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萵筍栽培技術
早春萵筍宜選用耐寒、適應性強、耐抽薹的品種,如特耐寒青皮、耐寒白葉等。
1.整地。選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播前5~7天整地,每667平方米基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千克、復合肥25千克,施肥后深翻、整平、整細土地,然后覆膜待播。
2.播種。春萵筍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的薄膜,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摻在少量細沙或細土中拌勻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種25~30克。播后覆土厚0.5厘米左右,蓋嚴薄膜,夜間加蓋草苫保溫。露地育苗的需加蓋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蓋覆蓋物,保持苗床溫度。幼苗出土后適當通風,白天保持床溫12~20℃、夜間5~8℃。
一般在小雪到大雪定植,也可延遲到立春定植。定植時,選擇排水條件好的地塊,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4 000~5 000千克,深翻整平后做1.2~1.5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將苗床澆透水。春萵筍一般在苗齡25~30天,幼苗具5~6片葉時定植,株行距20厘米× 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宜。帶葉上市的萵筍,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蓋栽培的,底肥要一次施足,并蓋好地膜。
危害早春萵筍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霜霉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錳鋅和甲基托布津、普力克水劑等交替防治。防治蚜蟲和白粉虱時,可用虱蚜凈、萬靈等;防治萵苣冬夜蛾時,可用敵百蟲、敵殺死、Bt乳劑等;防治紅蜘蛛時,可用雙甲醚、滅掃利等藥劑。
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即所謂“平口”時為最佳采收適期,此時肉質(zhì)莖已充分膨大,品質(zhì)脆嫩。
潘丹英 河南省濮陽縣農(nóng)業(yè)局 45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