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吉林 長春 130022
?
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與傳承
李 強
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吉林 長春 130022
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革命史上的濃重一筆。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前,繼承和發(fā)揚崇尚理想、聽黨指揮、不怕犧牲、顧全大局、敢于擔當、艱苦奮斗、依靠群眾等一系列長征精神,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推進依法治國、加強黨的建設等都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長征精神;時代價值;現實意義
80年前,偉大的長征取得了勝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偉大歷史奇跡。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說過,“革紅軍長征創(chuàng)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zhàn)、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長征,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一次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壯舉,不但要永留黨的光輝史冊,讓所有共產黨人銘記在心,更要求我們時刻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時代的變遷賦予了我們以更多的視角來理解和把握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同時也要求我們傳承和發(fā)揚長征的時代精神。
長征路上條件十分艱苦,環(huán)境非常惡劣,紅軍指戰(zhàn)員吃不飽,穿不暖,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還要翻雪山、過草地、搶渡大渡河。雖然艱險重重,但他們依然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堅定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和堅持解放廣大窮苦百姓的革命理想支持和鼓舞著他們。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國家發(fā)展正面臨著來自國外政治壓力、外部經濟環(huán)境、周邊國際安全、國內基本矛盾等多重重大挑戰(zhàn),黨正面臨著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以及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長征勝利的經驗告訴我們,化解和消除上述挑戰(zhàn)和危險,就必須要先從黨的建設抓起,就必須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首先就要從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抓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就無從談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币虼?,共產黨人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將這些信仰和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這樣,才能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一個又一個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
長征勝利是堅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原則的成功實踐。盡管長征之前出現了王明“左”傾錯誤和長征途中出現了博古、李德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但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方面紅軍力量團結一致、戮力同心、眾志成城,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長征的勝利告訴我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取得偉大的勝利。共產黨員作為黨組織的一份子,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犧牲確立的。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聽黨指揮,向黨看齊。聽黨指揮,向黨看齊就是聽黨中央指揮,向黨中央看齊。廣大黨員干部聽黨中央指揮就是黨中央指示做什么就必須去做什么,黨中央不允許做什么就堅決不去做;廣大黨員干部向黨看齊就是要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長征途中,無數紅軍指戰(zhàn)員付出了寶貴的生命。17名戰(zhàn)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搶渡大渡河,22名戰(zhàn)士懷揣必死決心飛奪瀘定橋,草地泥潭的危險和饑餓的痛苦無法阻擋指戰(zhàn)員前進的腳步,雪山的高峻和嚴寒沒有擊敗大家北上的決心,敵人的子彈和屠刀沒有嚇怕推翻國民黨的斗志。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共產黨人從來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追鄙⒔乖5?、雷鋒等共產黨員為了國家的發(fā)展和建設都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所有黨員學習的榜樣。在當今的和平年代,盡管沒有敵人槍林彈雨的威脅,但在建設國家和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求我們共產黨人具有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當前,在黨和國家面臨重大考驗時,共產黨員不畏危險、沖鋒陷陣是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在黨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脅時,挺身而出、與壞人壞事作斗爭是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在重大危機事件發(fā)生時,率先垂范、迎難而上是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矢志不渝、眾志成城也同樣是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在危難面前和困難面前沖在人民的前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攻堅克難,永葆不懼風險的勇氣。
