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波
(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新立小學校)
小學作文教學與情感教育
◆曹慶波
(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新立小學校)
寫作是人的情感的一種自然流露,寫作的目的就在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發(fā)展中,作文教學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課程標準大力推行的當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讓作文教學做到以學生為本,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在作文學習中學會做人。
情感教育 小學作文 作文教學
小學生唯有具備了基本的寫作能力,才能適應個人生活和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之所需。在小學作文教學之中,在要求學生學會寫條理清晰的文章的基礎上,還應當引入情感教育,讓其文章具備豐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旨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心。將情感體現(xiàn)在小學生作文之中,已成為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呢?
尊重贊賞,就是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尊重他們的人格,進而學生在教師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越發(fā)的敬重教師。老師尊重學生,就是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體罰學生,不羞辱學生,更不冷落學生,把學生當作發(fā)展中的“人”來理解。讓學生自由地充分發(fā)展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在課堂上,教師做到“目中有人”,積極地關注學生。同時還要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贊賞他們微小的進步及學習中質疑精神。課堂上,一句“你真行”、“你真棒”,使學生更加自信,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融洽、和諧自由。在這種尊重理解的氛圍里,學生的身心會得到熏陶,他們學會了尊重、學會了理解、更學會了贊賞。生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睦、友愛。
寬容理解,既是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的關鍵,也是聯(lián)系學生之間合作交往的紐帶。教師面對學生,必須要真情付出,寬容愛護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待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心,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地幫助他們。在課堂上,如果有深、難的問題,交給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培養(yǎng)他們深入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反之,一些較容易的題目讓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解決,有了進步就多鼓勵,多表揚。不能只憑學習成績,自己的好惡來對待學生,應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對那些有缺陷有特殊困難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關懷和照顧,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使之心理更健康。
作文是客觀事物在學生頭腦中的正確反映。作文是否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文章表達的思想是否健康取決于學生思想認識是否正確。因此,作文教學中始終要把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寫作欲望作為教學的目的,并結合具體的作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學生認識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給學生出《可愛的家鄉(xiāng)》一題,不是對學生空洞的說教,讓學生來寫家鄉(xiāng)的可愛,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而是發(fā)動學生深入調(diào)查,并要求做好記錄,通過調(diào)查使學生一致認識到:只有改革開放,我們的祖國才能越來越富強。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激情,寫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黨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觀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人的心理為中介的,對小學生來說,則主要是內(nèi)心世界的種種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學生作文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小學作文教學應著力促進兒童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fā)展,使他們能逐步獲得盡可能穩(wěn)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兒童記憶庫中表象的穩(wěn)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具有創(chuàng)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寫出內(nèi)容真實、形象具體的好文章。因此,筆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跡;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制作;還有愛種植,愛采摘,愛參觀訪問……正是由于這些愛,孩子們的情感更豐富了,頭腦中儲存的東西更多了,他們會隨筆寫下這樣的精彩段落:
奶奶家的門前有塊空地,地里種著許多土豆。今天天氣非常晴朗,碧空萬里無云,奶奶說我們?nèi)ネ谕炼拱?!來到地里,奶奶拿著鐵鍬挖土豆,我拿著盆子拾土豆。那土豆有的是圓的,像個小皮球;有的是扁的,象鴨蛋,有的大有的小,大的有我的幾個拳頭大,小的只有我小拇指小。不一會兒我們就挖了一大堆,在太陽的照射下,土豆笑的樂呵呵的,好像對我說:“這個世界真美呀,我們又能上人們的餐桌為人們做貢獻了?!?/p>
如今,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的重要生活空間。電腦網(wǎng)絡集中了文字、聲音及圖像等多種載體,是一種立體化形式十分強的傳播方式,其信息量之大以及知識面之寬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印刷方式所無法企及的。所以,運用網(wǎng)絡多媒體資源開展小學生作文教學,能夠很好地豐富小學生的情感,讓其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從而更加情真意切地投入到寫作之中。比如,為了讓學生能夠寫好春日里的景物,筆者嘗試運用多媒體網(wǎng)絡之優(yōu)勢,向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生動畫面:小河開始解凍、小草正在發(fā)芽、百花競相綻放……以上景象將學生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教學情境當中,切實調(diào)動起其豐富的情感,從而喚起了小學生千方百計想將自己所看到的各類景物告知他人的欲望,這樣一來就能很好地激發(fā)出小學生群體的寫作積極性。在此過程中,筆者綜合應用了聲音、圖像以及文字等多種媒體集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方法,從而全面調(diào)動了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其在一種虛擬但又真實的空間之中得到了最為真切的感受。
綜上所述,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時時刻刻想到這是對人的教育,作文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從情感教育入手,讓小學生真正站在人的視角上進行率性的表達,這樣一來,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具備豐富的感情,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