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深秀
杭州市下城區(qū)中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04
中醫(yī)藥調護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鐘深秀
杭州市下城區(qū)中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04
目的:觀察中醫(yī)藥調理干預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療效以及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收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共100例;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各50例;對照組參照《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路徑》給予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療并給與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行蘇黃止咳膠囊及中醫(yī)家庭護理干預。比較2組生活質量及咳嗽、咳痰評分,檢測2組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氧分壓(PaO2)。結果: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治療組98.0%,對照組84.0%,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SF-36量表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咳嗽、咳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PaCO2比對照組降低更為明顯,PaO2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予蘇黃止咳膠囊及中醫(yī)護理可促進癥狀恢復,改善血氣指標和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蘇黃止咳膠囊;中醫(yī)護理;生活質量;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
慢性支氣管炎為臨床常見病,以老年人群多發(fā),調查顯示,在我國范圍內該病的發(fā)病率總體約為3.2%,其中老年人群占15%[1];該病臨床癥狀常易反復發(fā)作,若久治不愈可發(fā)展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給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目前,西醫(yī)治療該病以抗感染以及對癥治療為主,取得一定療效,然而可引起耐藥菌的產(chǎn)生以及不良反應等[2]。近年研究表明,中醫(yī)及中醫(yī)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環(huán)境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整體生活質量,利于患者康復[3~4]。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取觀察蘇黃止咳膠囊及中醫(yī)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風寒束肺證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診斷標準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標準:①具有咳嗽、咳痰癥狀,每年至少發(fā)病3月,連續(xù)2年及以上;②排除其他引起咳嗽、咳痰的相關疾??;③1周內出現(xiàn)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癥表現(xiàn);或1周內咳、痰、喘癥狀任何1項加劇至重度,或重癥病人明顯加重者。
1.2 證辨證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擬定風寒束肺癥標準。主癥:咳喘痰多,惡寒肢冷,痰白清稀多泡沫,痰易咳出。次癥:咽癢,不發(fā)熱或低熱,口不干渴,鼻塞,流清涕,尿清長,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或滑。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診斷標準,且為單純型者;②符合風寒束肺證診斷標準;③年齡55~70歲;④所有患者知情,且簽署協(xié)議書。
1.4 排除標準 ①經(jīng)證實伴有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哮喘等其他肺系疾病者;②合并心腦血管、肝腎等系統(tǒng)研究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近期或同時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
1.5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杭州市下城區(qū)中醫(yī)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共100例;按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5~69歲,平均(63.15±7.95)歲;病程2.5~6年,平均(3.82±0.51)年。治療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6~68歲,平均(62.86±7.82)歲;病程3~6.5年,平均(3.76±0.49)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參照《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路徑》給予抗感染、祛痰、止咳治療;包括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圣大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473),每次0.5 g,每天3次;鹽酸氨溴索片(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80),每次1~2片,每天2次,飯后服用;對喘息患者加服氨茶堿緩釋片(重慶科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444),每次2片,每天3次。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①咳嗽、排痰護理:觀察咳嗽時間、節(jié)律,咳嗽性質,痰的顏色、量等;痰不易排者,除祛痰、抗感染外,可采取多飲水、體位排痰及霧化吸入等方法;②環(huán)境護理:維持室內空氣新鮮及濕度和溫度適宜,生活環(huán)境安靜;③并發(fā)癥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老年患者易并發(fā)支氣管肺炎等病癥,應注意觀察有無痰中帶血、發(fā)熱、胸痛等癥狀,做到早發(fā)現(xiàn),并及時給予控制;④其他護理:防止被動吸煙、粉塵、煙霧及刺激性。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藥物干預方案的基礎上口服蘇黃止咳膠囊(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北京海燕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03075),每次3粒,每天3次。中醫(yī)家庭護理干預,包括:飲食調護、生活護理、情志護理以及對癥處理;①飲食調護:總體原則以清淡、富營養(yǎng)及易消化為主;少食多餐,禁食生痰之物;②生活護理:首先必須戒煙酒;其次鼓勵作適當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等;最后要保持規(guī)律生活和充足睡眠。③情志護理:依據(jù)老年患者多思慮、苦憂愁等特點,多給予患者心理疏導以減緩抑郁、壓抑、焦慮等情緒;處處關心體貼,建立好護患間的信任和友好關系,給患者營造一種類似家庭的醫(yī)院環(huán)境。④對癥處理:對不同證型和治療過程中并發(fā)各種癥狀者,給予相應護理干預;如陰虛咳嗽者給予梨等食物潤肺止咳,對久咳氣虛者給予人參等益氣止咳;對便秘者采用食入蜂蜜等潤腸通便。
2組干預14天后進行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①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根據(jù)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SF-36)[7]制定標準;評價指標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7個方面;每方面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提示健康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越好,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各評價1次。②2組咳嗽、咳痰評分比較: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標準;均按癥狀分級評分為:0分(無),2分(輕),4分(中),6分(重)。③2組動脈血氣評價應用血氣分析儀于治療前后檢測所有患者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動脈氧分壓(PaO2)。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以χ2檢驗處理。
