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慧
打造美麗語文課堂的新探索
◎景 慧
語文是基礎性、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是社會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門學科。新課程的最高理念就是語文要最貼近學生的生活,即“大語文”。它是太白的一壺酒,是蘇軾的中秋月,是白居易的玉中盤,是李清照的一葉舟……所以語文課堂必須是美麗的。美麗的語文課堂常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心里愛上語文。高明的語文老師就是一位才藝俱佳的導游,能引領學生去暢游“奇山異水”,品味語文中動人的情感、精妙的語言、幽遠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音韻……
葉圣陶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老師的善于運用?!眰鹘y(tǒng)教學只會“教教材”,而我們要做到“用教材教”。教科書的內容只不過是一個引子,我們要在其基礎上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興高采烈的去感知,讓學生的思維在感知中活躍起來,靈動起來,去感受美,去探尋新知識、新觀點,從而達到形成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論語〉十則》是一篇比較枯燥的文言文,沒有完整的故事,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我們可以另辟蹊徑營造一種美麗的春秋氛圍,借助音樂及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幅溫馨的畫面:兩千年前的泅水河畔,身著青青子衿的孔子率眾弟子來此春游,面對潺潺的流水,善施教化的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他們邊游邊聊,領著學生進入一個令人神往的教學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很快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
一個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儀表風度、優(yōu)雅的行為舉止、有親和力的情感態(tài)度,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美的精神享受。一節(jié)語文課,學生能聆聽老師清朗圓潤的朗讀,能觀察老師得體大方的打扮,能體味老師高雅脫俗的氣質,能感知老師淵博豐富的知識……對學生來說何等幸運??梢哉f,良好的教態(tài)就是教師外表美與內涵美的最直觀展現(xiàn),笑容則是內在修養(yǎng)的最美展現(xiàn)。其形式多樣,魅力無限。老師的微笑和目光應該是最美的,它既親切又嚴厲,既有善意的批評,又有深情的鼓勵;既是無聲的祝福與希望,又是適時的贊美和肯定。這微笑,這目光,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全身心投入到對文本的解析研讀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從而深入理解文本,成為美麗課堂的主人。例如教《最后一課》老師通過模仿韓麥爾先生當時的神態(tài)來讀、說、寫,引導學生去品位和體會那種愛國情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背踔袑W生好奇心特別強,遇見每個新奇事物都急于一探究竟,個性又特別好動。在他們看來,玩也是一種學習,還是一種充滿了快樂與探索的學習。要建設美麗課堂,就要充分運用新奇事物來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設置懸念,牢牢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隨著文本笑,隨著文本哭;隨著文本慷慨激昂,隨著文本婉轉流連;隨著文本興奮激動,隨著文本傷心悲憤……語文教材囊括了天文地理、鳥蟻魚獸、自然美景、人生百味,它的美無窮無盡,千姿百態(tài),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領略語文學習中的無限風光,是語文課的美麗魅力之所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圖、形、聲、像俱全,聲電光影都有,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它們來助語文教學一臂之力,語文課堂就既可以展現(xiàn)北國風光,也可以展現(xiàn)南國秀色;既可以展現(xiàn)布封的馬,也可以再現(xiàn)宗璞的紫藤蘿花;可讓學生時而隨著蘇軾在月下共舞,時而隨著李白仰天長嘯,時而隨著屈原悲憤問天,時而隨著岳飛壯懷激烈……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在現(xiàn)代教學媒體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學生能不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嗎?更何況,現(xiàn)代媒體還可以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媒體手段,把學生引入文本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與文本情感交融,入境生情。例如,《岳陽樓記》一文情景交融,教者可借助多媒體來展現(xiàn)洞庭湖的美景和天氣陰晴兩幅畫面,從空間角度展現(xiàn)湖面廣闊,水勢浩淼,接著從時間角度展現(xiàn)氣象萬千的景色,使學生跟隨畫面體會悲則“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喜則“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兩種心情,讓學生邊聽讀邊領會遷客騷人一陰一晴和一悲一喜兩種心情,進而理解古仁人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
語文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語文活動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就在于能讓學生放開手腳,毫無拘束的去思考,去探尋,去創(chuàng)造。課堂活動能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在學生面前展開一個全新的天地,讓學生情操得到陶冶,創(chuàng)造力得到鍛煉。一堂美麗的語文課往往從激起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導語開始,創(chuàng)造性的導語貴在引而不發(fā),卻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使學生迅速走進預設的教學氛圍。好的導語可以是與文本相關的故事、歌曲、掛圖、視頻,笑話等等。例如教學《水調歌頭》就可以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導入。
語文的美麗課堂一定要從具體的教學活動入手。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采取的方法各異。但不管采取什么教學方法,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定要凸現(xiàn):學生樂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展示答案。也就是說,師生關系要民主平等和諧。對于美麗課堂來說,學生的問題意識是“保護對象”和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為只有愛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學生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面帶微笑,始終用鼓勵、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他,并積極及時地肯定他所提問題的價值,積極地贊揚他的思考探索精神。美麗課堂也是最有吸引力和懸念的課堂,學生樂于積極主動的去探索。課堂上,教師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氣,充滿希望與期待的眼神,會讓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暢所欲言。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采用設置懸念問題是引領學生深入研讀文本的好方法,讓學生帶著懸念問題去讀課文,學生就會在讀中思考探究,還會在讀后討論交流,能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答案。例如,在教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后,就應適時引導學生提出“羅布泊過去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現(xiàn)在羅布泊是怎樣一個地方?”“羅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還提到了哪些同樣的悲???”等問題,引導學生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思維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對說明文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拓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狀況展開調查,寫調查報告。
總之,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范圍,語文的范疇里有許多寶藏:語言美、人情美、自然美、心靈美……一堂成功的語文課,能寓理于情、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提升學生做人的品位和境界,產生情感共鳴,在審美愉悅中激發(fā)美麗創(chuàng)造。 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調動一切教學力量,盡力構建美麗課堂,讓學生在美麗的氛圍意境中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與深遠。語文教學的改革永遠在路上,需要教師們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努力,新一輪課改歷史已經掀開,創(chuàng)設情境是自主合作探究新課標下初中語文美麗課堂的新探索,要貴在堅持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更美麗。
(景慧 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城關初級中學 7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