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美林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京100009)
清越縵堂抄本《文選樓藏書記》方志目錄刊誤
刁美林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京100009)
清越縵堂抄本《文選樓藏書記》中26部方志目錄存在較多問題,既有書名、卷數(shù)、冊數(shù)、著者等失實的硬傷,亦有因抄寫凌亂而語義不通之處,為此一一訂正。鑒于《文選樓藏書記》問題較多,讀者在參考此目錄時應慎之又慎。
《文選樓藏書記》;方志;目錄;刊誤
《文選樓藏書記》是清乾嘉時期著名學術大師阮元的私家藏書目錄。阮元,字伯元,號蕓臺。作為一代學術領袖,阮元一生嗜好藏書,他在揚州選址建立文選樓,作為藏書、讀書、校書、刻書的重要場所。阮元以文選樓藏書為基礎,依書名、卷數(shù)、冊數(shù)、著者、版本等次序進行著錄,除集部外,每書之下均撰有簡明提要,多概述藏書的內(nèi)容、背景、價值、序跋、存佚等,總計六卷,收書達2663種,反映了當時空前繁榮的學術盛況。
筆者近期翻閱清越縵堂抄本《文選樓藏書記》,發(fā)現(xiàn)其中訛誤之處頗多,既有書名、卷數(shù)、冊數(shù)、著者等失實的硬傷,亦有因抄寫凌亂而語義不通之處。以阮元之學術功力,斷然不會至此??紤]到《文選樓藏書記》并未公開印行,僅以抄本流傳,存世不多,而抄書之人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錯誤應非源自阮元,心中之疑惑乃稍緩解。但若任此訛誤百出的藏書目錄流傳,委實心有不甘。正如清代著名藏書家劉文淇所言:“??坦艜y矣!而輾轉(zhuǎn)傳抄之書,則校刻尤難……至于傳抄之書,脫文錯簡往往而是,若不刊謬正訛,則其書幾不可讀,亦憾事也?!雹伲ㄇ澹﹦⑽匿?宋、元《鎮(zhèn)江志》??庇浶颍跘].青溪舊屋文集卷五[M].清光緒九年儀征劉良甫刻本.筆者試考訂其中部分方志目錄,以就教于方家。
1.《太平寰宇記》二百卷
宋太常博士樂史輯。抄本。是書以唐賈躭《十道志》、李吉甫《元和志》簡而未備,廣征博采,體例加詳。系當時選進之本。
按“賈躭”當為“賈耽”?!缎绿茣罚骸百Z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jīng),補臨清尉……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與使夷狄者見之,必從詢索風俗,故天下地土區(qū)產(chǎn)、山川夷岨,必究知之……著《貞元十道錄》,以貞觀分天下隸十道,在景云為按察,開元為采訪,廢置升降備焉?!雹冢ㄋ危W陽修.新唐書卷一六六[M].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李義山文集箋注》:“賈耽《十道志·會稽》云:‘門有大鼓聲,聞百里?!雹伲ㄌ疲├钌屉[.李義山文集箋注卷四[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有《太平寰宇記》條:“(樂)史乃因賈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之舊,概列其名?!雹冢ㄇ澹┯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八[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
2.《讀書方輿記要》一百三十卷
國朝顧祖禹著。常熟人???。是書取村各史,詳記山川險易及古今用兵攻守得失事跡,其景物、各勝俱存所略。
按《讀書方輿記要》當為《讀史方輿紀要》。據(jù)文意,“村”當為“材”?!案鳌碑敒椤懊?。
3.《三國志》四十卷
宋梁克家著。清源人??尽J菚紵o□以來遺跡故俗,建都建康后累代因革之由,益以聞見,凡分九類。
按《三國志》當為《三山志》?!独m(xù)通志》:“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撰?!雹郏ㄇ澹╋?續(xù)通志卷一五九[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劉堅《修潔齋閑筆》卷六載:“淳熙中,梁克家守福州,著《三山志》?!雹埽ㄇ澹﹦?修潔齋閑筆卷六[M].清乾隆六年刻本.乾隆《福州府志》卷九載:“淳熙中,清源梁克家來守閩,撰《三山志》?!雹荩ㄇ澹斣?福州府志卷九[M].清乾隆十九年刊本.