4.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標準。臨床治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恢復到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檢查指標基本正常;顯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顯著減輕,但未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明顯改善;好轉: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有減輕,但程度不顯著,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有改善;無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無改善或加重,1月內仍未恢復到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未見改善或反而加重。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傆行手委熃M98.0%,對照組84.0%,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2 。治療后,2組SF-36量表各指標評分均增高,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SF-36量表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4.4 2組咳嗽、咳痰評分比較 見表3 。治療后,2組患者治療后咳嗽、咳痰評分均下降,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咳嗽、咳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4.5 2組血氣分析比較 見表4 。治療后,2組患者PaCO2下降,而PaO2升高,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aCO2降低,PaO2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2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2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治療組n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0 50 50 50生理功能74.16±7.79 92.03±9.55①②74.22±7.62 86.49±8.90①生理職能73.13±7.57 88.11±8.63①②73.30±7.72 82.62±8.68①軀體疼痛72.67±7.78 85.08±8.61①②72.52±7.62 79.52±8.27①活力68.21±7.17 79.82±8.02①②67.99±7.05 73.26±7.63①社會功能74.26±7.75 85.52±8.78①②74.18±7.67 80.33±8.27①情感職能72.51±7.39 83.79±8.71①②72.28±7.44 78.55±7.98①精神健康71.34±7.49 83.66±8.70①②71.59±7.56 76.26±7.95①
表3 2組咳嗽、咳痰評分比較() 分
表3 2組咳嗽、咳痰評分比較() 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對照組n治療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0 50 50 50咳嗽4.79±0.50 1.85±0.21①4.83±0.52 0.91±0.11①②咳痰4.81±0.52 1.78±0.19①4.87±0.54 0.88±0.10①②
表4 2組血氣分析比較() mmH g
表4 2組血氣分析比較() mmH g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對照組n治療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0 50 50 50 PaCO275.12±7.92 55.23±5.90①74.95±7.99 44.17±4.82①②PaO240.67±4.88 52.57±5.96①40.31±4.75 60.92±6.82①②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屬中醫(yī)學咳嗽、痰證、喘證等病范疇;《景岳全書·咳嗽》說:“外感之嗽,必因風寒?!甭灾夤苎准毙园l(fā)作期多因外感誘發(fā),外感六淫經(jīng)口鼻或皮毛入內,侵襲肺系,肺氣郁滯,肺失宣降,外邪引動內伏宿根,內邪干肺,引起肺主氣功能失職,致肅降無權而致此??;因此,臨床治療既要驅散風寒,也應化痰止咳以除宿根[7]。蘇黃止咳膠囊為中藥成方制劑,具有疏風宣肺、止咳利咽之功;方中麻黃宣散肺氣、止咳平喘;紫蘇解表散寒;前胡、紫菀化痰止咳;蟬蛻疏散風邪;地龍清熱平喘、活血通絡;五味子斂肺止咳;紫蘇子宣降肺氣;牛蒡子利咽止癢;綜合全方,散中寓清,宣中有降,宣降有致,共奏祛邪利肺、止咳化痰之功。
護理干預治療該病已被證實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尤其是中醫(yī)護理干預從患者的心理、生理、身體等方面辨證施護,既可緩解患者的癥狀,減少發(fā)病次數(shù),又能改善肺通氣功能、防止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8]。
本研究結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給予中醫(yī)護理包括飲食調護、生活護理、情志護理以及對癥處理,收效明顯;飲食調護是慢性支氣管炎中醫(yī)護理的重要內容;中醫(yī)學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若飲食不節(jié),脾健運失調則聚濕成痰,肺失宣降可進一步加重病情;食療也具很高營養(yǎng)價值,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對改善癥狀、促進康復具起到重要作用。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吸煙和生活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密切相關,因此,戒煙酒和維持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非常必要;《內經(jīng)》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和規(guī)律保持生活可避免外邪再次侵入;而適時進行鍛煉又可固護正氣,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或抵抗力等。中醫(yī)學理論認為,人有五臟之氣化五志,以生喜怒憂思恐;而“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因此,情志變化對該病的康復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故依據(jù)老年患者多思慮、苦憂愁等特點,給予疏導、關心體貼等利于疾病的恢復。最后,針對不同證型該病患者給予相應對癥處理,或各種并發(fā)癥后采取相應護理干預,及時遏制病情發(fā)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SF-36量表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患者咳嗽、咳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消失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2組患者的PaCO2下降,而PaO2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PaCO2比對照組降低更為明顯,PaO2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總有效率98.0%,對照組84.0%,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加用蘇黃止咳膠囊及中醫(yī)護理全方位干預后對慢性支氣管炎療效明顯,值得臨床借鑒。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給予蘇黃止咳膠囊及中醫(yī)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可明顯減少咳嗽、咳痰評分,促進臨床癥狀消失,改善血氣指標和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
[1]李春陽,付強,賈玉聰.從燥辨治老年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2):288-290.
[2]張偉,郭夢倩.三拗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51例[J].中醫(yī)雜志,2013,54(24):2140-2142.
[3]王衛(wèi)華,蔡雪青,張興坤.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 (12):2245-2247.
[4]庾慧,許堅,韓云,等.中醫(y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隨機對照試驗文獻的質量評價[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7,22(1):46-49.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1-5.
[6]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5.
[7]劉東宇.慢性支氣管炎X線胸片與咳嗽辨證分型相關性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5(3):184-185.
[8]鐘小梅,鄭汝梅.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5):203-205.
(責任編輯:劉淑婷)
R562.2+1
A
0256-7415(2016)05-0250-04
10.13457/j.cnki.jncm.2016.05.095
2015-12-29
鐘深秀(1964-),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的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