探究性實驗將他人的間接經(jīng)驗內(nèi)化為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
實驗是從感性到理性認識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的思維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過程。因此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方法和手段。利用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通過對實驗原理的理解、觀看或親自動手進行操作、信息(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的獲取、分析綜合等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動手能力。
設計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共同探究的教學環(huán)境時,重視師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用自己對學生的深厚情感去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交融,營造融洽、寬松、平等、合作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樂于探究。探究性實驗模擬物理知識發(fā)現(xiàn)的原始過程,讓學生受到物理思想方法教育,體驗人類探索知識的艱辛歷程,培養(yǎng)同學們崇尚科學的高貴品質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傳統(tǒng)的教學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是脫鉤的,學生對實驗的最初興趣,隨著兩者脫鉤的延續(xù),也將逐漸平淡下來,實驗地探索功能最終被淹沒,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之間地橋梁因缺少思維而被切斷。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滿足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需要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探究性實驗教學與平時的物理教學活動更好地結合起來,真正體現(xiàn)物理學科實驗性的特點,使物理課堂氣氛輕松、活躍,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過程充滿熱情
[1]武立盤.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研究 [J]《考試周刊》,2014年
[2]袁炳存.新課程改革后中學生物新教材的體系內(nèi)涵及探究性生物教學模式的建構 [D],2005年 遼寧師范大學
[3]楊華.物理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科學興趣的培養(yǎng) [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