4.《華陽國志》十二卷
宋知成都府李圣最輯。抄本。是書本常璩原志,取各史訂正缺偽,重為編次。
按“李圣最”當為“李墍”?!度袼囄闹尽肪砣屑翁┘鬃蛹鞠乃访嫉だ饫钍邂鄹︳呃顗I《重刊華陽國志序》:“本朝元豐間,呂汲公守成都,嘗刊是書,以廣其傳。而載禩荒忽,刓缺愈多,觀者莫曉所謂。予每患此久矣。假守臨邛,官居有暇,蓋嘗博訪善本,以證其誤,而莫之或得。因摭兩漢史、陳壽《蜀書》、《益都耆舊傳》,互相參訂,以決所從。凡一事而先后失序、本末舛逆者,則考而正之。一意而詞?重復、句讀錯雜者,則刊而去之。設或字誤而文理明白者,則因而全之。其它旁搜遠取、求通文義者,又非一端。……較以舊本之訛謬,大略十得五六矣。鋟木既具,輒敘所以冠于篇首?!雹蓿鳎┲軓涂?全蜀藝文志卷三〇[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有《華陽國志》條:“有嘉泰甲子李墍序稱:‘呂刻刓闕,觀者莫曉所謂,嘗博訪善本以證其誤?!值诰啪砟┯袎€附記稱:‘李勢志傳寫脫漏,續(xù)成以補其闕?!瘎t是書又于殘闕之余,李墍為之補綴竄易,非盡璩之舊矣。墍刻本世亦不傳,今所傳者惟影寫本?!雹撸ㄇ澹┯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六[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
5.《南畿志》六十四卷
明監(jiān)察御史聞人詮等輯。余姚人。刊本。書是系明代南直隸省通志棄,分府編輯。
按,據(jù)文意,“書是”當為“是書”?!皸墶碑敒椤俺恕薄?/p>
6.《海監(jiān)圖經(jīng)》十六卷
明胡應粦輯。海監(jiān)人??尽J菚苑接蛑岭s識,分門編次。
按“海監(jiān)”當為“海鹽”?!昂鷳憽碑敒椤昂鸷唷薄!懂犎藗魉木帯份d:“胡震亨,字孝轅,晚年稱‘遯叟’。海鹽人也?!雹啵ㄇ澹S鐘駿.疇人傳四編卷六[M].清光緒留有余齋叢書本.民國《杭州府志》載:“此卷蓋仿胡孝轅《海鹽圖經(jīng)》之例,每門統(tǒng)作一篇?!雹崂顥?杭州府志卷一七八[M].民國十一年刊本.雍正《浙江通志》載:“胡震亨,《嘉興府志》:‘字孝轅。海鹽人。才識通敏,為諸生,即以經(jīng)濟自負?!Q博物君子。所著《唐詩統(tǒng)籖》《海鹽圖經(jīng)》。”⑩(清)嵇曾筠.浙江通志卷一七九[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續(xù)通志》載:“《海鹽縣圖經(jīng)》十六卷,明胡震亨撰?!?1〇〇(清)嵇璜.續(xù)通志卷一五九[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闕里志》二十四卷
國朝衍圣公孔允植輯???。是書記闕里祀要典、禮樂、文獻,以及世界傳授原委。
按“世界傳授”語義不通,或為“世系”“世次”。
8.《闕里廣志》二十卷
國朝典籍宗慶長輯???。是書因舊志原本,考典征文,重加輙揮,廣其未備。
按“宗慶長”當為“宋慶長”,且應為“宋際、宋慶長”同撰。《清文獻通考》載:“《闕里廣志》二十卷,宋際、宋慶長同撰。際字峩修,慶長字簡臣,俱松江人。”①(清)官修.清文獻通考卷二二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載:“《闕里廣志》二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國朝宋際、慶長同撰。際字峩修,慶長字簡臣,俱松江人?!蛾I里志》自前明陳鎬后,屢有修輯,皆蕪雜不足觀??滴跏?,際為孔廟司樂,慶長為典籍,相與搜求典故,因舊志而增損之。分圖像、世家、禮樂、林廟、山川、古跡、恩典、弟子、職官、圣裔、賢裔、藝文十二門。所載于故實較詳,然亦不能有所考訂?!雹冢ㄇ澹┯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五九[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八千卷樓書目》載:“《闕里廣志》二十卷,國朝宋濟、慶長同撰。原刊本?!雹郏ㄇ澹┒∪?八千卷樓書目卷五[M].民國年刊本.“濟”字誤。
9.《南雍志》二十四卷
