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放
習書偶得
方 放
《秦觀龍景題名記》方 放/作
夫之書,得之心。古人作書,胸中必別有一番風景。如《蘭亭》之俯仰盡態(tài),《寒食》之端厚沉腴,《祭侄》之觸涂造極,各各自行胸臆,千形萬狀,變化無跡,若疾若徐,若直若曲,若卷若舒,無一筆不右古人,又無一筆囿于法,妙處盡在淋漓神氣中,何必見影由形,皆出入化境也!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記:藥山看經(jīng),曰:圖取遮眼,若汝曹看牛皮也須穿。
今日讀之,頗得其妙意。大慧曰:士人博覽群書,本以資益性識。而反以記持古人言語,蘊在胸中作事業(yè),資談柄,殊不知圣人教意。所謂:終日數(shù)他寶,自無半錢分??醋x經(jīng)教亦然,當須見月忘指,不可依語生解。古德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志之士,讀書看經(jīng)能如是,方體圣人之意少分也。今人學書,亦須見月忘指,若著牛皮之象,著手指之象,便只得書之皮毛。
沈括《夢溪筆談》亦曰: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之……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透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難可與俗人論也。如大將領軍,其出奇制勝之道,無須紙上擺陣,精于料敵如神。作書之妙,不為繩墨所縛,磊磊乎神落筆端,此等境界,全在才識,才識者何?舍我,舍你,舍生,舍死,舍皮,舍指,舍法,舍色,亦舍空,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也。此一境,渾然一體,牛皮看穿無異!
楷書之形體方正嚴整,似點畫位置,獨立為陣,毫厘宜清,實則筆畫構成間應存團結映帶之氣,若天地渾圓,左右上下,盼盼有情。筆力提起,空際游走,力之氣息氤氳不斷,再落筆鋪毫,此一氣息隨即綿綿續(xù)蘊,或寬舒疏朗,或遒緊密輒,情猶眷眷者為妙也,形貌顯而易見,摹之者易,風神隱而難辨,緘藏于墨跡形體之外,此無聲勝有聲之處。字如算子者,形存神滅,如集書耳,若是書至有氣有脈時,雖點畫小離正位,亦不失纖纖風度,別有韻致。
學書無捷徑,勤勉臨帖,勤勉讀書,如是得之。東坡曰:“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弊怨攀ベt,皆意志專精,勤學立名。若終日飽食,無所事事,去道已遠。大凡學藝三年遂有所成,唯有學書須傾其一生心力?!皶?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才,總之,如其人而已?!睂W書過程,磨煉心性,完善自我之過程。鐘繇初學胡昭書,十六年不窺園;智永獨處寺閣,臨右軍書三十余年,業(yè)成乃下。池水盡墨之功,下筆必中規(guī)入矩。攬筆作字,首要法度;法度既得,不囿于法;隨意所適,風神自備。不經(jīng)磨礪苦修,機巧速成,易入油滑浮夸之境。
《臨祭侄稿》方 放/作
六一居士曾答孫莘老:作文之道,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見之。歐陽公此一答亦開示后人,學術之道須除功利,祛浮氣,踏實治學,不可懈怠,勿求每作一紙,即超他人。陸游也曾作一詩予子聿:古人學書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方放簡介:
方放,1990年畢業(yè)于現(xi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聯(lián)文藝研修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市政協(xié)書畫院副秘書長,北京市機關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中國楹聯(lián)協(xié)會理事,北京九三書畫院副院長,北京東城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tǒng) “四個一批 ”人才。
書法作品獲:第五屆全國婦女書法作品展最高獎;“農行杯”首屆中國電視書法大獎賽二等獎;日本高野山書道協(xié)會獎;中日女流書法大賽銀獎等。
書法作品入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二屆全國冊頁書法作品展;首屆全國書法小品展;首屆“西狹頌”全國書法大展;中國“瘞鶴銘獎”全國書法作品展;第一、三屆全國婦女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優(yōu)秀會員作品展;第26屆中日友好自作詩書交流展;向人民匯報一文質兼美優(yōu)秀基層書法家創(chuàng)作展;“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新加坡中國當代百家婦女書法邀請展;第二屆中日女書法家代表作品展;北京第一、二、三屆國際書法雙年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