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芳
(沛縣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沛縣 221600)
?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現狀及對策研究
任 芳
(沛縣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沛縣 221600)
語文是中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基礎課,根據中職教育的特點,語文教學中應當非常重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文結合實例,首先對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現狀及其原因作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中職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職業(yè)需求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和漢語言工具,在其他學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滲透,通過學習,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有助于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中職院校傾向于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實踐課程占據著重要地位,對教學效果影響重大。然而就目前而言,國內中職院校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著語文教育發(fā)展,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1.1 現狀
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教育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實踐活動一直是薄弱之處,以至于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能完全吸收知識,把知識和實踐結合,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當前教育中,實踐課的地位越來越受重視,但在內外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現狀并不盡如人意。以XX中職學校為例,面對全校師生展開問卷調查,共發(fā)放500份問卷,其中學生問卷450份,教師問卷50份,回收率100%。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87.35%的學生愿意接受實踐課,并且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有助于語文運用能力的提升;56.28%的學生表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沒有開展過綜合實踐活動,并期待能夠增加實踐課程;22.46%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養(yǎng)成了語文實踐的習慣,并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對待實踐活動的態(tài)度上,25.31%的教師持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認為實踐活動對語文教學并沒有太大影響;74.25%的教師實施過綜合實踐活動,其中只有小部分堅持下來,其他教師則因效果不明顯、調整教學方法等原因,只是在想起時才開展實踐活動;52.66%的教師認為綜合實踐活動符合新課改要求,并表示在今后教學中,他們很樂意嘗試。
可見,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待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持肯定的態(tài)度,認為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應該嘗試多元化教學模式,而且通過實踐鍛煉,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不過,從實踐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還需改進。
1.2 原因
造成當前現狀的原因有很多,從學校方面來看,校領導對實踐活動關注度不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擴大招生規(guī)模、如何保證就業(yè)、如何加強管理等問題上,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所忽視,相應的資金、場所、科研、教師培訓等方面的投入較少,使得實踐活動難以順利開展。課程安排不合理,對專業(yè)課非常重視,但認為語文課很容易,所以課時不斷減少,沒有實踐的機會。
從教師方面分析,部分教師缺乏實踐意識,依舊按照傳統(tǒng)路子進行語文教學,觀念較為落后,課堂上照本宣科,念完教材內容就意味著教學結束;沒能考慮就業(yè)問題,對社會招聘人才的要求不了解,所以教學缺乏針對性;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也應更新理念,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但很多教師墨守成規(guī)。部分教師積極嘗試新方法,但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實踐活動難以發(fā)揮實際效用。
從學生角度來看,很多學生重專業(yè)技能,輕語文基礎,認為進入中職院校,必須打好基礎,強化專業(yè)技能,覺得語文教學可有可無,正因為這種偏見的認識,導致其知識面狹窄,聽說讀寫等實踐能力偏低。也有很多學生,對語文沒有興趣。
2.1 學科結合,以職業(yè)需求為指導
中職教材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往往根據學生特點及職業(yè)特色設計,根據教學模塊順次進行,并且盡量體現實踐活動和學生專業(yè)相關聯。比如旅游專業(yè)課程《地域文化》中“中國人文旅游資源”一章就可以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文學藝術旅游資源”提供內容。學生結合在文學作品方面的積累,通過舉例、分析、討論,歸納出文學作品對旅游資源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歸納能力。
2.2 改善課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為提高課堂效果,一方面應該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另一方面應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突出其主體地位。這一點十分關鍵,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一言堂、填鴨式教學現象非常明顯,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極易喪失興趣,而且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遭壓制,靈活性受到重創(chuàng)。所以,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其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在學生面前展示自我。
比如采取項目教學法,小組合作法等,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精神。以某焦點新聞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并獨立思考,隨后各抒己見,與其他學生討論。最后留下作業(yè),結合社會現象,以及自身經歷,拓展新聞深度,準備一篇演講,或者開展寫作活動,鍛煉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
2.3 因人制宜,開展有針對性教學
中職院校與普通高中有著很大差異,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從這一角度看,語文其實是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存在,它能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交流水平,所以語文教學需要將語文和專業(yè)緊密結合。
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則,比如在普通高中,古典詩詞歌賦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學生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鑒賞藝術技巧,享受古典文學的美。但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則應更注重其實用性,以服裝設計專業(yè)為例,在講解中國服飾時,可以把一些古典詩詞和古代文化融入進去,配合圖片、動畫等形式,促進語文知識和服裝設計專業(yè)的結合。同樣,吟詩作對這種實踐活動,對于普通高中生而言,可以陶冶性情,增強鑒賞能力。但對中職生來講,創(chuàng)作或欣賞詩歌,莫如通過朗誦,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演講技巧。
2.4 多元評價,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聽說讀寫只是其中的基礎內容,此外還包括學生的設計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精神、主動性、應變能力等因素。如果僅僅以活動評分來判斷學生的真實能力,則有失客觀。因此,考慮到評價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應結合教學特色,在原來評價機制的基礎上,予以創(chuàng)新,體現出多元化特點。
比如增加評價主體,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由學生自己對自己的活動,以及對其他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一來較為客觀,二來在評價過程中可以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三來能夠享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因此,可引進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等方式。
需強調的是,為體現出職業(yè)性,教師盡可能地增加實踐培訓經驗,并融入到教學評價中,令學生逐步形成職業(yè)意識,有利于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而且,最終的成果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學生可以通過演講、表演、書面總結等多種方式實現。
中職院校與普通高中不同,但語文在教學中的地位不應該有絲毫減弱,相反還應根據職業(yè)院校特點,增加實踐活動課程的比重。同時,以職業(yè)需求為指導,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與專業(yè)課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1]徐荷琴.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現狀與建議[J].生活教育,2016,22(1):109.
[4]李顯彬.新課改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特點及實踐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4):165.
[5]閆文娜.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和研究[J].讀寫算,2015,24(1):143.
(編輯 趙欣宇)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and Countermeasures
REN Fang
(Jiangsu Province Peixian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Peixian 221600, China)
Chinese is a basic cours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practice much,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and its reason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with practical example.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professional demand
2016-07-06
任芳(1977-),女。教育碩士,中教一級。主要研究方向:職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G712
B
1672-0601(2016)10-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