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艷
(七臺河市第六小學 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淺談美術課營造快樂課堂的點滴做法
宋麗艷
(七臺河市第六小學 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挖掘美術課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而充滿歡聲和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快樂教學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教學中引入“快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美術,達到學習的自動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在美術課教學中如何營造“快樂課堂”呢?
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如:在一年級《魚兒游游》一課中,我要求學生畫一幅以《小魚》為主的畫面,有的同學就特別要求畫螃蟹,有的要求畫水母,我沒有猶豫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因為我知道如果這時候我很強硬的拒絕他們,硬要他們統(tǒng)一作業(yè),雖然他們會按我的要求完成作業(yè),但他們可能就因此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喪失了一些對美術的興趣,自然也不會體驗到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還有部分同學握著筆不知道畫什么好,不敢動筆,于是我鼓勵他大膽下筆,從最簡單的開始,重在體驗繪畫的樂趣,不在于畫的好壞。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同學都很愉快地完成作業(yè),盡管作業(yè)的質量不一,但我很高興,因為我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體驗了繪畫的情趣。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有高低,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自己的起跑線上前進,相信自己學習繪畫的能力,體會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在許可的范圍內向學生“妥協(xié)”一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路人,教師應當會利用快樂去喚醒學生“沉睡的力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效應,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參與到美術學習的全過程中去。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更喜歡上美術課,樂于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
1.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著鮮艷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說我在《魚兒游游》這一課時,運用FLASH動畫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創(chuàng)設了魚爸爸找小魚的故事情境,然后課件中的熱帶魚通過媒體展現(xiàn)在學生跟前,并且邀請學生一起幫忙找小魚,并請來大海里小動物一起來幫忙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的兒童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維的特點,他們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維過程,按照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有趣的電腦課件、精美的范畫的情境的設置等),誘發(fā)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fā)其學習欲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2.加強美術教學的互動趣味性興趣是所有學習者最好的老師,美術活動一定要有很強的趣味 性,學生才能夠主動積極的參加起來。經(jīng)過很多次實踐,我發(fā)現(xiàn)融和 了音樂、知識、趣味性等為一體的游戲,能夠很好地的激發(fā)學生的激 情,和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 學的知識,讓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 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上制作《小掛飾》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制作小掛飾,我沒有講述小掛飾的制作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將閑暇時從網(wǎng)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小掛飾,展示給學生,那生動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那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更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發(fā)出贊嘆。受此感染,學生也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組內成員帶來的材料構思、討論制作的內容,然后分頭行動。一次手工制作熱潮在校園里掀起。通過這節(jié)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良好的范例,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fā)、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
教學中,教師可用快樂、新穎又多變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欲望。特別是美術課教學形式要多變,我想美術課堂是可以走出課堂、超越教室。如《影子的游戲》、《走進大自然》帶領孩子到操場,在游戲中感受美術的樂趣。作業(yè)方式也要根據(jù)課型的不同靈活變更,這樣有利于學生相互間的感知、理解和感悟,也有利于學生的人格和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評價也應采用以褒獎為主和零否定的多維性、多元性的綜合性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大膽、快樂地思維。要使學生不被范圍和方向所限制,不受結果和標準的制約,不拘于傳統(tǒng)形式,讓學生隨心所欲,異想天開,標新立異,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多結果地去靈活思考,去占有無限拓展的思維空間。如:《有趣的半圓形》一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作品欣賞,自己大膽填畫,把半圓形變成各種有趣的形象,并配上相應的背景讓畫面合理有趣。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去實踐操作,去靈活、獨特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能。教學中要不斷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的靈感和欲望,不要輕易扼殺其童心童趣,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更有特色的充滿童真、童趣的好作品。四、美術教學靜結合,促進學生快樂。美術是內心活動的表現(xiàn)。美術教學活動如果忽視了學生們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術課。通過學生們的思維活動,不僅培養(yǎng)他們動腦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美術是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每個美術作品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學中,通過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工藝美術作品和名畫家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可以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等思想教育。我在上《立體紙浮雕》一課時,從古代的青銅器到現(xiàn)代精致絕倫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學生展示了祖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上課時我盡量把這些工藝品變成看得清楚、摸得著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