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武夷山市余慶小學 周芳英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閱讀指導
——以《我要做好孩子》閱讀指導為例
□ 福建省武夷山市余慶小學 周芳英
多年語文學科教學,讓我深深體會到課外閱讀不僅使學生增長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作文能力。現(xiàn)就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談一些粗淺的感受。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通過在博客上開展的問卷小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學生是這樣看待課外書的:50%的學生認為“隨便看看,和考試關系不大”;30%的學生認為“看課外書只是為了消遣”;還有20%的學生覺得“根本沒有時間看課外書”。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看課外書是囫圇吞棗,不做讀書筆記,不喜歡寫讀后感。即使做讀書筆記,也是簡單的幾個好詞、好句而已。
2.家長對課外閱讀意識不強。家長忙于工作,不能成為孩子閱讀的榜樣,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缺乏閱讀的理念和習慣,更不可能做到讓孩子博覽群書。博客上關于家長怎么給孩子買課外書的問卷調(diào)查中,80%的家長買的是優(yōu)秀作文選。家長以為優(yōu)秀作文選就是課外書籍。在家長的心目中,能認真完成作業(yè),考出優(yōu)異成績的孩子,就是乖孩子了,看不看課外書,關系不大。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才能把閱讀當成是一種享受,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么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教學中,我借助潛能在線教育的“速讀訓練”平臺,引導學生參加“快速閱讀”、“快速記憶”、“記憶方格”、“一目十行”等速讀訓練,讓學生大開眼界,積極參與。每天,布置學生安排10分鐘左右在平臺上進行速讀訓練,只要達到訓練要求,平臺上學生的積分就會增加。孩子們喜歡這樣具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同學之間比賽著誰的積分多,內(nèi)在的動力激發(fā)閱讀訓練。
本學年,結合我校開展的教師、學生同讀一本書活動,以《我要做好孩子》這節(jié)閱讀指導課為例,我是這樣進行閱讀指導的。首先,選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書。其次,挑選絕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的書。指導課上,我通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習。
1.走近作者,激發(fā)興趣。師生通過簡單交流近段時間看了哪些課外書和喜歡哪些作者,自然聊到“黃蓓佳”,接著打開“同讀一本書導學卡”的導學點——黃蓓佳的簡介,了解黃蓓佳,走近黃蓓佳,激發(fā)學生對課外書的閱讀興趣。
2.走進故事,感知脈絡。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講了什么內(nèi)容及自己讀后的感受,并查看“同讀一本書導學卡”的答題點“我會說主要內(nèi)容”及“我來談閱讀感受”兩項學習任務,既通過檢查掌握了學生前一階段的閱讀成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聆聽中找差距,在差距中明確努力方向。
3.暢談感悟,續(xù)寫小詩??戳诉@本書,聯(lián)系自己,首先和大家交流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有的認為好孩子是善良的孩子,有的認為好孩子是誠實的孩子,有的認為好孩子是堅強的孩子……在網(wǎng)絡平臺“同讀一本書導學卡”的答題點上,通過傾聽家長心聲,明白了孝順的孩子是好孩子,勤勞的孩子是好孩子,熱心的孩子是好孩子……接著續(xù)寫小詩,寫了自己要做好孩子,形成什么是好孩子的正確價值觀。
4.推薦作品,拓展延伸。教師小結閱讀一本書的方法,并向學生推薦黃蓓佳其他的作品,引導學生課后去閱讀更多的書,明白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今后多讀書,讀好書。
1.基于“潛能在線——虛擬考場”軟件功能,課前學生在“虛擬考場”中完成閱讀小調(diào)查。教師根據(jù)學生反饋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為如何正確開展閱讀教學摸清學情;利用“虛擬考場”相關試題進行在線測試,并借助“自動批改”,了解學生對這本書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同時,系統(tǒng)會將成績發(fā)送給家長,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們閱讀課外書的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配合老師,指導孩子的課外閱讀。
2.基于微視頻,實現(xiàn)“自主高效”的閱讀指導。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閱讀一本書的基本方法,我設計了一個微視頻。了解閱讀一本書,可以先看看封面,看看目錄,進行全書閱讀,看書時做摘抄,好句好段做批注,最后通過畫思維導圖、寫心得體會等,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學生利用這些閱讀方法,讀《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期間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并對學生提交的作品及時進行互動評價,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
3.基于網(wǎng)絡平臺“潛能在線——在線導學”功能,以“先學后教,自主高效”教學理念為指導,利用“思維導圖”軟件繪制文章脈絡,結合“在線導學”資源推送與數(shù)據(jù)回收功能,制作“導學卡”。學生根據(jù)“導學卡”內(nèi)容,介紹《我要做好孩子》主要內(nèi)容、暢談閱讀感受、品析優(yōu)美句段、上傳錄音及照片,學生相互分享、相互點贊、相互評價等操作。
4.應用新媒體展臺,開展互動活動。學生續(xù)寫小詩后,利用展臺展示小詩,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和分享美的能力,有利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讀書中懂事,在讀書中長大。
放眼21世紀,閱讀指導教學應該有更高的起點,潛能在線的“在線導學”、“速讀訓練”、“虛擬考場”、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電子閱讀等平臺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注入新的活力。這些魅力無限的平臺,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多讀書,讀好書的目標。因此,我們需要真正把這些平臺用上,用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這些平臺成為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重要載體,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切實發(fā)揮平臺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