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春
(寧夏永寧縣閩寧鎮(zhèn)鐵西小學 寧夏永寧 750106)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李肇春
(寧夏永寧縣閩寧鎮(zhèn)鐵西小學 寧夏永寧 750106)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新課標教育改革愈加深入,相應的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提升,但是由于語文作文教學自身特性,傳統教學中受到多種客觀因素影響,諸如,教師自身教學仍然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教學素質偏低以及教學模式僵硬,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開展,有待進一步完善。由此,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展開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就其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的應對措施,以求更好的推動小學教育發(fā)展,為后續(xù)教育活動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策略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很多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認為小學作文教學阻礙較多,很多學生對于作文學習興趣匱乏,加之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作文素材較少,所以在寫作時思路僵化,最終呈現出來的作文內容脫離實際,作文寫作質量問題愈加嚴峻。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如何能夠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成效,如何去教學生,對于學生喜歡什么,卻很少有所關注,更多的是根據自身對作文教學的理解選擇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新課程教育改革后,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小學作文教學需要貼近實際生活,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取材,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由此看來,加強對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為后續(xù)研究和實際工作開展提供參考。
1.缺乏情感投入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階段因素,自身內心世界還處在發(fā)展階段,無論是在心智還是思想方面都存在著不足和局限,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較之中學生差距較明顯,但同樣的,小學生同樣有成年人所不具備的活潑天性,在寫作中下意識透露出的童真、童趣,將為作文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1]。但是就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小學生呈現出來的作文中明顯缺少真情實感投入,作文更多的是模仿和抄襲,內容俗套、陳舊,表達方式單一,作文教學水平較低。
2.作文教學模式僵硬
小學生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局限,所以在最開始接觸寫作時候,更多的是模仿,缺少自己獨到的見解,滯后才會慢慢進入到再由寫作發(fā)揮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未能正確引導學生自由寫作,學生很容易出現作文模式化現象。尤其是在當前信息環(huán)境下,信息交流和共享活動十分密集,小學生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找到相對應的作文模板,很容易養(yǎng)成學生抄襲的不良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實感。
3.教師示范作用不明顯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偏低,正是出處于認知客觀世界的初級階段,模仿是小學生的一個最為突出的天性特點,尤其是接觸時間最久的教師,正是主要模仿的對象[2]。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視野愈加開闊,很多小學生早早的就具備了獨立的思想意識,在寫作后會思考為什么教師每天需要上那么多的課,還要閱讀、批改學生的作文,教師自己的寫作水平到底有多高。一般情況下,作文教師應該做好示范性作用,消除學生的憂慮和之一,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信服,接受教師的引導和示范。
1.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較小,學習活動更多的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沒有興趣的學習,是很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成效的。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以往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3]。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將作文素材通過圖像、聲音和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感官,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始終保持在一個興奮、活躍狀態(tài)中。諸如,教師在講解狗的時候,以人類的朋友為題寫一篇作文,首先可以先描述這種動物的外貌和特點,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這種動物的視頻,將活潑、可愛的小狗呈現在學生面前,視頻結束后,讓學生以人類的朋友—狗為內容寫一篇作文,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注重生活中積累,取材于生活
新課標教育改革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能夠進一步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樂于表達、敢于表達,真正將自身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作文同生活聯系是十分密切的,脫離生活的作文將變得枯燥、抽象,一切的寫作素材均是來源于生活。教學需要借助合理的引導手段,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提煉凈化,從而摒棄傳統教學觀念,諸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花草植物的生長情況,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作文作文的素材。此外,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相關文體比賽,在比賽中掌握如何取材于生活,提高自身寫作水平[4]。
3.拓展閱讀空間,提升知識儲備
拓展閱讀空間,提高對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從而積累更加豐富的生活素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就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選擇的內容能夠更好的迎合實際教學需要,貼合學生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適合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故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學生更多的感受文章中優(yōu)美的文字,豐富知識儲備,作為后續(xù)寫作的素材,有助于更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新課標教育改革要求,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注重學生的生活素材積累,為后續(xù)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積累,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成效。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750(9):54-55.
[2]霍振遠.漫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J].關愛明天,2015,12(8):123-123.
[3]陳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