明南京祭酒黃佐著。南海人???。是書詳志南京國學規(guī)制,略仿史例,分事記曰、職官表二、雜考十有二、列傳六。
按,考《南雍志》目錄,“曰”當為“四”。
10.《白鷺洲院志》二卷
明甘南輯。永新人???。是書志書院始末,凡分十三門。院在吉安府境。
按《白鷺洲院志》當為《白鷺洲書院志》?!澳稀碑敒椤坝辍??!独m(xù)文獻通考》載:“甘雨《白鷺洲書院志》二卷?!雹埽ㄇ澹╋?續(xù)文獻通考卷一七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載:“《白鷺洲書院志》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明甘雨撰。初宋淳祐辛丑,江萬里知吉州,建書院于白鷺洲?!f歷辛卯,黃梅汪可受為吉安府知府,又重修之。雨因撰是志,分沿革、建置、教職、祀典、儲贍、名宦、人物、公移、賢勞、義助、紀述、書籍、生祠記十三門。生祠記者,即可受生祠也。至別立為一門,此其作志之意不在書院矣。”⑤11(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七[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浦江志略》八卷
明知縣毛議韶輯。麻城人???。是書分列八門,略依史例,文書提綱,分書條目。
按“毛議韶”當為“毛鳳韶”。(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七載:“毛鳳韶《浦江志略》八卷。嘉靖丙戌修。邑令?!雹蓿ㄇ澹S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七[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雍正《浙江通志》載:“《浦江志略》八卷,嘉靖丙戌,邑令毛鳳韶修,二尹王庭蘭刊?!雹撸ㄇ澹╋?浙江通志卷二五三[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經(jīng)籍考》載:“毛鳳韶《浦江志略》八卷。鳳韶字瑞成。麻城人。正徳進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僉事?!雹啵ㄇ澹╋?續(xù)文獻通考卷一七〇[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據(jù)文意,“文書”或為“總書”“大書”,與“分書”相對應。據(jù)字形,“大”與“文”相近,誤寫的可能性較大。
12.《云間志略》二十四卷
明何三長輯。華亭人。刊本。是書記明代松江一群名勝、人物、事跡,為傳三百三十有四。
按“何三長”當為“何三畏”?!杜逦凝S書畫譜》載:“何三畏《云間志略》?!雹幔ㄇ澹O岳頒.佩文齋書畫譜卷五六[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代禁毀書目四種》載:“《云間志略》八本,明何三畏撰?!雹猓ㄇ澹┮τP元.清代禁毀書目四種·全毀書目[M].清光緒刻咫進齋叢書本.乾隆《江南通志》載:“《云間志略》二十四卷,《志余》一卷,俱青浦何三畏?!?1〇〇(清)趙宏恩.江南通志卷一九一[M].清乾隆元年刻本.據(jù)文意,“一群”當為“一郡”。
13.《西事王旦》一卷
明魏浚著。定溪人???。是書詳載五領故實,分類編次。
按《西事王旦》當為《西事珥》。(清)顧有孝《明文英華》卷九載:“《邊城》,出《西事珥》。魏浚?!雹伲ㄇ澹╊櫽行?明文英華卷九[M].清康熙傳萬堂刻本.(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六載:“魏?!段魇络怼吩唬骸胖恐梅街?,皆因山川形便,與其道里遠近。”《千頃堂書目》載:“魏?!段魇络怼钒司??!雹冢ㄇ澹S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七[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澹生堂藏書目》載:“《西事珥》八卷,三冊。魏浚。”③(明)祁承爜.澹生堂藏書目[M].清宋氏漫堂鈔本.
