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有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國的教育形式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特別是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學手段日益豐富,其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采用,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有聲有色,課堂環(huán)境十分活躍,能夠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巧妙運用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1.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也是興趣培養(yǎng)的最佳階段,孩子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容易產生興趣,此時如果加以良好的引導,會極大程度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生識字這方面,如果單是枯燥的讓學生背誦或重復寫字,學生就會厭煩,但是通過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成“生字小人回家”的情景,每個生字都是一個小人,然后創(chuàng)設一些房間,門牌用拼音標注,讓同學們幫生字找家,如果找到了,生字小人就開心大笑,如果不對就表現出愁眉苦臉,通過情景加上一些音樂,以及特效表情,使同學們在帶著濃厚的興趣像做游戲一樣就學會了生字,完成快樂識字教學任務。
2.利用多媒體對重點、難點進行突破
對于一些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如果只是靠老師的講解往往很難讓學生理解,但是如果能過多媒體制作出一些動畫效果,則很容易使學生體會到問題的所在,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掌握所學知識的要點。比如,在學習韻母an和ang的發(fā)音時,很多同學掌握不好,學會便忘,而用多媒體教學時,可以把ang中g做成閃動或者變色,或做成左右傾斜,在學生讀時注意舌頭所處的位置,這樣通過多媒體強化,很快使學生掌握它們的正確發(fā)音。再如當學生學到j、q、x和ü相拼的規(guī)則時,很多同學忘記去掉ü上面的兩點,這時運用動畫,把ü創(chuàng)設成帶帽子的,帽子上有兩點,然后讓jqx分別從遠處走過來,這時ü看到了,就脫帽行禮,引得學生們開心大笑,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它們之間的拼寫規(guī)則。
3.利用多媒體加強讀寫訓練
在小學課文教學中,很多需要朗讀和背誦的文章,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錄音,讓學生模仿錄音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朗讀的節(jié)奏,學會抑揚頓挫,學會聲音的控制,哪里重讀,哪里輕讀,注意感情的變化。而在背誦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配畫面進行,第一遍有配音,第二遍則沒有聲音,只在是畫面上有提示,能過畫面的變化,讓學生聯想記住課文,第三遍則提示也沒有了,只是畫面,根據畫面讓學生展示課文內容,這樣能過加強訓練,使學生對課堂掌握得既扎實又準確。在寫字時也可以能過多媒體,利用漂亮的背景,在背景上畫出田字格,然后在格中寫字,讓學生體會寫字的樂趣,從而愛上寫字。
4.通過多媒體培養(yǎng)語言能力
小學生作文是一個難點,很多學生都存在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甚至很多平時特別喜歡說話的同學也是一到寫作文時便不知從何說起。這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沒有培養(yǎng)出來,可以利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然后把觀察到的事物用語言描述出來,比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動畫片,然后再讓學生描述一下動畫片中都有什么人、動物、物品,這些人和動物都做了些什么事,這樣能過學生描述過程,培養(yǎng)語言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思考,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場景,經過學生觀察,開發(f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能力,提高語文表達及作文的水平。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把困難的問題變容易
小學語文教材在文章設置方面,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全都有涉及,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想要徹底都弄清楚,搞明白,的確是有些難度的,而多媒體的運用能使夠使教學生動化、簡單化,把用語言難以描述清楚的事情借助于動畫、聲音等形象的展示出來,使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內容突破時空限制,把間接變直接、抽象變具象,從而加速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學起來輕松而扎實。多媒體中含有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對于一些詞句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比如,文中的“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一句,其中“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這三個詞語讓很多小同學搞不明白,不能充分理解到底是什么動作,這也是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動畫展示整個故事,其中可以把遇到魚,遇到烏龜,遇到青蛙三種不同的情況分別用慢動作展示,從而使學生知道,“迎上去”就是面對面游過去;“追上去”就是從后面攆上去;“游過去”就是從周圍游到青蛙媽媽身邊。動畫的展示,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記,加深對詞句的理解。
三、巧妙利用網絡,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查閱信息收集資料的能力
如今的時代已是網絡信息時代,網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網絡就是個大世界、大課堂,除了課堂上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外,如果巧妙利用網絡教學,讓學生早日學會使用網絡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具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開放的作業(yè),讓學生主動去研究、收集、整理、取得信息,可以告知學生在哪個網址去尋找,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制作一些帶有專題性的手抄報,在籌備過程中,學生需要尋找大量的資料,進行閱讀、選取、整理,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信息、選擇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2.發(fā)散思維能力
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的思想開拓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主動開發(fā)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難,小學生處在愛動腦、愛思考的階段,此地的科學引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以后學習都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在學習名山,怪石等類文章時,同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名山、怪石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引用文章中的一些詞句對所見到的山、石進行形容,便會很形象地理解文中的一些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3.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的思難,創(chuàng)新思難來自于獨立的思考,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在講解關于地球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地球整體美麗的一面,大好河山、美麗湖泊、森林、草原等景色,然后再展示地球被破壞的一面,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地球為什么受到破壞?被破壞后對我們人類的影響都有什么?如何保護地球?這些探究性問題,留給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通過找資料、查信息,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出結論,教師再時行評價,從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結束語
多媒體是高科技的產物,在語文教學及其他科目教學中已成為如今課堂必備的教學手段之一,因其具有靈活多樣性,融動畫、場景、聲音等多元素,極大的豐富了課堂內容,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性的調動,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多媒體,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