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華安
?
網購家電需謹慎
文 任華安
如今網購家電早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近年來網購家電盡管漲幅有減少,但仍然呈不斷增長的趨勢。不論是電視、冰箱空這樣的大家電,還是榨汁機、吸塵器之類的小家電,考慮到網上的價格通常要比賣場的價格便宜,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在網上購買。
除了價格的吸引力之外,網購家電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送貨上門,這樣的便捷服務對于想要購買電視、家庭影院的消費者來說,真是再省事兒不過了。
低價誘惑 質量低劣
有的家電產品,尤其是小家電,對于品牌經營的門檻相對低,很多都是由一些小作坊代工生產,根本沒有注冊商標,專門走網上銷售的路線,所以售價非常低,可是質量卻難以得到保證。在網店上是一種虛擬交易,消費者看不到實物,僅僅通過幾張經過PS過的照片很難判斷產品的質量真?zhèn)?。我們不排除通常為了廣告效益,家電產品圖要比實物美觀,但是買到材質和做工與正品相差甚遠的假貨現(xiàn)象也常有發(fā)生。
轉賬支付耍手段
有時候,可能我們和賣家聯(lián)系,產品和價格都已經談妥了,下一步就到支付了,一般來說,網購幾乎都使用先付款再發(fā)貨的支付方式,通過支付寶這樣的中轉工具來進行。但是如果對方以種種理由說不需要中轉工具,要你直接匯款到他的賬號上,這個時候要注意,不排除是一些騙子的詐騙手段。
運輸碰撞易損毀
家電和普通的日用品和衣服不同,在運輸上需要更多保障,小家電可能還好一點,大家電就很難保證,特別是在雙十一那種賣家忙的發(fā)瘋,物流瀕臨崩潰的時候,可能只求運輸速度,對于產品的包裝,尤其是沒有注重其他運輸方面的很多細節(jié),可能會被忽視。
退貨時故意拖延
如果在你收到貨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產品已經出現(xiàn)了損傷,需要退貨。你給賣家反映情況之后,有些賣家可能明面上承諾,讓你先把貨退回去,再給你調換。等到你把產品退回去之后,他就故意和你拖時間,找各種理由不調換,如果涉及的金額不高,很多人可能頂多給他個差評,然后只好選擇自認倒霉。
網購家電的實惠確實不少,而且品種齊全,方便快捷,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風險也在某種程度上伴隨而來。那么對于以上的一些網購風險,有沒有比較有效的規(guī)避方法呢,以下筆者總結了幾點,以供大家參考。
詳細咨詢產品細節(jié)
在網上進行交易,看起來不太靠譜,但是隨著現(xiàn)在的電商平臺越來越透明化,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和店鋪賣家協(xié)商,所以在網購家電的時候,一定要向賣家咨詢貨品渠道,對于一些家電價格和實體店相差太遠的產品要向賣家詢問清楚,以確認它的正規(guī)性。在購買小家電的時候,最好確認它是不是有CCC的質量認證書,同時要對產品的材質、規(guī)格或者附贈的產品等一些細節(jié)進行確認,一定要向賣家索要購物發(fā)票。
到正規(guī)的電商平臺購買
一定要在比較正規(guī)的電商網站上進行購買,通常在知名交易平臺上購買東西,都會有一個類似于支付寶的中轉步驟,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支付環(huán)節(jié)上碰到的不法侵害。涉及到價格較高的家電購買的時候,務必和商家協(xié)商貨到付款。
除了到正規(guī)的電商平臺購買,還要記住查看店鋪的消費記錄,瀏覽其他商家的評價,如果一頁中的差評過多就需要重新考慮是否購買了。
驗貨確認無誤 再簽收
對于在運輸途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問題,一定要再之前和商家進行溝通,提醒它在發(fā)貨的時候,注意的細節(jié),并且一定要在付款前確認產品的完整性。不論是什么產品,都最好當著快遞的面拆箱通電檢查,記住最好通電檢查,因為有的從外觀看很難看出差別,但實際上有可能內部某個重要小零件丟失,導致無法正常使用。一旦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立即當場拒收。
