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冰
(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西關逸夫九年一貫制學校)
加強農村薄弱校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口語訓練
◆韓 冰
(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西關逸夫九年一貫制學校)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對于農村薄弱校初中語文教學而言,需要構建起一套適合其學校的教學訓練體系,才能夠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加強口語訓練。
初中語文 農村薄弱校 口語訓練
口語是人們日常交流最基本的一種技能,語文教學的正是要教會學生表達與交流,運用口頭語言來與人們進行交際。但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訓練方法的偏差,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培養(yǎng)重視程度不足。特別是農村薄弱校初中生在與人進行交流時,呈現(xiàn)出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在農村薄弱校開展語文教學時,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聽、說、寫、讀的能力,從而形成一套適合農村學生的口語訓練體系。
在開展口語訓練時,老師應該做好示范作用,要給學生做好表率。同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情來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模式??梢酝ㄟ^階段規(guī)劃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逐步提升口語能力。此外,老師應該在對學生開展口語訓練之后,給予相應的評價,在評價時應該以鼓勵為主,并且要針對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以此來協(xié)助學生及時修正錯誤。在開展一個階段的口語訓練之后,老師需要結合本階段的口語訓練成果進行總結,對于下一個階段的訓練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老師在進行示范時,應該從最基本的說話規(guī)律以及口語表達的基礎技巧對學生進行指導。
1.要求學生以標準說話規(guī)律進行交流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需要對學生在課堂討論以及回答問題時,必須要以簡明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進行口語訓練時,要求學生能夠放松心態(tài),并且保持鎮(zhèn)靜,做到在交流時盡可能的神形并茂。要讓學生意識到,在進行交流時,不僅僅只是為了傳遞信息,還需要通過表達來讓交流對象更加信任與了解自己。所以在進行表達時,必須要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以及誠懇的語言,隨著所表達的主旨不同所采用表達口語也要有所變化。
2.明確交流對象選擇表達方式
在這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針對農村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因為,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其活動范圍較為有限,但是其周邊的人的性格各有差異。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交流時,要明確交流對象的性格。比如:在與性格較為開朗的人進行交流時,可以采用比較快的語氣來進行交流。在與性格較為內向的人進行交流時,則需要采用較為委婉的語氣進行交流。此外,在與長輩進行交流時,必須要以尊敬的態(tài)度來進行。
1.要求學生課前講述成語故事
為了能夠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強化,老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敘述是一種對人或事進行簡單陳述的方式,要讓其內心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才能夠在表達時更加清楚以及流暢。老師可以在每天課前安排學生進行5分鐘的小型演講,也可以通過課前講述成語故事的訓練方法,讓農村學生的口語敘述能力得到強化。在進行演講或者講述成語故事時,要求學生將時間、地點、事物等構成因素在有限的時間內表達清楚。通過不斷地練習,可以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以條理性思維表達
在這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根據(jù)農村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分析,結合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來進行。要讓學生明白對于一件事物介紹,必須要有一定的條理性,應該在講述一件事物之前,在腦海里形成一定的空間順序,并且構建起相應的邏輯順序來進行講述。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口頭表達時必須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以合理地講述順序以及邏輯性來對某個事物進行講解,這樣才能夠確保所講述的事物的完整性,能夠讓別人理解所講述的事物。
3.借助口頭作文來培養(yǎng)學生“膽量”
農村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特殊性,許多學生在進行口頭表達時,經常會表現(xiàn)出語無倫次,缺少相應的條理。所以,為了能夠強化農村學生的口語能力,老師應該要求學生能夠以較為簡明的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同時應該具備一定的條理性。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中,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在進行口語訓練前,協(xié)助學生樹立起正確是非觀念,還需要在開展專題訓練之前,給學生準備相關的材料,讓學生對其內容有一定了解之后,自己構建起一定的邏輯思維。這樣才能夠在進行表達時,使用正確的概念,并且對相關的觀點進行合理推斷。要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口語能力,老師可以借助口頭作文來進行訓練,先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膽量”來說,再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演講等形式的口語訓練。
4.精心設計課堂討論主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對于農村薄弱校學生而言,其自尊心非常強。因此,老師在開展口語訓練過程中,如果有的學生出現(xiàn)表達不流暢或者無法進行口頭表達的情況時,一定切忌不可對其進行批評。應該對其興趣進行切入,重點對其進行觀察,結合其興趣來設計一些課堂主講主題。在老師的鼓勵與同學的幫助下,增強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要鼓勵其能夠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如果學生在表達時產生一定的錯誤,老師應該給予耐心地指導。為這部分學生制定階段性的口語訓練計劃,讓其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講得明白、說的流暢。當學生的口語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時,老師應該及時地調整訓練標準,可以分層次地在學生中開展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發(fā)言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并且在老師的嚴格訓練下,讓學生的口語達到思維嚴謹、條理清晰、主題鮮明的目標。
綜上所述,農村薄弱校初中語文教學的口語訓練,可以有效促進農村學生智力增漲,對語文知識也具有一定的鞏固作用。經過老師的不斷引導與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這也為其后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陳軍民.古詩詞朗誦對初中語文口語訓練教學策略的影響研究[J].語文建設,2015,(29).
[2]謝利珍.農村中學如何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J].中學教學參考,20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