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福田區(qū)益強小學 何園香
積累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觀察物體”教學片段賞析
□ 深圳市福田區(qū)益強小學 何園香
【教學內容】北大版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空間觀念主要指:根據(jù)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jù)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象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依據(jù)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基于“積累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為研究主題,結合深圳市姜巍巍小學數(shù)學特色工作室成員毛玉懷老師執(zhí)教的“觀察物體”一課,該節(jié)課是整合了(第一課和第二課)兩課時的教學內容,擷取幾個教學片段進行思考、賞析。
【片段1】從平面到立體。
師:觀察一個物體的時候,通常從(正面、側面、上面)來觀察,并板書。
師:接下來的活動,老師需要一位小助手,誰愿意上來?出示一個正方體(請一人上去坐著正面平視),想一想他從正面看到的是什么?
師:(師再拿一正方體,晃晃后擺在原來的后面)現(xiàn)在呢?
師:如果老師想從正面看到的還是1個正方形,還可以怎么放?(老師手里再拿一個正方體)
生:可以放在剛才物體的前面或后面。
(師比劃著擺好)追問:“為什么?”
生:因為前面的物體把后面的物體遮住了。
師:真厲害!如果老師這樣放呢?(豎著放兩個)你從正面看到的是什么?
生:是2個一上一下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
師:老師加大一點難度(在前面再加上一個),現(xiàn)在呢?
生:還是2個一上一下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因為后面那個正方形被前面的正方形遮住了。
師:(出示課件演示)請看課件,看老師做的是不是跟他說的一樣呢?
師:感謝我們的小助手。(出示PPT)剛剛我們從正面觀察了這幾個形狀不同的立體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賞析】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說過:“教學要踩在學生的思維線上,脈搏才能和學生一起跳動。只有立足于學生的思維實際,遵循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币粋€“坐”字了得,體現(xiàn)了毛老師用意深刻,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觀察物體,另一方面又加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教師適時的追問指引學生拓寬思路,加深對物體的空間概念的理解。
師:那你能用這3個正方體搭出其他的立體圖形嗎?
師:下面我們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請看活動要求:(1)搭一搭,組長用3個正方體搭一個立體圖形;(2)看一看,分別從正面、右面、上面有序觀察并想象;(3)畫一畫,把你觀察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4)說一說,小組內交流驗證。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說一說?
生1:(邊演示實物邊對比投影作業(yè)說)從正面看到的是這樣的三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移步到左面)從左面看到是上下兩個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再移步到后面)從上面看,是兩個正方形組成的橫著的長方形。
師:她剛從上面看時是怎樣看的?她應該站在哪里?
生2:她應該站在物體的正面的上方往下看。
師:我們從上面看時,一定要正面從上往下看。
師:老師增加一點懸念,看你們能否猜出它是從哪個面看到的?
生:(生橫著擺3個正方體,用遮擋法只投影一個面:正方形)你們猜是從哪個面看到的?
生:是從側面看到的,左面或是右面。
生:(出示3個正方形組成的橫著的長方形)是從哪面看到的?
生:正面或是上面,還有后面。
【賞析】蘇霍姆要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動手操作,可以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認識,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形象化,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操作過并不表示思維就獲得了發(fā)展,教師帶領著學生在直觀操作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內容的本質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使學生的思維逐步走向深入。在教學反饋學生的作品時,教師特別注意展示形式的多樣化,虛實結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借助具體直觀材料的同時,能恰當?shù)鼗乇苤庇^物體的干擾,有意識地構建大腦感知的“空間站”,進一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片段2】從立體到平面。
師:老師也搭了一個立體圖形,你們猜,老師搭的是怎樣的立體圖形?閉上眼睛想一想,老師搭的立體圖形是怎么樣的?
師:(出示一個魔盒)想好沒?自己試著搭一個。
生:請問您搭的立體圖形是正面對著我們嗎?
師:正面對著大家,以大家為正面。
師:搭好了不許動。從正面看是3個正方形,請所有符合條件的同學都站起來,同桌之間可以互相看一看
師:咦,為什么全班都站起來了?
生:因為我們擺的正面都是3個正方形,都符合的。
師:請不符合條件的同學坐下。采訪一下你,你為什么坐下了?
生:因為我從正面看只有2個正方形。
師:(從右面看是2個正方形):這回為什么有那么多同學坐下了呢?(采訪一下坐下的學生)
師:上面的正方體在右面(又坐下去一批)。
師:通過這個猜謎游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立體圖形不管從哪個面看看到的都是平面圖形。
生2:很難猜,它可以拼了很多種不同的圖形。
師:你覺得要告訴你幾個面就可以猜出來?
生3:2個,或3個。
生4:至少3個面。
師:哦,也就是說用3個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至少要告訴我們3個的形狀才能猜出來,是不是?那4個、5個、6個正方體也是這樣嗎?課后回去搭一搭,研究一下。
【賞析】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小學生從二維空間發(fā)展到三維空間,是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質的飛躍,要從抽象的三維的空間觀念轉化到二維空間觀念是相當困難的。毛老師特別巧妙地用一個“猜”字把它轉換過來,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在學生思維一時受阻時,教師并不急于告知,而是耐心等待,給予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允許學生自語、交流、畫圖,把無聲的思維轉變?yōu)檠哉Z和圖形思維,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空間概念。
本課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上注重層層遞進,駕馭嫻熟,使得教學過程銜接緊密,節(jié)奏張弛有度。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積累基本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給足探究的時空,而且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要求明確,意圖清晰,讓學生經歷從立體到平面,再從平面到立體的兩次活動,活動中有展示、有交流、有思考、有評價。這種豐富的活動體驗,有利于學生對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和總結,這也是確保本課教學順溜、出彩、高效的基本保證。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同時高效發(fā)展了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