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湖北 荊門 448000)
陳天明 楊鎖平 李任翔
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診斷肺動脈栓塞的臨床價值
湖北省荊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湖北 荊門 448000)
陳天明 楊鎖平 李任翔
目的探討并分析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臨床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檢查的肺動脈栓塞患者85例,將行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診斷的43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將行MRI血管造影診斷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并對兩組的診斷情況、圖像質量、掃描時間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診斷結果的特異性(79.07%)、準確性(93.02%)、敏感性(82.50%)、圖像質量等級評分(4.80±1.00)分均高于對照組的特異性(52.38%)、準確性(61.94%)、敏感性(54.76%)、圖像質量等級評分(2.30±0.50)分;觀察組的掃描時間(6.60±2.00)s低于對照組的(580.00±150.00)s,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的圖像質量較高,能夠更加準確的對肺動脈栓塞做出判斷,同時掃描時間也大大地縮減了。
肺動脈栓塞;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臨床價值
肺動脈栓塞患者的肺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均發(fā)生障礙,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需要早期做出準確的臨床診斷,使患者能夠盡早進行相關治療,改善患者預后,目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檢查包括CT肺動脈造影、胸部平片和肺動脈造影等影像學檢查[1]。本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臨床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價值,特在我院選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肺動脈栓塞患者85例,收集相關資料并進行如下分析。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檢查的85例肺動脈栓塞患者,將行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診斷的43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將行MRI血管造影診斷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29歲~85歲,平均年齡(57.01±15.00)歲,平均病程(1.60±0.40)個月;對照組中,男29例,女14例,年齡28歲~84歲,平均年齡(56.50±15.10)歲,平均病程(1.50±0.40)個月。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均沒有明顯差別,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①均告知患者真實情況,并自愿參與以及簽署同意書;②均確診為肺動脈栓塞。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實質性器官疾病的;②神智不清楚的或者不能配合CT、MRI檢驗的。
1.2 方法觀察組:應用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進行診斷,具體方案如下:應用多層螺旋CT(德國西門子公司,型號:SOMATOM Def inition Flash CT機),設置掃描參數:掃描閾值100HU,層厚1mm,間隔0.6mm[2]。注射優(yōu)維顯造影劑:即于患者肘靜脈應用高壓注射器以每秒4ml的速度注射造影劑,造影劑注射開始25s~30s后,進行掃描,掃描主要范圍為從肺尖以上到肋膈角以下,重建胸部的血管圖像,應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和容積再現進行數據分析;對照組:應用MRI血管造影進行診斷,具體方案如下:應用GE1.5TSigna MR機(體部線圈FOV42cm×42cm),接著采用Smartstep技術對患者胸部進行掃描[3]。兩組圖像由兩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學診斷醫(yī)師對肺動脈栓塞的部位、栓子的大小等情況進行評價。
1.3 評價指標觀察并比較兩組的診斷結果、圖像質量、掃描時間。診斷結果:主要包括診斷的特異性、準確性、敏感性。其中特異性為真陰性患者人數在真陰性患者人數和假陽性患者人數之中所占的比例;準確性為真陰性患者人數和真陽性患者人數在總例數中所占的比例;敏感性為真陽性患者人數在假陰性患者人數和真陽性患者人數中所占的比例。圖像質量的判斷標準如下:5分:患者的肺動脈造影圖像非常清晰,能夠準確判斷;4分:患者肺動脈造影圖像局部有些模糊,但對診斷結果的影響不大;3分:患者肺動脈造影一半以上的圖像出現輕度模糊,對診斷結果有一定的影響;2分:患者肺動脈造影圖像出現模糊或中斷,造成診斷困難;1分:患者肺動脈造影圖像分辨不清楚,無法進行準確判斷[4-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χ±s)表示計量資料,用值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診斷的特異性、準確性、敏感性比較觀察組診斷結果的特異性(79.07%)、準確性(93.02%)、敏感性(82.50%)均高于對照組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診斷的特異性、準確性、敏感性比較[n(%)]
2.2 兩組的圖像質量比較觀察組的圖像質量等級評分(4.80±1.00)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圖像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圖像質量比較(±s,分)
組別 對照組 42 2.30±0.50觀察組 43 4.80±1.00 t -- 14.524 P -- <0.05
2.3 兩組的掃描時間比較觀察組的掃描時間(6.60±2.00)s低于對照組的(580.00±150.00) 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77,P <0.05)。
2.4 肺動脈栓塞多層螺旋CT影像表現肺動脈內的充盈缺損是肺栓塞MSCTPA的直接征像為充盈缺損,詳見圖1-3;肺栓塞MSCTPA的間接征象有馬賽克征、肺梗死、線樣肺不張、肺動脈高壓等。
