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 陳功
?
銷售假冒“蘋果”手機應當如何定性
文 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陳功
不久前,市民王小姐在網上以51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部128G的iPhone 6s手機,雖然手機是二手的,但維修證書、串號齊全,外觀更是幾近全新,這讓王小姐感覺很值。使用幾天后,王小姐覺得手機有點卡,便拿去專營維修點檢測,經過一番檢查,發(fā)現這部手機僅系統(tǒng)為真,其余零件均為假冒,遂向警方報警。上海奉賢警方在接報后,通過縝密排摸,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吳某,并在其試圖再次銷售手機時將其抓獲歸案。
據吳某交代,自2014年8月起,他通過網絡渠道低價購進了100余部改裝的“蘋果”手機。而所謂的改裝則是把iPhone 6的手機改成iPhone 6s,iPhone6 Plus改成iPhone6s Plus,每個型號的手機都有一個串號,由制假人統(tǒng)一燒錄到手機中。同時,網絡銷售人稱原本這些手機是從香港、國外低價回收來的二手手機,或者是廢舊的老款“蘋果”手機。通過取出其中能用的部分零配件,配上其他劣質零件,重新組裝成一部新的手機,然后通過軟件操作,“刷”成新手機。吳某在一年多時間內,通過低價買入改版“蘋果”手機再加價出售,累計銷售額達6萬余元。
對于犯罪嫌疑人吳某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有三種觀點:
第一,應當定性為詐騙罪。犯罪嫌疑人吳某的行為符合詐騙罪客觀方面的特征,即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多名被害人數額較大的財物。案件中,吳某明知其銷售的“蘋果”手機是通過拆換零件、偽造軟件信息生產的假手機,但其在網絡平臺與被害人見面交流時,均稱該手機是自己使用的正品“蘋果”手機,且其價格也是按照市場上正品“蘋果”二手手機的價格予以出售。通過隱瞞真相的方式,犯罪嫌疑人吳某騙取了多名被害人的錢財。
第二,應當定性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吳某所銷售的手機系通過廢舊零件與其他偽劣零件組合的偽劣手機,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中規(guī)定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認定的“以次充好”的偽劣產品情形?!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中對“以次充好”進行了解釋,即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第三,應當定性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犯罪嫌疑人吳某之所以會選擇在網上購買“蘋果”品牌的假冒手機進行銷售,主要是看中了“蘋果”品牌的商標價值。其銷售此類貼著蘋果公司注冊商標的假手機的行為,侵犯了蘋果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和國家的商標管理制度。
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承辦民警在接辦案件后,同意第三種觀點,認為犯罪嫌疑人吳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并被區(qū)人民檢察院、區(qū)人民法院認可。理由如下:
1、犯罪嫌疑人吳某在主觀上并非以占有被害人財產為目的,而是以買賣營利為目的。客觀上,據吳某交代,自己在收到網絡賣家寄來的手機后,親自檢驗過每一部手機,確定各種功能都沒有問題后才賣給被害人,有問題的都退回給網絡賣家,而被害人也都證實,手機初期可以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后才出現各種質量問題。因此,雖然存在隱瞞事實的行為,但吳某的行為屬于買賣交易,而非惡意欺詐騙取錢財。
2、在實際司法實踐中,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極易混淆的兩項罪名,兩者主觀上都是以營利為目的,且具有“明知”的主觀故意,客觀上也都表現為銷售行為。結合本案,犯罪嫌疑人吳某銷售的假冒手機既是“以次充好”的偽劣商品,又是假冒“蘋果”注冊商標的商品。這類一種行為觸犯兩種罪名的情況,應當遵循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的原則。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該法條也明確了此類案件的定罪標準。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吳某累計銷售額6萬余元,因此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為重罪,故此案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