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馨
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促進教學方式的切實轉變,是新一輪課改能否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化學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合作學習的規(guī)律,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設計,借助于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化學教學“動”起來,“活”起來。
初中化學合作學習新課程新課程標準已實施一段時間,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我一直在探討化學學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合作學習,將是一種效益很高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也是化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是倡導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下面是我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幾點心得。
一、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必須擁有互助、促進、分工、交流、加工五大要素,但這些要素不是學生天生就擁有的,而是要求教師有前期有效的指導以及精心的課堂設計,不經(jīng)過這五大要素的流程,容易出現(xiàn)課堂秩序混亂,學生七嘴八舌,既無暇顧及其他人的發(fā)言,也無法判斷出誰的思路嚴謹,誰的設想新穎,課堂氣氛看似熱鬧,硝煙過后,痕跡全無。教師應作為引導者,告訴他們只有照顧和尊重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照顧和尊重,引導學生意識到小組合作交流也是學習,只有做好準備,才能有高質(zhì)量的發(fā)言,只有學生間的充分交流、彼此傾聽,才能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終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認識的統(tǒng)一、思想的共鳴、智能的發(fā)展。
二、如何培養(yǎng)課堂小組合作
培養(yǎng)初中化學課堂的小組合作,是提高化學課堂學習效率,豐富課堂學習生活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在培養(yǎng)小組合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課堂合作中體現(xiàn)教師的作用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其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在這種模式里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自課標教育改革以來,關于初中化學課堂的小組合作的公開課不在少數(shù),但在這些課堂中明顯存在著問題,為了應對“聽課”的需求,將小組合作形式化,而不重視小組合作的實質(zhì),即對學生自主思維的培養(yǎng)和對創(chuàng)新意識的把握。教師在教授課程結束以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但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聞不問,不進行必要的指導,完全“形式化”,這樣不僅沒有體現(xiàn)出課堂分組學習的意義,而且浪費了有限的教育時間,化學課堂中小組合作,教師與學生應做到協(xié)助合作。首先,就是對分組的要求,分組前,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團隊協(xié)作能力、學習成績等等因素出發(fā),制訂分組方案,在制訂方案時,力求達到分配均衡,小組間成員能夠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其次,在分配好小組名單之后,就要求教師進行指導,指導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明確各自的任務,如學習好的學生可以負責一些理論的計算,學習成績差些的學生,可以在一些小組實驗的時候進行實驗器材的連接,這樣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配合起來,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可調(diào)動整體的積極性。
2.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討論興趣
在課堂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僅僅教師進行引導還是不夠的,一個有意思的實驗足以激發(fā)學生討論的熱情,如“清水變牛奶”,以這樣比較有意思的話題來切入課堂,激發(fā)小組合作間的熱情。另外,在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的問題上,難易程度需要教師把握好,太難的問題容易對學生學習興趣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太容易的問題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不知道應該討論什么?;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jù)這種學科的這種特點,提出具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例如,提出松花蛋這種食物,先吸引學生興趣,繼續(xù)介紹松花蛋的制作流程及基本原料,接下來讓學生自主討論在制作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化學方程式,制作其溶液的酸堿性,并對酸堿性進行測量,這樣依靠生活中的例子,充分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目的更易達到。
3.小組合作不能忽略自主學習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固然是好,但是分組協(xié)作也應該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否則不能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意義。就像平時生活中一樣,在遇到困難時,我們首先是自我嘗試,想方法去解決問題,之后在發(fā)現(xiàn)一個人不足以解決這件事情時,才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在自主學習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以后才能獨當一面。那么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之前,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
三、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質(zhì)量
這是教學組織形式從傳統(tǒng)轉向合作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問題。教師往往在布置完了班級學習目標后,就直接引導學生進入小組的討論交流。學生雖然在小組中進行學習,但其心中的學習目標指向的是班級目標,而非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每個學生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也是班級中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的無差別的任務,而非小組任務或個人任務。這就無法激發(fā)起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相互合作學習的動機,也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在某一堂課上自己的學習任務是什么,還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和不足,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擔任什么角色最利于自己以及小組學習目標的達成。例如,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裝配儀器,觀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觀察并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匯報小組成果。
四、先學后教,合作探究是小組合作學習高效的基本方法
現(xiàn)在的教學方法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先學后教,先教后練。先學后教,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凡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堅決不教。先教后練,是先由教師講解,然后學生練習鞏固,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后進生的發(fā)展和自學能力、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缺點比較突出。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聽不如看,看不如做,做不如講。什么是“會”?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給別人講明白才是“會”。小組合作學習中,要多安排對子組互講,小組精講。講,不僅講做法,還要講根據(jù)。合作互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先學后教,合作探究應該成為高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能夠游刃有余的運用,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還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
參考文獻:
[1]張洪偉.初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書育人,2012,(23).
[2]余柏志.“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