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竽笙 陸燕敏
(天津城建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300384)
翻轉課堂對理工科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影響*
黃竽笙 陸燕敏
(天津城建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300384)
文章以自主學習理論、詞匯學習策略理論和翻轉課堂的基本理論為研究框架,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對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理工科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進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翻轉課堂對詞匯學習策略的影響是深刻的,同時也是積極的。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翻轉課堂教學法主要影響學生“運用”策略和“合作”策略的使用。
翻轉課堂;詞匯學習策略;自主學習;認知策略;元認知
2014年,教育部高教司將大學英語改革作為工作重點,明確將適時頒布實施《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同時啟動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如何科學定位大學英語教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與內容體系,優(yōu)化并完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使技術與課堂有效融合,使翻轉課堂成為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引導高校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焦點之一,以滿足多樣性、個性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等,是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
這次改革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探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網絡化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而翻轉課堂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1]。文章探討校園網和多媒體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對理工科大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詞匯學習策略的影響。
許多著名的語言學家認為詞匯學習策略是二語習得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而影響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模式。現代的翻轉課堂“翻轉”傳統(tǒng)角色和教學流程,使學生通過現代化的網絡和多媒體等設施自學教師提供的教學材料,然后利用課堂時間來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心得,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2]。這個學習過程完成了二語習得中的輸入輸出的全過程,無疑對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多年來許多研究都是關于詞匯的教學方法,而對于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則在近幾年來才引起關注。關于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在國外,O’Malley等[3]、Wenden[4]等詳細論述了關于學習者學習的各種策略并進行了不同類型的分類。如O’Malley在《第二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元認知策略與認知策略的兩種分類,這樣分類可以用來發(fā)展各種語言任務的學習策略框架。O’Malley發(fā)現策略使用的頻繁率往往與學習模式相關,這種傾向也證明策略使用和學習任務是相關的。學習活動的概念復雜性越高,使用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5]。對外語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是否起到變化以及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是本研究的重點,而本研究可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一種參考模式。
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設計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部分,重點在課前活動。課前活動以“小組活動與任務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小組活動以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某項學習任務為核心,以此確保英語基礎或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在小組學習中,語言環(huán)境較課堂更輕松,學習者使用語言的機會也有所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校園網根據教學內容,圍繞主題進行聽說讀寫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英語教學的意識。每單元教學課前自學路線為四個部分:小組準備部分—以聽說為主的語言活動—以閱讀為中心的語言活動—以寫作為交際的鞏固和提高。各部分都有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和具體的目標和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在練習中提高能力。以“小組活動”為學習手段的自主學習為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教師通過學校網絡平臺對小組活動進行指導和參與,考核評估中的形成性評估分為兩部分:小組集體得分和個人得分,這樣可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活動。課中部分的表現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利用多媒體就事先準備好的PPT進行展示、講解、討論。課后部分,則以學生的反思、鞏固和提高為主要內容。
文章針對理工科學生的英語水平制作了與精讀課本內容一致的寫作課件。該寫作培訓課件由四個語境組成,分別為:Colorful School Life(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與技術)、Education and Culture(教育與文化)、Job Hunting Peering into Society(社會求職)。其中每個語境分為4個基本部分——Related Background Knowledge(相關的背景知識)、Learning and Imitation(學習和模仿)、Writing Models(寫作范例)和References(參考資料)。
1Related Background Knowledge
該部分簡單介紹與該寫作話題相關的知識,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稍有難度的內容或術語,開闊學生思路。如在Colorful School Life話題中介紹了Community College(社區(qū)大學)、Credits(學分)、Test Anxiety(考試焦慮)、Placing Ads(登廣告)等校園生活相關的背景知識。
