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姬(吉林省集安市朝鮮族學校)
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
韓英姬
(吉林省集安市朝鮮族學校)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思維,著力強化趣味性教學,進一步激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低年級;學習興趣;生活化
在小學低年級中進行數學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了學習興趣,才能在學習中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感興趣,不要害怕學習數學,這是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習的首要任務。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內因,才能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筆者認為,小學數學學習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感受到快樂。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要做好下面這些工作。
低年級學生一般情況下都好動愛玩,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意識到這一點,避免一味泛泛地講解,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實踐我們可以明確:把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應用到課堂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在學習“元、角、分”時,筆者應用了“陽光超市”的做法,讓一個小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他學生都是顧客,分別購買自己所需的東西。這樣的設置與學生日常接觸到的生活相似,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會積極參加游戲,爭先恐后地買東西。再將每一件商品都標上價格,學生根據自己手中的錢設計所要購買的東西,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就能學會元、角、分的換算。將知識融入游戲當中,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數學是從生活中來的,而且又會回歸到生活中去。利用小學生所具備的生活知識學習數學,一定會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1.從生活中提出問題
學生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所以學習數學要鼓勵學生提問。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學習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自然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2.教學內容生活化
很多數學知識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要準確判斷學生了解的生活知識與數學知識的關系,使學生較快掌握數學知識。如,在學習“琉璃球”一節(jié)時,教師要求學生計算以后,還可以讓學生組成不同小組,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進行表達,分別根據自己的琉璃球數來驗算。
3.練習生活化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因此,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只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習題,還應該設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在學習“長度單位”一節(jié)后,筆者要求學生回家后自己測量家里各種桌面、床面的長、寬、高,以及家里每個人的身高,要求他們估計自己的身高等,并且講明自己的測量方法。這種設置不但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可以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思考。
小學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較差,但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特別是利用多媒體使學生的多個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問題變得直觀簡單,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學習完“10的認識”以后,就可以利用電腦中的鍵盤,將“0”到“9”的數字依次打在屏幕上,設置提示音,“9”認為自己最大,“0”是最小的,但“1”說:“你不要這樣驕傲,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苯處熆梢跃瓦@個問題提問:“你們認為是這樣嗎?”操作電腦,將“1”和“0”組合在一起成為“10”,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始終吸引在屏幕上,這樣教師再引入新課就變得簡單。
總之,對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觸動小學生的心靈,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自己,敢于置疑,勇于創(chuàng)新,淘汰傳統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自己起著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只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發(fā)揮當前條件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張秀媛.小學低年級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5(11).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