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連成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拓展要開展有效教學、游戲教學,實現(xiàn)自由學習,并進行原文拓展,為學生打開一扇學習之窗,激活思維,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感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養(yǎng)成邊讀邊想不斷探索的好習慣。從具體的解決對策方面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開拓策略。
小學語文兒童視野開拓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要適當拓展學生的學習知識面,拓展學生對文本的想象空間,這樣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本文從具體的解決對策方面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開拓策略。
一、滲透原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要開拓兒童的視野就要在教材的教學指導方面進行全面的重新探索,讓學生能夠透過教材接觸到更多的內(nèi)容。“大語文”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圓形的完整結構,學完了課文并不意味著知識學習的結束,而應該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個開端。課外的世界更精彩,例如,教學長教版四年級的課文《群英降馬》的過程中,原文是金庸先生的著作《射雕英雄傳》,教師要向?qū)W生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請同學們課后有機會的化讀一讀原文,感受作者謀篇布局的精彩之處。然后,教師要提出問題“能夠?qū)懗鋈绱撕昶鞯拇笞骷遥瑢τ谛〖毠?jié)的描寫也是特別注重的,我們年齡小也要趁早學會用精煉準確的語言做好片段描寫工作,提升寫作水平。又如,教學長教版四年級的課文《馬詩》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李賀的其他幾首《馬詩》介紹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能夠自學,感受到作者對“馬”的真心喜愛,和不同的感受與文學表達手法??傊?,小學語文的拓展教學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的,小學語文拓展的相關材料的選擇應與教材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這樣既能對課本形成補充,也能與教材形成一定的比較與鑒別,不能為了拓展而強制拓展,這樣就會讓教學失去了本來的真實感受,也很容易偏離主題,形成不必要的教學內(nèi)容占領了應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
二、開展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有助于把教學過程與學生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結合在一起,教學任務和內(nèi)容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活動表現(xiàn)出來,為他們吸收新知識,發(fā)揮特長和潛在表現(xiàn)力提供了條件。游戲教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案例一:教學《等我也長了胡子》這節(jié)課設計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1.教師引導學生玩接話游戲
游戲內(nèi)容:同學們分成小組,一個說“等我也長了胡子”然后下一個就接話隨意地說出結果,例如“我要和爸爸一樣的威風”等。
2.學生分成小組完成游戲。
3.教師指導讓學生分別學習第一、二、三小節(jié),然后接著玩接話游戲,將課文內(nèi)容讀誦出來。
4.主題拓展,請同學們分析:小作者真的希望現(xiàn)在就長胡子嗎?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5.聯(lián)系生活讓同學們體會一下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心愿?大人又是怎樣做的呢?也許他們滿足了你的愿望,也許他們沒有理解你的想法,請你說一說,寫一寫。
在這個游戲的設計之下,學生的興趣濃厚,也有利于開拓知識面。
三、實現(xiàn)自由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自由閱讀是世界性閱讀理念,傳統(tǒng)語文教學曾經(jīng)有過的風景,卻是當下語文閱讀缺失的理想。自由閱讀、自由教學、自由鑒賞構成學生個體對自我的言語層面、文化層面、人格層面上的認知。兒童視野的開拓要讓小學生真正地解脫出來,拜托課堂教學為小學生所帶來了不必要的桎梏,因為這種桎梏是對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理解的束縛。實現(xiàn)自由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出于輕松的氛圍之中,這樣避免學生過于緊張。例如,教學《馬詩》的時候教師不要擺出一副學究的狀態(tài),讓學生一開始就緊張兮兮的,要對學生說“今天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畫一匹馬吧”或者說“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有趣的古詩?!绷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有獨立學習的空間。例如,教學長教版教材之中的“幽默”內(nèi)容《死是千真萬確的》《怕什么》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學,學生在小組之內(nèi)進行學習,理解有趣的幽默感受,而且能夠提出更為有趣的幽默內(nèi)容,學生的興趣更為濃厚,自由氛圍更濃。除此之外,很多課文閱讀教學都要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當然為避免學生讀書走馬觀花,淺嘗輒止,“食而不知其味”,學生自由學習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認真摘錄,獨立思考。每次用10~15分鐘的時間集體欣賞品評,老師給以評價,讓學生發(fā)揮集體互補啟發(fā)的作用做到真實的、創(chuàng)新的閱讀理解感受。
四、推行有效教學
所謂的有效教學是指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與能力的提升有作用的東西,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真情實感,學會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小學語文課堂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方法,形式是方方面面的,教師不管采取何種形式與方法,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最大化。
案例二:《播種希望的日子》教學片斷
1.教師播放配樂,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家鄉(xiāng)的模樣。
2.配樂后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然后想象:置身這樣的美景之中,你有哪些想法?文中的爺爺和孫子有怎樣的想法?
3.提問學生回答。
4.請同學們找出文中的關鍵詞。
5.學生回答“興致勃勃”“流連忘返”等。
6.教師:請同學們用這幾個詞造句吧。
7.學生造句。
8.教師重點分析這幾個詞更突出了孫子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設計思路就是讓學生完成較為簡單的任務,這樣能夠讓學生覺得分析課文不是很困難的事情,然后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適當點撥,這樣閱讀理解就變成很容易的了。隨著社會進步和課程研究的進展,語文學習必將向高效、有序化發(fā)展,這就需要課程形態(tài)的完善,讓課程內(nèi)容能夠從無序無效,轉變成為有效的教學形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拓展要開展有效教學、游戲教學、實現(xiàn)自由學習,并進行原文拓展,為學生打開一扇學習之窗,激活思維,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感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養(yǎng)成邊讀邊想不斷探索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