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
我國適齡兒童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成長都會落實到班級管理之中,班級管理的重任自然就由每位班主任老師來承擔,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不僅僅需要全身心地付出和投入,還需要憑借一定的工作技藝,全面提升班級管理的工作質(zhì)量。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技藝我國全日制小學是每位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開端,也是這些兒童接收系統(tǒng)化教育、正規(guī)化教育的開始,他們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成長都會落實到班級管理之中,班級管理的重任自然就由每位班主任老師來承擔,班主任也是學校、各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與橋梁,同時,有些班主任還肩負著一定的教學壓力,這就加重了這類教師的工作,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不僅僅需要全身心地付出和投入,還需要憑借一定的工作技藝,全面提升班級管理的工作質(zhì)量。
一、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任務
1.落實教學安排
這些適齡孩子自進入學校大門之時起,就意味著他們將會在這里度過6年的美好時光,他們的根本任務還是系統(tǒng)化學習各個學科的文化知識,故此,每位班主任都應根據(jù)學校的教學規(guī)劃,落實好自己班級的教學安排,科學合理排列出課程表,在保證語數(shù)英三門文化課的教學課程之外,還應組織好體、音、美、品德等科目的課程安排,確保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
由于一些學生的家庭距離學校比較遠,原則上每所學校都應根據(jù)這些家長的實際需要,中午提供午餐,方便這些學生就餐,雖說有專門的生活教師,但每位班主任還應負責學生日常生活的重任,組織好學生進行就餐,午餐或班主任還得組織好學生午休,或者是上一會自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疏漏。
3.組織落實其它活動
除教學之外,每個學校內(nèi)都會有一些業(yè)余活動,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豐富課外知識,擴大知識視野。班主任就應根據(jù)學校的安排,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習小組、興趣小組,組織學生參加運動、春游、課外學習與參觀等活動,隨著工作的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戰(zhàn)線早就超越了校園,每位班主任還應利用業(yè)余時間與學生家長定期聯(lián)系、實施家訪等,可以說,全日制小學辦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可謂是千頭萬緒,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班主任老師親自參與,校園與課外、課外與家庭,幾乎都是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場合。
二、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挑戰(zhàn)
1.家長望子成龍的期盼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競爭的加劇和極端教育觀念的盛行,每位家長都盼著自己的孩子都能成龍成風、出人頭地,他們平時都唯成績而論,把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成績看成是頭等大事,故此就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存在著近乎理想化的期盼,要求班主任嚴格管理、塑造出良好的學習紀律,千方百計地提升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年級評比、學校評比中獲得不錯的名次,以便為后來的小升初最好準備。家長過高的期望就增加了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壓力。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當上班委、小組長或者是少先隊隊長之類的班干部,給自己的孩子尋找一些鍛煉機會,就采取一些不正確的手段、方式來干預班主任的正常管理工作,這種行為也給這項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2.獨生子女的行為習慣
我國適齡入學兒童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孩子有自己的弟弟妹妹,但也是在家長的呵護中長大的,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就給孩子們養(yǎng)成了不健康的生活和行為習慣,生活中不會照顧自己,吃飯、穿衣、穿鞋、系鞋帶、收拾書包、整理學習用品、打掃衛(wèi)生等細微的手工活,都需要班主任老師一點一點的指導、引導和交待;同學們的相處中,獨生子女一般都顯得有些霸道,缺乏尊重別人、愛護同學、互相謙讓、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這就導致了他們平時很容易發(fā)生小矛盾和相互沖突,一不小心就會容易動起手來,這些情況導致了班主任教師十分不敢掉以輕心,基本上時時刻刻都盯著這群孩子,這就加重了班主任身體和心理上的負擔。
3.學校的管理壓力
我國義務教育的各所小學,原則上都接受上級教育管理部門的直接指導,各所小學都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除了加強教學管理、接受教學評比之外,還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通過嚴格的管理還杜絕一位事故的發(fā)生。學校對每個班級的出勤率、日常活動參與情況、學生綜合學習成績也都做出了嚴格要求,管理制度中強調(diào)班主任應做到“四到場”(早操、早自習、課間操、集會),有的學校甚至規(guī)定了“六到場”(增加了突發(fā)情況、宿舍與餐廳),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班主任來處理、解決,自然就加重了班級管理的工作壓力。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技藝
1.實施民主管理
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地運用民主管理的工作方式,各項工作力爭做到民主化,引導學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不夠,班主任應該循序漸進的帶領學生進行管理,在小學高年級班主任課組建班委,采用小先生制、值周班長等方法來發(fā)動小學生的主題意識。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
2.實施以學生為本的人本管理
新課程的目標是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故此,我國小學班主任的一切管理活動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重。班主任可以本著服務的精神建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滿足學生的積極需要。班主任應是編劇,學生是導演、演員,讓學生沿著老師設計的目標不斷前進;班主任應是服務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什么,則給予什么,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使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道德素質(zhì)、思想品德和社交能力等都有所發(fā)展。
3.與家長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
為了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與學校的表現(xiàn)有什么差異?學習態(tài)度在家與在學校一樣嗎?學生在學校與在家里、社會上言行一致嗎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班主任與家長反饋的內(nèi)容。特別是針對當前家庭教育出現(xiàn)的望子成龍或順其自然這兩種極端教育方式,作為班主任更應該與家長好好地溝通,指出并改正其在教育子女上出現(xiàn)的偏頗,通過家長的配合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總之,我國全日制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細致、繁瑣,需要班主任老師的全身心付出,也需要每位班主任老師利用恰當?shù)墓芾砑妓?,更新管理思維,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理論,為每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班級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林萍.談小學班級管理[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1,(4).
[2]高謙民.今天我們怎么做班主任[J].班主任之友,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