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玲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 杭州310053
?
加強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路徑的思考
——以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為例
朱金玲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公寓文化建設,不僅關系到校園秩序的穩(wěn)定,也關系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從公寓文化的含義及其重要性入手,分析當代高校在公寓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諸多挑戰(zhàn),結合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在公寓文化建設中采取的措施,嘗試提出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對策: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健全保障機制;營造公寓文化氛圍,優(yōu)化人文環(huán)境;加強公寓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豐富公寓活動內容,發(fā)揮主體作用。
關鍵詞: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路徑
(一)大學生公寓文化的含義及特點
1.含義
關于大學生公寓文化的定義,學者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學生公寓文化是一種以學生公寓為主要載體,形成、體現和傳播各種文化現象的總和,伴隨大學生思想、認知、性格、追求的不斷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終形成極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圍?!保?]
“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在大學生公寓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里,公寓全體成員依據公寓的客觀條件,在從事各種可能的活動中所形成的物質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保?]
綜上所述,學者們普遍認為大學生公寓文化是一種學生群體文化,是大學生居住在學生公寓中涉及到的物質環(huán)境及人際交流接觸產生的精神文化。大學生公寓文化的內容主要包含:物質文化(學生公寓園區(qū)內所有的硬件設施等物質條件) ;精神文化(高校及后勤公司在園區(qū)內營造的文化氛圍及公寓住宿人群在園區(qū)內形成的道德風尚等)、制度文化(為了維護公寓秩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務,高校及后勤公司所制定的各種制度和規(guī)范)和行為文化(大學生在公寓內的言行所逐漸形成的文化氛圍)。
2.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人類作為文化的生產者,其實也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外界文化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只要存在某種情境中,都會受到文化因素影響。教育本應“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4]。課堂的理論教育是一種知識和認識的傳授,顯性教育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但難以真正融入到學生的靈魂之中。公寓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學生生活在積極正面的公寓文化之中,是在接受一種隱形教育,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大學生道德素質。
(2)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的大學生公寓文化,不僅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有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當前高校強調素質教育,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學生的道德素質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是高校素質教育的內在目標之一。思政教育除了課堂上的理論教學之外,應豐富教育形式,將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實踐,身體力行將理論知識與行為相結合,從而以“行”帶動“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進而加快高校思政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公寓管理體制缺失,制度供給不足
在高校教育中,高校重視課堂教學,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這種理論知識教學,公寓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也未引起高校高度的重視,對其投入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個別高校認為公寓乃學生私人空間,應給予學生充分自由,這種教育觀念的引導下,高校對公寓文化建設的投入不多,公寓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前諸多高校的公寓管理制度部分過于保守陳舊,如突發(fā)事件處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有待于逐步健全和完善。公寓管理制度應在保持一定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根據高校教育目標和大學生的時代特征等因素進行調整。二是在公寓內沒有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思政教育體系,難以形成大規(guī)模、影響深遠的教育活動,從而限制了思政教育陣地功效的發(fā)揮。
(二)公寓環(huán)境較復雜,文化氛圍不濃厚
學生公寓本該是教育學生的“第二課堂”,但是后勤經過社會化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社會資本參與到學生公寓的管理和經營中。后勤改革雖然有助緩解高校資金壓力和改善公寓硬件條件,但以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的開發(fā)商在經濟利潤和育人效果之間進行權衡,難以完全以學生利益為重:一是后勤公司不能完全顧及大學生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公寓建設和維護方面更重視經濟利益的創(chuàng)收,視利潤為重要衡量標準,為了降低成本,在校園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資本難免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經營模式,后勤公司對公寓內文化環(huán)境的投入相對缺乏,導致學生公寓商業(yè)氣息濃重,缺少高校公寓該有的人文環(huán)境和文化活動。
(三)公寓文化建設隊伍的專業(yè)化程度低
學生公寓的管理,一般存在兩種管理方式:一是學校對學生公寓直接管理,二是學校將宿舍管理外包,由后勤公司專門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有利于減輕學校的資金和管理方面的壓力,但存在高校的部分政策和措施難以完全落實的問題,畢竟后勤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企業(yè)。高校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公寓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全面提高。公寓管理人員是公寓生活內重要的組成人員,現實情況是:一是宿管阿姨的文化程度較低,在處理繁瑣的學生事物時,并不能夠保持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后勤維修工作人員也常常因較差的服務態(tài)度引起學生不滿。二是公寓輔導員未能全部發(fā)揮實效。高校本著拉近師生關系、及時解決各類突發(fā)事件的目的,在公寓內都安排公寓輔導員。但部分公寓輔導員并未發(fā)揮實效,他們工作重心仍在學院,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也較欠缺。
(四)公寓文化活動參與程度低,學生主體地位未體現