2 Learning and Imitation
該部分是詞匯學習策略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每個語境約10個基本詞匯的培訓,幫助學生在自學中認識該詞匯使用的語境、正確的使用形式以及與上下文的關系。在課件設計中為了達到更直觀、更形象的效果,盡可能為每個基本詞匯配有供其理解的語境,幫助形象記憶的插圖,旁邊附有解釋圖片的句子、詞組或上下文,并對該基本詞匯的衍生詞匯做了相應的補充,如Confident(Confidently,Confidence)。
3Writing Models
該部分是課件的第二核心內容。每個語境的寫作范文部分均包括了6~10篇題材,同時與精讀課本的主題相關,學生在學習精讀課的過程中,同樣接觸了此種語境。這些范文涵蓋了在第二模塊中詳細講解過的全部基本詞匯,目的主要是進一步強化基本詞匯在寫作語境中的正確使用,引導學生在上下文中自學使用詞匯;而不同的寫作題材和文體則更好地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引導學生熟悉寫作的體裁與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在課件Science and Technology范文中,包括了E-mail Writing、Great Inventions、Technology and Study、Booming Electronic Commerce、Computers and Calculators should be Banned in Class等不同話題,提供多體裁的寫作練習:實用寫作、議論文寫作、記敘文寫作如E-mail、Notes等。
4References
該部分主要提供學生借鑒、寫作的題材。每個語境都包含8個左右的不同話題供學生選擇,亦可作為開拓學生思路的話題,學生可以自擬題目,自由練筆。如在課件Education and Culture中提供了如下話題:What’s the good quality of being a good daughter or son?Chinese youngsters celebrating foreign festivals……
除此之外,每個話題的References根據需要輔之以不同的模塊,如相關高頻使用的詞匯、相關優(yōu)美的句型結構、典型議論文結構等。
學生自學完每一個模塊后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及討論,把學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運用。一學期后,本研究追蹤調查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包括: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及學習詞匯方法記錄,對比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他們的詞匯學習策略是否有變化,以證實教學改革的有效性。
1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新之處
本課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針對在我校這類普通高校中理工科學生實施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小組活動帶動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自主過程中,以小組與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之間形成合作與自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可根據各自不同的需求、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積極主動、有創(chuàng)見性地獨立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學習形式。它是學習者一種有意識地計劃、監(jiān)控、實行和測試反思的學習過程。
2實驗方法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為普通高校理工類本科一年級的120名學生。在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之前和之后,分別對其進行詞匯學習策略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及學習詞匯方法記錄。問卷調查采用5級量化,對其詞匯學習策略運用的自我認知進行統(tǒng)計。在對典型個體進行訪談中,本研究分別從幾個成績檔次的學生中,一共抽取了10名學生,對其詞匯學習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
3數據結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如下。兩組列表分別顯示了實驗前和實驗后同一組學生在詞匯學習策略方面的整體狀況。
表1 實驗前學生詞匯元認知統(tǒng)計結果
以上數據顯示,在元認知策略中,“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估”的平均值在3.4~3.5之間,說明這些學生在中學的學習階段已經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表2 實驗前詞匯學習策略的調查結果
在社會/情感策略中,“合作”策略平均值為2.549,表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合作策略運用較少。在外語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但在認知策略中,“活用策略”實際運用較少,沒有充分地運用此策略,經過一學期的翻轉課堂實驗,調查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后詞匯學習策略的調查結果
由表2和表3的對比可看出,通過翻轉課堂教學,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頻率均有明顯提升。該組學生在“運用”與“合作”這兩個策略的使用明顯,比實驗前使用頻率高。從策略使用上分析,實驗班與對照班在“運用”與“合作”策略上的使用差異最顯著。這也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詞匯策略的應用起到了一定作用,學生逐漸地在應用中獲取詞匯。實施詞匯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運用策略,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有助于調整他們的詞匯學習策略,尤其是對“運用”與“合作”策略的使用較為有效。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
首先,使試驗班學生基本養(yǎng)成在運用和語境中學習詞匯的意識。
其次,通過翻轉課堂,能夠使部分學生開闊詞匯學習思路,并能自己創(chuàng)造性地自主地去學習新的詞匯。如Accommodation/Schedule圖片+題材+詞匯、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習。翻轉課堂提供了學生運用多媒介習得詞匯的可能性,而多媒介習得詞匯的正面影響已有文獻證明[6]。
第三,課件中包含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設計使得新的課堂模式比傳統(tǒng)課堂模式更活躍,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真實的課題語境,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創(chuàng)造了以學生思考表達自己觀點為主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既能真正成為課堂主體,又能在同學和教師的幫助下,在語境運用中更好、更快、更牢靠地掌握基本詞匯的正確使用方法[7]。
第四,通過課堂的熱烈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順利表達自己觀點的信心,使他們在今后的課堂中能樹立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心和目標[8]。
第五,通過課后寫作訓練使學生能夠跟蹤看到自己的變化。