“定溪”當為“松溪”。道光《濟南府志》載:“魏濬,福建松溪人。進士?!雹埽ㄇ澹┏森?濟南府志卷二六[M].清道光二十年刻本.《疇人傳四編》載:“魏浚字蒼如。松溪人也。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著《緯譚》一卷。”⑤(清)黃鐘駿.疇人傳四編卷六[M].清光緒留有余齋叢書本.
14.《名山諸勝一覽記》十六卷
明山泉輯。歸安人???。是書因何鏜《游名山記》重加增刪,體列亦有異同。
按“山泉”當為“慎蒙”。(清)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一《經(jīng)籍考》載:“慎蒙《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十六卷。蒙字山泉,歸安人。嘉靖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雹蓿ㄇ澹╋?續(xù)文獻通考卷一七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載:“《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明慎蒙撰。蒙字山泉,歸安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⑦(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八[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
15.《恒岳志》三卷
國朝大同知縣府藤永華等輯。東莞人???。是書志北岳形勝,分為十紀,各系以圖。
按“藤永華”當為“蔡永華”。(清)翁方綱《復初齋詩集》卷十八秘閣集四《瘦同以宋大中祥符八年北岳醮告文石柱拓本屬賦二十韻》、《復初齋外集》詩卷第十一《亨山廷尉自山右代祀使旋以途中詩刻及恒山志并太原介休諸石刻見贈賦謝》:“蔡永華《恒岳》十紀三卷,張崇德《恒岳志》三卷?!?/p>
“大同知縣府”當為“大同知府”。雍正《朔州志》載:“《朔州志序》,順治年大同府知府蔡永華?!雹啵ㄇ澹┩羲檬?朔州志卷一二[M].清雍正十三年石印本.乾隆《大同府志》載:“府城隍廟在城東北……國朝順治十八年知府蔡永華重修?!雹幔ㄇ澹﹨禽o宏.大同府志卷一五[M].清乾隆四十七年重??瘫?
“東莞”當為“蓬萊”。乾隆《大同府志》載:“國朝現(xiàn)設文職官。大同府知府……蔡永華,山東蓬萊人。貢士,順治十三年任?!鼻 独m(xù)河南通志》卷四十九載:“蔡永華,字介磁。山東蓬萊人。”⑩(清)吳輔宏.大同府志卷一一[M].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16.《衡岳志》十三卷
明衡山知縣彭著輯。安成人??尽J菚炯尉概f志重加修纂。
按“彭著”當為“彭簪”?!端膸烊珪偰俊份d:“《衡岳志》十三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明彭簪撰,姚宏謨重訂?!?1〇〇(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六[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
“安成”當為“安?!??!睹魇贰份d:“彭簪《衡岳志》八卷,嘉靖戊子修。簪字民望,安福人。衡山知縣?!?2〇〇(清)萬斯同.明史卷一三四[M].清鈔本.《皇明書》載:“彭簪字世望。安福人。正德領鄉(xiāng)薦,知衡山?!?3〇〇(明)鄧元錫.皇明書卷二九[M].明萬歷刻本.《國朝獻征錄》載:“《知州彭石屋簪傳》,王時槐。彭簪字世望。安福人。正德丁卯舉于鄉(xiāng),為衡山令十年,多惠政?!?4〇〇(明)焦竑.國朝獻征錄卷八九[M].明萬歷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
17.《天目山志》四卷
明徐嘉奏著?!踔萑?。刊本。是書系明萬歷間纂,前有□考。
