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壓欄,豬價或再釀風險
回顧2016年6月及9~10月兩次豬價大跌,均由前期生豬普遍性壓欄造成,壓欄成為兩輪豬價大跌的主要導火索及推動力。
6月份豬價大跌雖然不具有持續(xù)性,但殺傷力顯著,終結本輪豬價牛市,部分地區(qū)一周左右暴跌超過20%,市場極度恐慌,特別手中仍存欄“牛豬”養(yǎng)殖戶擔心后期高溫無法賣出,恐慌性拋售。
但由于生豬存欄并未顯著提升,生豬階段性多主要是前期壓欄,造成“牛豬”延后銷售,并不具有持續(xù)性,7月下旬豬價逐步企穩(wěn),并出現反彈。9月中下旬,由于豬肉需求低于預期,大豬比例增加,豬價出現下跌,豬價跌破16元/千克后,前期高位購買小豬養(yǎng)殖處于了盈虧平衡線為主,心態(tài)逐步出現恐慌,加上市場仍有一定數量壓欄豬,恐慌性拋售形成,10月中旬,東北地區(qū)豬價一度跌至 12.4~13元/千克,南方地區(qū)也跟隨下跌,全國平均豬價跌至14~14.4元/千克。10月份下旬東北地區(qū)氣溫下降,需求增加,前期恐慌性拋售心態(tài)好轉,東北地區(qū)豬價快速反彈,帶動了其他地區(qū)心態(tài)好轉,全國豬價截止12月初反彈16.4~17元/千克,其中東北豬價高于全國均價,豬價反彈市場心態(tài)再次好轉,認為在季節(jié)性需求帶動下,全國豬價又突破18元/千克的可能。
但我們需要注意到豬價風險,特別是多因素壓欄導致豬肉供應增加及12月份豬肉進口可能再創(chuàng)新高的風險。
2015年3月份生豬養(yǎng)殖逐步出現正利潤,利潤呈現不斷擴大趨勢,整個2016年養(yǎng)殖戶資金情況良好,上半年市場普遍豬價持續(xù)走高因素,市場出現普遍壓欄,6~7月份散戶超過140千克出欄生豬具有較普遍現象。
按照5月份豬價20元/千克出欄,150千克“牛豬”收入達到了3000元/頭,前期購買小豬價格大概在380~400元/頭,飼料成本在1000~1100元/頭,不算人工及豬圈折舊等因素,毛利潤達到1500元/頭,壓欄帶來的豐厚利潤,加上市場認為后期存在24元/千克價格,導致了養(yǎng)殖戶普遍性壓欄。但壓欄只會增加未來豬肉供應。110千克標重生豬屠宰率為81%,150千克生豬屠宰量達到87%,同樣一頭豬,豬肉供應量暴增了46.6%,基本相當月1.5頭標準生豬提供豬肉。
養(yǎng)殖戶資金充裕及前期壓欄豐厚,7月份后仍有部分養(yǎng)殖戶主動壓欄,另外由于高價格仔豬,部分養(yǎng)殖戶只能通過增加生豬出欄體重來攤分高昂的仔豬成本被動壓欄。
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多地區(qū)15千克標重的仔豬售價達到1000~1100元/頭,市場普遍預計后期豬價能達到20~24元/千克,養(yǎng)殖戶補欄意愿仍強烈。按照1000元/頭小豬,結合當前的養(yǎng)殖水平加上飼料價格,養(yǎng)殖戶必須提高生豬平均出欄體重方能獲得合理利潤。
高價格仔豬,養(yǎng)殖戶被動壓欄,雖然大豬在125千克后肉料比明顯增加,進入150千克后肉類比進一步增加,但按照當前飼料價格,高價格仔豬購進價格需要大體重出欄方能降低成本。1000元到900元購進仔豬育肥體重在150~155千克出欄最劃算,如果不考慮自有人工情況下,出欄體重在150~160千克最優(yōu)。如果出欄體重偏低,標重情況,1000元購進仔豬單位成本飆升到18.86元/千克,即使不考慮自有人工成本也達到16.6~17元/千克。該情況較好解析了10月份豬價恐慌性殺跌原因。
當前豬價反彈,養(yǎng)殖出現一定惜售心理,12月份上旬仍是終端企業(yè)備貨重要關口,但我們需要主要8~9月份國際豬肉價格暴跌,而當前國內豬價反彈,巨大價差,可能導致11及12月份豬肉單月進口量再創(chuàng)新高。目前養(yǎng)殖戶手中仍有較多的大豬甚至“牛豬”,養(yǎng)殖戶更應該做好合理安排,防止市場出現大量壓欄豬恐慌拋售,價格大跌帶來的收益所損甚至虧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