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是自己私下開箱驗貨才發(fā)現(xiàn)產品受到損毀,找到賣家投訴,可能賣家會將其定論為已被開箱過或者運輸途中造成,這樣的鑒定結果可能他就會將所有責任推干凈,不認賬的事情常有發(fā)生。
保留聊天記錄 索要發(fā)票
在購買家電的時候,你一定要多跟賣家進行溝通,確認商品如果有質量問題是否可以調換,購買的家電是否有上門安裝以及售后服務,保修期多長等等,這些聊天記錄一定要保存,它可以作為產品出現(xiàn)問題后誰負責的重要證據,并且一定要再向賣家索要電子發(fā)票。
盡管在網上購物價格實惠,方便省事,但也不能掩蓋網購,尤其是網購家電產品有風險的事實。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可能往往由于缺乏證據而出現(xiàn)難以解決的糾紛,所以在購買前一定要有很強的自我權益保護意識。首先要選擇正規(guī)的網站進行購買,即使價格稍高一點也一定要買的放心;其次就是一定要在購買之前,詳細向賣家了解產品的諸多細節(jié),包括產品整體、發(fā)貨、售后以及物流的配送情況;最后收到產品之后,一定要通電檢測,有什么問題最好能當場發(fā)現(xiàn),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一定能將網購家電的風險大大降低。
霸王條款1:付款后才能驗貨
網購時代,購買家電之后的配送問題都交給了物流來解決,但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需要“先付款后驗貨”,如果貨物出現(xiàn)問題再走退貨流程,過程繁雜且難度較大。
對策:目前有規(guī)則規(guī)定如果商家或快遞員不讓先驗貨再交款,消費者可以拒絕簽收。消費者在接收到產品時,最好在快遞人員面前打開貨物進行檢查,如果遇到貨不符實或者貨物損壞現(xiàn)象應立即聯(lián)系網站客服解決,和快遞員一起將問題說清楚。
霸王條款2:到貨日期延后“三包”失效
按照現(xiàn)在的“三包”相關規(guī)定來看,其有效期都是自開具發(fā)票之日起開始計算的,多為7~15日。但是往往因為快遞物流等原因很容易出現(xiàn)拖延現(xiàn)象,那么消費者很有可能在有效期內無法拿到商品,三包有效時限也隨之縮水。
對策:在網購家電產品時,可以向商家提出在“確定收到貨品之日后才開具發(fā)票”的要求。此外,還應注意保存有關單據。買家收貨時,應注意核對貨品是否與所訂購商品一致,有無質量保證書、保修憑證等,同時索取購物發(fā)票或收據,以便在遇到所購商品與廣告宣傳不一致時要求退貨。
霸王條款3:贈品免費,所以免責
在網購家電時,商家往往為獲得更多訂單而送出相當多的贈品來吸引消費者,網友們也樂意照單全收,因為是贈品,所以就忽略了質量問題。
對于這些“贈品”,不少商家和消費者都錯誤地認為,贈品屬于格外搭送,可以免責,所以往往就會忽視其是否有“三包”憑證、安全標識、使用說明書等。但是,消委會相關人士表示,作為一種商業(yè)促銷行為,“免費”的贈品,建立在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前提之上,并不同于朋友親人之間的無償贈與。由此而言,贈品“免費”,不等于商家就能“免責”,一旦給消費者利益帶來損害,商家也必須承擔相關責任。
對策:消費者在網購商品時,應“聚焦”自己所買產品本身的品質,而不是貪圖贈品多而買到不合適自己的商品。其次,在獲取贈品時,也應向電商企業(yè)索要發(fā)票及相關憑證,認真檢驗其質量及具體信息。當然,為杜絕此類現(xiàn)象,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對商家各種促銷行為的監(jiān)管,嚴查那些質量不合格的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