按“徐嘉奏”當為“徐嘉泰”?!肚ы曁脮俊份d:“徐嘉泰《西天目山志》四卷。字道亨。于潛令。萬歷甲寅修。”①(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八[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續(xù)通志》載:“《天目山志》四卷,明徐嘉泰撰?!雹冢ㄇ澹╋?續(xù)通志卷一五九[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州人”當為“循州人”。(清)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一《經(jīng)籍考》載:“徐嘉泰《天目山志》四卷。嘉泰字道亨。循州人。官于潛知縣。”③(清)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卷一七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8.《齊云山志》五卷
明休寧知縣魯點輯。南漳人??尽J菚淉R云勝,所收藝文加詳。
按,據(jù)文意,“齊云勝”當補作“齊云勝跡”或“齊云形勝”。
19.《雞足山志》十卷
國朝總督范承勛輯。沈陽人???。是書志雞足山始末。山在滇西,為迦葉學者所開。
按“學者”當為“尊者”?!栋似焱ㄖ尽份d:“雞足山志十卷,范承勛撰。……相傳為迦葉尊者入定處,佛寺最多,故志山者多述佛門之事?!雹埽ㄇ澹┕傩?八旗通志卷一二〇[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總目》載:“《雞足山志》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山在云南賓川州東一百里,一頂三支,儼如雞,距在蒼山、洱海之間,相傳為迦葉尊者入定處。”⑤(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六[M].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
20.《峨眉山志》十八卷
國朝知縣翼霖輯。清源人???。是書詳記峨眉名勝并祀典及仙釋事跡,后附詩文。
按“翼”當為“冀”。雍正《四川通志》載:“峨眉縣知縣……冀霖,山東進士,康熙三十九年任?!雹蓿ㄇ澹S廷桂.四川通志卷三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源”當為“臨清”。《清秘述聞》載:“冀霖字雨亭。山東臨清人。康熙甲戌進士,五十三年任?!雹撸ㄇ澹┓ㄊ缴?清秘述聞卷九[M].清嘉慶四年刻本.《古愚心言·書三房諸進士初見公誓》載:“第三十三名,山東東昌府臨清州附學生冀霖?!雹啵ㄇ澹┡睐i.古愚心言卷一[M].清康熙愚齋刻本.雍正《江西通志》載:“冀霖字雨亭。山東臨清人。進士,康熙五十三年任。”⑨(清)謝旻.江西通志卷四八[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1.《峨眉志略》一卷
國朝參議張麟著。順天人???。是書分條錄紀,以補舊志所未備。
按“張麟”當為“張能鱗”?!肚逦墨I通考》載:“《峨眉志略》一卷,張能鱗撰?!雹猓ㄇ澹┕傩?清文獻通考卷二二四[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通志》亦載:“《峨眉志略》一卷,張能鱗撰。”11〇〇(清)官修.清通志卷一〇〇[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光緒《順天府志》載:“能鱗字西山。順天人。順治丁亥進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抖朊贾韭浴芬痪??!?2〇〇(清)張之洞.順天府志卷一二五[M].清光緒十二年刻本.
22.《七星巖志》十六卷
國朝肇高道諱作棟輯。關中人。刊本。是書志粵中定山名勝,因蘇景熙等舊志重加增輯。
按“諱作棟”當為“韓作棟”。清《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藝文志》載:“《七星巖志》十六卷,韓作棟撰。作棟,鑲藍旗漢軍,順治中官分巡肇高廉羅道按察司僉事。”13〇〇(清)官修.八旗通志卷一二〇[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道光《肇慶府志》載:“《七星巖志》十六卷,國朝韓作棟撰?!稓J定四庫全書提要》:‘作棟字公吉,鑲藍旗漢軍。順治中,官分巡肇高廉羅道按察司僉事?!?4〇〇(清)江藩.肇慶府志卷二一[M].清光緒年間重刻道光本.