第六,從課堂和課后寫作的進步中,部分學生勇于接受創(chuàng)新型任務的挑戰(zhàn),既發(fā)揚自己的個性,又能通過小組集體活動找到歸屬感和學習動力,學生逐步形成合作學習的氛圍。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影響
首先,通過實驗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師注意到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策略(如詞匯策略學習)培訓的重要性;而這一點正是我們外語教師教學中容易忽略之處。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中介作用,提高教學效果[9]。
其次,在實驗過程中,能夠使教師不斷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認真學習教學理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組織課堂教學的方法,設計各種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課堂活動,以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活動積累有個人意義的學習經驗,進行積極的意義建構,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三,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如設計課堂討論問題時,會潛移默化地主動引導學生怎樣做人,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而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積極配合教師、參與討論,從而達到緊張、活潑、融洽的課堂氛圍。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會進一步促進教師改進、提高教學[10]。
通過同組對比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翻轉課堂對于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確實有積極的影響。但由于各種條件所限,本研究的局限性也比較明顯:首先,實驗的受試者有限。在本研究中接受實驗的受試者總計120人,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參試者的背景構成受限,如參試者的英語水平基本為中等,因此,實驗無法驗證翻轉課堂對低水平學生詞匯習得策略的影響。其次,實驗時間有限。整個實驗持續(xù)時間將近一個學期,因此,本研究無法了解翻轉課堂對于學生詞匯習得策略的長期影響。這些局限性問題,是本課題后續(xù)研究的方向。
普通理工科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應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yǎng)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學習的能力;同時,將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空間,精心設計,注意引導,使其成為學生自習、思索、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擺正人與技術、教師與現代化手段關系的前提下,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2]宋艷玲,孟昭鵬,閆雅娟.從認知負荷視角探究翻轉課堂——兼及翻轉課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4,(1):105-112.
[3]O’malley J,Chamot 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0:28-38.
[4]Wenden A.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9):515-537.
[5]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6]Yeh Y,Wang C.Effects of multimedia vocabulary annotations and learning styles on vocabulary learning[J].Calico Journal,2013,(21):131-144.
[7]Huang Y,Huang S,etal.A ubiquitou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Evidence of active/passive attitudes vs. usefulness/ease-of-use[J].Computers&Education,2012,(1):273-282.
[8]Warschauer M.Comparing face-to-face and electronic discuss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Calico Journal, 2013,(13):7-26.
[9]Carter R,Mccarthy M.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Routledge,2014:51-85.
[10]Bygate M,Swain M.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and testing[M].New York: Routledge,2013:72-93.
編輯:小西
The Impact of Flipped Classroom on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HUANG Yu-sheng LU Yan-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China300384)
This paper took the theor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flipped classroom as framework,and adopted the method of survey research to carry out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n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after being exerted flipped classroom.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impact offlipped classroom on these students’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was profound and positive.In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flipped classroom mainly influenced the students’employments of‘operation’strategy and‘cooperation’strategy.
flipped classroom;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autonomous learning;cognitive strategy;metacognition
G 40-057
A【論文編號】1009—8097(2016)12—0093—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6.12.014
本文為天津城建大學教改課題“教育國際化與大學英語教學多目標培養(yǎng)模式研究”(項目編號:JG-ZB-15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黃竽笙,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郵箱為communication2009@qq.com。
201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