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最為迫切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移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同時,在反對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過程中,黨中央在堅持正確原則的前提下,通過說服教育等方式團結了絕大多數同志,維護了長征這個大局。在長征途中,紅軍各部隊的作戰(zhàn)思路和指揮方法不盡相同,但在協(xié)同配合、相互支援等方面體現了高度的大局意識,實現了最大限度消滅和阻擊敵人的目的。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沿途的少數民族兄弟,舍小家、顧大家,為紅軍提供了很多的食物和行軍方面的支持,支持了解放事業(yè)這個大局。中國共產黨作為政治組織,要講大局、維護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慣例也是黨的政治規(guī)矩。維護大局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工作慣例是共產黨人的政治規(guī)矩。當前,對于共產黨員來說,維護大局就是要以黨的建設為大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大局,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為大局、以實現人民群眾的最高利益為大局,講全局、不講局部,講奉獻、不講索取,講團結、不講分裂,恪守維護大局這條共產黨人的政治規(guī)矩。
長征史是一部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歷史。遵義會議的歷史關頭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自此,毛澤東開始領導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承擔起了歷史賦予的重擔。毛澤東這種敢于擔當的精神是一種負責任的共產黨人的精神。長征途中,劉伯承意識到戰(zhàn)局的嚴峻性,曾向李德提出公開建議,李德反斥責劉伯承說:“白進過伏龍芝軍事學院,戰(zhàn)術水平還不如一個參謀,還當什么總參謀”。在嚴峻的形勢下,劉伯承并沒有受到李德批評的影響,繼續(xù)工作。劉伯承的這種面對批評的敢于擔當精神難能可貴。時至今日,敢于擔當仍然是共產黨人寶貴的鮮明品格。一方面,作為共產黨人在組織委以重任或分派工作時,不能和上級講條件,要堅決不折不扣地去執(zhí)行上級命令,圓滿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在面對批評的過程中,要敢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于承認錯誤,知錯悔改。同時,共產黨人要肩負責任,在面對困難時迎難而上,該做的工作要去做,該辦的事情要求辦,不能推諉責任。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進程中,有很多工作需要人去做,有很多困難需要人去攻克,有很多責任需要有人去承擔,這就需要我們共產黨人發(fā)揚長征精神,克服艱難險阻、勇于接受各種挑戰(zhàn)。
長征是人類的一個壯舉,其中的困難和危險是平常人無法想象得到的。茫茫草地、一望無際,缺少食物、缺少衣物,吃野菜、啃樹皮,頭上冒著雨,腳下隨處是泥潭,但紅軍指戰(zhàn)員還是趟過了危機四伏的那片草地。盡管缺少衣物御寒和食物補給,但他們硬是頂著凜冽的風雪跨越了那座雪山。面臨著缺槍少彈的嚴峻局面,紅軍指戰(zhàn)員硬是沖破了敵人一道又一道封鎖線。條件的艱苦、環(huán)境的惡劣、危險的并存并不能阻擋紅軍長征的步伐,只要紅軍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一次又一次困難。改革開放加快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進程,物質逐漸豐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為了加快國家的發(fā)展速度,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共產黨人同樣要發(fā)揚長征中的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勤儉為民,執(zhí)政為民。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時,號召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以強化黨性帶動作風建設。廣大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各項要求,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共產黨人要時刻牢記長征過程中的困難險阻,在工作過程中秉承“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原則,切實提高資金、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長征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而非只是紅軍的勝利。長征勝利的取得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長征途中,在敵人的封鎖和包圍下,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經常食不果腹、衣不避寒,是廣大人民群眾拿出自己少有的糧食和衣物在支持著他們。在不斷的突圍過程中,紅軍嚴重減員,補充兵員成了當時面臨的一項重大工作。僅在宜章期間,中央紅軍通過開展宣傳、建政、擴紅運動,就成功吸收了500多民工農群眾參加了紅軍。白石渡筑路工人中有280多名工人和群眾參加了紅軍隊伍。紅軍是人民的軍隊,是人民組成了紅軍,廣大人民群眾是共產黨人的最寶貴財富。長征勝利的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要堅持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勝利的取得必須要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廣大黨員干部要經常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我們黨才能不斷汲取營養(yǎng),才能不斷壯大隊伍,才能不斷提高執(zhí)政水平。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廣大黨員干部還有經常“換位思考”,經常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實現人民的利益去開展工作,這樣,工作水平和成效就會不斷得到提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之長、困難之多,也是一個“長征”,實現這個“長征”的勝利,需要整合全國各個方面的力量才能得以完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發(fā)揮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作用,才能團結和帶領各族人民去努力奮斗!
D
A
李強(1979-),黑龍江海倫人,吉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與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