高校公寓的主體人群是大學生,他們是公寓文化的被動接受者,同時也是公寓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理應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強責任感,從個人行為出發(fā),投入到公寓文化的創(chuàng)建中來。但現實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高?;蛘吆笄诠緵]有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權限讓學生參與到公寓文化的創(chuàng)建中。公寓文化的建立,離不開外部力量比如學校的大力宣傳和營造,后勤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努力維護,也離不開學生主體的自發(fā)參與。學生在大多時候只能被動的做一個公寓文化的被動接受者,沒有真正的機會參與其中,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營造良好的公寓文化。二是,許多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者的角色,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外界一味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存在抵觸情緒,因而也難以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參與到公寓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中。
(一)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健全保障機制
公寓文化作為思想意識教育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如果缺乏外在制度保障,就容易流于形式,難以在實踐中落實。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是創(chuàng)建公寓文化的基礎保障。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首先充分重視公寓管理工作,成立了文明寢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學生工作黨委副書記和分管后勤副校長副組長;建立了以學工部門為主,后勤管理處、安全保衛(wèi)處密切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大力支持,各學院和后勤服務公司為實施主體的管理機制。
其次,建立獎懲機制,是公寓制度得以鞏固的保障力量。要減少學生的道德失范行為,提高他們端正行為規(guī)范的積極性,切入點應當是利用人們對自身利益的關注這一基本現實[5]。人們普遍關注個體自身利益,大學生若是在公寓內積極向上的言論行為得到物質或精神上的嘉獎,這能引導他們在往后的生活中繼續(xù)保持這種行為。大學生雖然最初的動機可能是為了個人自身利益,但長此以往,在實踐中就會逐漸轉變成一種行為習慣而淡化了這種動機。浙江中醫(yī)藥大學不斷完善獎懲機制,逐步建立起相對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懲罰方案將獎懲機制落到了實處。
(二)營造公寓文化氛圍,優(yōu)化人文環(huán)境
1.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學生居住環(huán)境
物質文化也是公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寓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安寧,也關系到教學秩序和校園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因此高校應該加大力度不斷改善公寓基礎設施,逐步滿足學生日常生活需要。以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為例,近年來學校投入130余萬元資金對學生公寓服務設施進行改造。在學生公寓設立14個大學生生活教育與生活指導項目——“生活學堂”,實現每幢公寓樓的全覆蓋。生活學堂內設有會客區(qū)與家電使用區(qū),全天候向學生免費自助開放,學生可在生活學堂內進行簡單的食物加工等自助服務。此外,通過升級改造學生黨員之家,加強模擬醫(yī)院硬件設施投入,拓展校外心理健康咨詢場所,修建學生公寓“三自”委員會辦公室、閱覽室、自習室、體藝房、“考研加油站”等活動室,全面改善學生公寓生活區(qū)域的硬件設施。
同時,高校應積極舉辦各類公寓文化活動,搶占公寓文化的高地。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近年來高度重視公寓文化的創(chuàng)建,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學校積極借助各類評比活動在公寓內營造友善和諧的公寓氛圍。通過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最美寢室”評比活動,我校300余個學生寢室進行了自我展示,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秀我寢室,愛我寢室”的良好氛圍。二是構建“和諧的大愛文化、精致的品牌文化、大氣的發(fā)展文化”學生公寓文化氛圍為導向,創(chuàng)辦“越周末”文化活動嘉年華,豐富公寓文化活動,并舉辦“周末夢想課堂”等各類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課余時間,引導公寓文化氛圍。
2.加強公寓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充分發(fā)揮公寓輔導員亦師亦友的優(yōu)勢,積極融入學生群體,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公寓輔導員平時與學生吃住在一起,晚上在公寓內安排值班,值班室敞開的大門不僅成為了學生反映公寓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學生傾述煩惱的地方。公寓輔導員除了值班制度之外,晚上也住宿在公寓內,學生若是在深夜有突發(fā)緊急狀況,他們將第一時間奔赴現場,代表校方向學生表達關懷,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這種工作模式,有助于拉近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此外,應重視公寓輔導員的行為導向作用。用仁厚的言語教人行仁德,不如用表達仁的行動教人行仁德的功效大,“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公寓輔導員居住在公寓內更應該嚴于律己,恪守敬業(y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身正才能正人。
3.豐富公寓活動內容,發(fā)揮主體作用
(1)創(chuàng)建公寓學生組織,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借助學校、老師的外在力量,鼓勵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到公寓活動的策劃、籌備、執(zhí)行中,寓教于樂。當學生轉變成活動的策劃者,當他們根據某種理由進行活動時,就是根據自我的內在本質進行活動,反而會感到自由[7]。借此,有助于形成人人參與公寓管理的良好局面,形成長效的工作機制。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著眼大愛文化建設,大力創(chuàng)建“愛在公寓微行動”志愿服務活動品牌,開展“愛心衛(wèi)士”、“愛心驛站”、“愛心信使”等長效化活動,兼顧開展“愛心義賣”、園區(qū)清潔、環(huán)保宣傳等特色活動,全面體現學生公寓自治組織的自我服務職能。
(2)緊抓重點人群,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鋒作用,以身作則,以點帶面,帶動公寓文化改善。首先,在公寓內設立“黨員先鋒崗”,通過完善黨員之家的組織架構,設立多種類型的服務崗位。各學院入黨積極分子都加入到服務隊伍中來,結合自身特張和愛好自主選擇服務崗位。在高頻率的道德實踐中,學生感受到付出的快樂和奉獻帶來的滿足感,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發(fā)揮朋輩互助的力量。杜威曾說:“正因為聰明的總有余力可以幫助人,故不妨利用他積極的使他變成助教:下課之后,幫助自修。聰明的因他有喜歡教人的心,自己可以教學相長;愚鈍的人,也可以因此得益;而一般的程度,也可因此互相幫助的精神,漸趨劃一?!保?]朋輩互助的功效在于同齡人之間有著較相似的學習經歷和生活感觸,彼此更容易進行深入的溝通。因此,要重點提高黨員學生的責任心,讓他們有強烈的意愿去做模范,身體力行服務同學,帶動身邊的同學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國義.大學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實現形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4.
[2]曹樹江.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初探[J].現代教育,2009.4.
[3]郭玲玲.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高教論壇,2006.1.[4][德]雅斯貝爾斯,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23.
[5]高兆明.道德教育的困境與處理——德育主題性論綱[J].上海教育科研,1997.1.
[6]李紅,黃海平.對道德教育回歸生活世界時代意義的理性審[J].學術論壇,2007.2.
[7][日]西田幾多晴,代麗譯.善的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95.
[8][美]杜威,胡適口譯.杜威五大講演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1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4-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