肺動脈栓塞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患者由于肺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會出現胸痛、胸悶、咯血等表現,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病癥。但肺動脈栓塞患者前期的臨床表現不顯著,相關體征也缺乏特異性,同時在臨床診斷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導致很容易出現誤診,造成患者不能及早進行治療,進而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6]。因此,臨床上需要選擇能夠對早期肺動脈栓塞進行準確診斷的檢驗方法。目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方法有很多,如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MRI血管造影診斷等檢驗,可以準確的顯示出肺部病灶的情況,對臨床的診斷做出很大的幫助,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時間,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特異性、準確性、敏感性以及圖像質量均高于對照組的;其掃描時間低于對照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檢驗中能夠安全準確進行診斷,并顯著縮短掃描時間,且無輻射,減少對患者的損傷。MRI血管造影能夠全面顯示肺動脈栓塞情況,但易出現誤診或者漏診現象。而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應用高清探頭可以獲得清晰的肺動脈圖像,具有良好的密度的分辨率、時間的分辨率、空間的分辨率,進而更加易于進行判斷,使診斷結果更加準確;由于掃描延遲可能會導致偽影掃描時間的選擇至關重要,同時在保證圖像質量的情況下,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大范圍的掃描,有效縮短了掃描查時間;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能夠清晰顯示肺動脈主干、肺動脈分支、主動脈夾層等,并多方位觀察肺動脈栓塞,準確顯示肺動脈栓子的大小、形態(tài)等肺動脈栓塞情況,更加有利于對檢查結果的判斷;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還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和容積再現等先進的后處理平臺[7-8]。其中最大密度投影成像能夠顯示不同層次的密度,進而能夠更加直接顯示肺動脈充盈缺損情況,同時測量肺動脈血管管徑線,對血管的狹窄等情況進行判斷,并對患者血管腔內和血管壁的鈣化情況進行觀察,進而將對比劑、鈣化區(qū)分開;多平面重建能夠從多個方向、多個角度來更加直觀的顯示觀察肺動脈栓子的位置、范圍等;容積再現能夠重建三維血管,更加直觀的顯示肺動脈血管的結構外形,栓子的位置,全肺血管與栓子的空間關系等,進而使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檢驗的特異性、敏感性顯著提高,從而有效準確的做出診斷,避免漏診情況的發(fā)生,幫助患者及早進行相關治療,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再加上在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掃描過程中,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能夠幾乎不受外界的影響[9-10],同時造影劑的用量小,進而對患者身體的不良影響小,從而能夠重復進行檢查,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11]。
綜上所述,在肺動脈栓塞診斷過程中,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相較于MRI血管造影,前者能夠準確的對肺動脈栓塞做出判斷,為患者在臨床上的治療提供依據。
圖1-3 右中肺動脈充盈缺損。
[1]張建平.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0):2195-2196.
[2]李衛(wèi)平,曾秋華.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罕少疾病雜志,2010,17(3):19-21.
[3]陳建平,石紅建,龔波,等.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15):124-126,161.
[4]高峰.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中的診斷價值[J].淮海醫(yī)藥,2011,29(2):121-123.
[5]孫小麗,侯代倫,柳澄,等.碘流率對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影響的理論探討[J].國際結核病與肺部疾病雜志(中文版),2012,1(3):166-169.
[6]孫新海,吳濤,李嫻,等.MSCT與MR肺動脈成像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2,23(8):586-588.
[7]雷斌,汪慶偉,張家乾,等.多層螺旋CT肺動脈成像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14(2):144-145.
[8]甘新蓮,王珍.肺動脈栓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與鑒別[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11):1448-1450.
[9]于芬,木合拜提·買合蘇提,劉文亞, 等.多層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9,15(3):243-247.
[10]莫云海,冉隆富,杜濤明,等.肺栓塞患者行多層螺旋CT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1): 46-48.
[11]周濤,潘愛珍.256層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及溶栓治療效果評價[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9(12): 11-13.
(本文編輯: 汪兵)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CHEN Tian-ming, YANG Suo-ping, LI Ren-xi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men, Jingmen 448000, Hubei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MethodsA total of June 2012 and 2015 June in 85 cases of our hospital for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43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MRI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42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of diagnosis, image quality, scanning time dos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diagnosis specificity (79.07%) and accuracy (93.02%), sensitivity (82.5%), image quality rating (4.80 ±1.00)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specificity (52.38%) and accuracy (61.94%), sensitivity (54.76%), image quality rating (2.30±0.50) points; The scanning time(6.60±2.00)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80.00±150.00)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image qualit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is higher, it can be more accurate to judge th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can time is greatly reduced.
Pulmonary Embolism; 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rtery Imaging; Clinical Value
R445.3;R543.2
A
10.3969/j.issn.1672-5131.2016.06.013
陳天明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