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梨2號
審定編號豫S-SV-PP-007-2015
申請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特征特性雜交品種;果實近圓形,縱徑6.4厘米、橫徑6.0厘米,平均單果質(zhì)量200克;果面黃色、果點小而稍密,萼片脫落;果肉呈淡黃白色,肉質(zhì)細脆酥松,汁液多,石細胞少,風味甘甜具香味,總糖含量9.48%,總酸含量0.21%,維生素C含量5.35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較耐貯,室溫下可貯藏30天左右;果實8月上旬成熟。
栽培要點建園株行距以(1.0~1.5)米×(3.5~4.0)米為宜,建議采用細長圓柱狀樹形。進入盛果期后,為確保果大質(zhì)優(yōu),應嚴格控制坐果量,留果標準為每隔10厘米留1個果,每667平方米約留果20 000個,產(chǎn)量控制在4 000千克以內(nèi),一般應在花后25天完成疏果。幼樹應于每年秋冬季擴穴并每株施入土雜肥50~100千克;春夏季追肥3~5次,以氮肥為主,氮、磷、鉀結合。除秋施基肥外,還要在采果后立即每株施入速效氮肥0.5千克,以補充樹體因結果而大量損耗的養(yǎng)分。
適宜地區(qū)該品種適宜在河南省梨適生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