23.《天臺山志》三十卷
明僧無盡著。刊本。是書分二十卷。無盡自題曰:“天臺方外志”,所記釋家事居多。
按“二十”當為“三十”?!肚ы曁脮俊份d:“釋無盡《天臺山方外志》三十卷。字傳燈。衢州僧。萬歷辛丑修?!雹伲ㄇ澹S虞稷.千頃堂書目卷八[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續(xù)文獻通考》載:“釋無盡《天臺山方外志》三十卷。”②(清)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卷一七一[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4.《天臺續(xù)志》三卷
刊本。是書專錄詩歌。前二卷系宋季子長編,后二卷林思藏等所續(xù)。
按《天臺續(xù)志》當為《天臺續(xù)集》?!凹尽碑敒椤袄睢??!傲炙疾亍币蛔鳌傲謳燇稹??!吨饼S書錄解題》載:“《天臺集》二卷,《別編》一卷,《續(xù)集》三卷。初李庚子長集本朝人詩為二卷,未行。太守李兼孟達得之,又得郡士林師箴所集前代之作,為賦二,詩二百,乃以本朝人詩為《續(xù)集》而并刻焉?!雹郏ㄋ危╆愓駥O.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M].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嘉定《赤城志》載:“李庚,臨海人,字子長。歷御史臺主簿、監(jiān)察御史、兵部郎中。”④(宋)陳耆卿.赤城志卷三三[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九《經(jīng)籍考七十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引錄陳氏原文為“林師箴”?!稌智逶挕份d:“林師箴《天臺前集》三卷?!雹萑~德輝.書林清話卷三[M].民國郋園先生全書本.一作“林師蒧”?!渡票緯也貢尽份d:“《天臺前集》三卷,《前集別編》一卷,《續(xù)集》三卷,《續(xù)集別編》六卷。精鈔本?!肚凹啡頌樗卫罡?,臨海州學學諭林師蒧增輯?!雹蓿ㄇ澹┒”?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八[M].清光緒刻本.《宋詩紀事補遺》載:“林師蒧,字詠道,號竹村。臨海人。愛古博雅,廣學嗜書,老而所儲益富,卒年七十五?!雹撸ㄇ澹╆懶脑?宋詩紀事補遺卷七一[M].清光緒刻本.《宋史藝文志補》載:“李庚《天臺前集》三卷,《前集別編》一卷,《續(xù)集》三卷,《續(xù)集別編》六卷,林師蒧及子表民增修輯?!雹啵ㄇ澹┠郀N.宋史藝文志補·集部[M].清光緒廣雅書局叢書本.
25.《曹溪通志》八卷
國朝按察使馬元輯。三韓人??尽J菚橛诓芟獫蓻},兼及形勝,并附詩文。
按,據(jù)文意,“祥”當為“詳”。
26.《麻姑洞志》十六卷
明佐宗郢輯。寧波人???。是書紀麻姑靈跡及丹霞形勝,后附詩文。
按《麻姑洞志》當為《麻姑洞天志》?!白糇谯碑敒椤白笞谯薄G 钝纯h志》載:“左宗郢《麻姑洞天志》十六卷,《浙江采集書錄》?!雹幔ㄇ澹╁X維喬.鄞縣志卷二一[M].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寧波”當為“南城”。雍正《江西通志》載:“左宗郢,南城人,攸縣籍。太常卿?!雹猓ㄇ澹┲x旻.江西通志卷五五[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江西詩征》載:“左宗郢。宗郢字景賢,號心源。南城人。萬歷十七年進士,由御史歷太常少卿,所至有聲。少從羅近溪、鄧潛谷學。及歿,為之請謚。居鄉(xiāng)多義舉,以所藏書三百七十種貯郡學。著有《景賢集》《焚余疏草》《麻姑山志》?!?1〇〇(清)曾燠.江西詩征卷六一[M].清嘉慶九年刻本.雍正《浙江通志》載:“左宗郢,字景賢。南城人?!?2〇〇(清)嵇曾筠.浙江通志卷一一七[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K291/297
B
1003-434X(2016)06-0041-06
本文為故宮博物院2013年度科研課題“清代方志文獻與方志學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