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六中 黃玉儉
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
福建省永安六中黃玉儉
本文通過對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誤區(qū)(合而不作,作而無探,探而無效)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解決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效果
我校在當?shù)厥且凰虒W質(zhì)量較好的學校,教師們?yōu)榱藢W校的教學質(zhì)量每天起早貪黑地忙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師們的體力已跟不上這超負荷的工作。因此,急需找到一種高效的教學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我校派了幾十位教師分批前往廈門蔡塘中學學習。
在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組織形式引起大家極大的興趣?!靶〗M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和探討教師或他們設定的學習任務,共同開展學習活動。蔡塘中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了學生的焦慮感,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組織能力,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因此蔡唐中學從一所瀕臨拆掉的農(nóng)民工學校一躍成為廈門市教學質(zhì)量名列前茅的學校。老師們倍受鼓舞,回到學校后,紛紛扛起了教改的大旗。許多教師不管是否真正理解這一教學方法,為了與課標、課堂改革沾上邊,為了制造課堂氣氛,桌子一圍,也學著使用這一教學方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在筆者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師自己沒有真正領會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在操作中基本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許多老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只是圍坐在一起,可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老師下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后,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卻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有的小組活動并沒有按老師設定的目標進行。有的學生埋頭寫作業(yè),有的三三兩兩、津津有味地閑聊題外話;有的因害羞內(nèi)向而沉默不語、獨自發(fā)呆。不僅如此,當老師在講解時,由于有的學生背向老師坐,有沒有聽課老師完全無法關注到。事實上,這種形式簡單地讓學生湊在一起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失去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根本沒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可言。
教師下達的任務毫無挑戰(zhàn)性,學生根本不需要探究,直接在書中就可找到答案;或各小組匯報的主要觀點極為相似。這些雷同或重復的報告既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新穎性,從而使學生對討論漸漸地失去了興趣。
英語課堂教學中??吹接行W生課前沒有進行有效的自主預習和思考;也有一些老師不經(jī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生感到措手不及。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度,不可能產(chǎn)生真正的互動和啟發(fā),對小組內(nèi)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或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實自我觀點。于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只能做無謂的爭執(zhí),結果是不了了之。這種形式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既浪費時間,又不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毫無效果可言。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因此,我們必須對“小組合作學習”作一些思考,尋求解決無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通過實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
1.合作小組的建立。這是合作學習能否有效的基礎,小組的建立不是隨便把幾個人定為一組就行,而是要通過認真觀察,把學習成績、學習熱情、性格特征、男女比例等因素考慮在一起,組成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小組。在每個小組中,按照成績的優(yōu)良依次編號(不同學科可有不同的編號),并任命一個認真負責的組長進行小組管理。教師要對這些組長進行必要的培訓,幫助他們制定一些組規(guī),教會他們?nèi)绾喂芾肀窘M。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難免會有摩擦,教師不能因此輕易頻繁地調(diào)整組員,而是要通過開小組會議,幫忙協(xié)調(diào),解決問題,從而使小組凝聚力加強。
2.小組成員的座位安排。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就一定要圍在一起坐。筆者認為這是形式主義。其實一節(jié)課真正需要小組合作交流的內(nèi)容并不多,大多數(shù)時間是老師或?qū)W生講解。如果學生圍坐在一起,老師不好把控,學生易走神,課堂效率不高。因此筆者認為,學生還是要面對黑板就坐,需要小組合作時再圍坐。
3.合作的內(nèi)容。合作的內(nèi)容除了具體的問題,也可是一項活動。如:(1)合作預習新課。教師事先把預習的內(nèi)容及要求告訴學生,讓小組同學根據(jù)要求查閱生詞、預習對話或課文及語法要點,經(jīng)小組討論,將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做成一份組內(nèi)筆記。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評,逐一解決疑點。由于是小組合作,教師有時還可以提出難度稍高的預習要求。(2)合作訂正錯誤。每次單元測驗后,我只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他的可以在小組內(nèi)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成績中等的學生相互探討,共同訂正試卷上的錯誤。這樣能營造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共同學習、探索、研究問題的氛圍,樹立對話式、互動型的教學形式。(3)合作歸納知識。在導入對話或課文后,讓學生分組歸納總結某一語言結構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學“makingsuggestions”這一日常交際用語時,我讓學生歸納總結提出建議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并小組討論后發(fā)現(xiàn)有許多不同的表達方式。它們的回答也有很多種。然后,我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句型中動詞的形式。學生對于經(jīng)過自己思考歸納出的知識印象更深,記憶更牢。(4)合作批改作業(yè)。這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傊?,內(nèi)容多樣的合作方式能夠很好地加強小組的凝聚力。
4.小組學習中教師的責任。學習前,教師任務布置要目標要明確。如小組合作的目的是學習新知識、練習口語還是鞏固舊知識。教師布置任務時還要細致。每個組員都盡量要有明確的任務。如在小組調(diào)查活動中,可以要求每組3、4號采訪1、2號,5號作記錄,6號作匯報。在做練習時,可讓6號教1號,5號教2號,3號4號討論,這樣可讓人人有事做,真正做到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幫助、啟發(fā)和建議,必要時參與其中,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的良好合作氛圍。學習后,教師要科學評價,要表揚和激勵學生,可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加分。如:1號加2分,2號加1.5分,3號加1分等等,這樣一來,為了本組的成績,好生樂于幫助差生,而差生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感。
5.培養(yǎng)小組學習中學生的習慣。(1)會聽。合作學習中,許多學生總是爭先恐后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根本不聽別的同學發(fā)言。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學會傾聽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在聽的過程中明晰與自己思維的異同,領會別人發(fā)言的中心思想,避免人云亦云,也可避免不知所云。學會傾聽、善于傾聽的方法與習慣,是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本人常用“聽出發(fā)言者的錯可加2分”來刺激他們。(2)會思考,會質(zhì)疑。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肯定別人觀點的時候,要敢于質(zhì)疑。如果有疑問,立即追問為什么,不要因害羞而默不作聲;有不同見解時,要敢于提出,大膽質(zhì)疑;想到了同學們沒想到的,要勇于補充,與他人共享。(3)會表達。老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情景,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能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甚至于能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對于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更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寬松的交流氛圍,對學生表達的內(nèi)容啟發(fā)點撥,多作正面評價和鼓勵。必要時可鼓勵他們用手勢、體態(tài)結合語言來表達。
6.適當?shù)莫剟?。剛采取小組學習時,學生新鮮感強,表現(xiàn)得積極踴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新鮮感一過,熱情大大降低。為了維持學生的積極性,一定的獎勵是必需的。如:每周評選最佳小組,班級給予表彰,每月評選最佳小組,學校給予表彰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確實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優(yōu)勢互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但教學中不能為了合作學習而進行合作學習,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一切均應從實際效果去考慮,防止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