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斌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語文課堂的效力,優(yōu)化教學效果進行淺談。
【關鍵詞】語文;營造氛圍;活力課堂
我們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抡n標也強調(diào)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梢?,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煥發(fā)課堂活力的基礎。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小學生產(chǎn)生認知和情感上的積極體驗,從而促進學生愿學、樂學。那么,如何營造這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作了如下五方面的嘗試:
一、課前調(diào)節(jié),走進課堂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課前三分鐘的預備時間能否真正充分發(fā)揮其預備的功能,對于剛要開始的這堂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三分鐘里,如果是本班學生,可以讓值日班長帶領班上同學誦讀經(jīng)典詩詞、諺語、格言、好詞佳句及課文中要求背誦的段落,也可以采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成語接龍。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還能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掌握了知識,積累了好詞佳句,為習作的教學做好準備。如果是借班上課,則需要老師和學生進行課前溝通,這短短的三分鐘,不僅是教師機智的體現(xiàn),還是教師知識儲備和人格魅力的展現(xiàn)。選擇怎樣的溝通方式,可謂是各師各法,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這種信息溝通,情感交流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完成的,猶如聊天一般,彼此沒有心理負擔??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法:(1)自我介紹(介紹時,語言可以自然、幽默風趣些);(2)交待事項(如:往后看,發(fā)現(xiàn)什么?這么多的老師來聽課,我們該怎么做?)(3)游戲?qū)耄ㄎ覀儊碜鲆粋€游戲,這個游戲主要是測一測大家的反應速度如何),不管是采用哪種方式方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感情投入,拉近師生距離。
巧妙生動的課前談話不僅能收到“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先聲奪人的效果,也能達到“課未能始,趣已生”的境界。
二、情緒感染,激活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是不愿意在緊張的情緒中做自己想做的事。老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氛圍中去學習知識,那自己首先就要充滿這種極積向上的情緒,用這種情緒去感染學生。試想,如果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總是板著面孔,自以為這樣就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其實,這就在無形中扼殺了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哪位學生敢親近你?哪位學生愿意與你交流?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上,而是來自于自身的人格魅力、語文素養(yǎng)。愉悅授課,是與學生心靈上的一種溝通,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更是對自己自信的一種表現(xiàn)。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聽課,會感到老師的可親可敬,從而在最短的時間里最快地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盡快地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三、動手動腦,調(diào)動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告訴我們:
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處于同一個坐姿,不僅容易讓學生感到壓抑、疲勞,還不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因此,在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都會安排5到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動筆,如:在做筆記時,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劃出問題的答案,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在讀課文時,可以邊讀邊配上適合的動作表情,還可以根據(jù)課文中描述的畫面,動手用簡筆畫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如:教學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一文,就可以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樹的遭遇用一組簡筆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配以恰當?shù)奈淖终f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了多種感官的參與,手腦的結(jié)合,把課文中抽象化的知識演變成了直觀化的繪本,把書的內(nèi)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生動形象。
四、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課堂
新課程的實施,課程功能和目標的調(diào)整,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面臨著變革?;趩栴}情境,問題研究成為課堂教學主流,教師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力”也隨之成為重要的教師專業(yè)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帶有趣味性、情感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如:對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奶”字,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情境:老師親切地對學生說:“看,左邊是女字旁,右邊像個駝背的人,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紀大了,走路時背彎彎的,還要拄個拐棍。“這種充滿親情之愛的教學,把原本生硬的文字,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鉆進了孩子的腦海里。又如:教學六年級上冊《凡卡》一文時,一位老師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感情境:講到凡卡給爺爺投出求助信后,滿懷希望進入了幸福的美夢之中,然而這位天真的孩子卻不知爺爺是收不到這封信的,因為他連地址也沒寫上。即使收到了,這位窮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讓凡卡跳出火坑。對于這位九歲的孩子來說,屬于他的幸福只有在夢中!講到這兒,這位老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淚涌了出來,全班學生竟然在寂靜中伴坐了很久。教師入境入情,帶來了學生的心動情發(fā),走進了文本,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了心靈共鳴。
可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課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徑,它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加強感知,融入文本,對于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五、媒體輔助,優(yōu)化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綜合了圖片、文字、聲音等多種因素,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倍受親睞,它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根粉筆走天下的教學模式,它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活靈活現(xiàn),信息量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真實地再現(xiàn)了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昔日的輝煌,讓學生跟隨鏡頭一起游覽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親眼目睹了圓明園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幽靜的山鄉(xiāng)林野,還有數(shù)不盡的奇珍異寶,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對侵略者們當
(下轉(zhuǎn)第47頁)
(上接第46頁)
年對圓明園瘋狂地燒殺搶奪罪行有了具體的認識。那么,看完之后再閱讀課文時,那些文字立刻顯得立體起來,鮮活起來。這一課就不必過多地講解,美麗的景物歷歷在目,而對侵略者的切齒之恨也在同學們的心中洶涌。
可以說,多媒體介入語文課堂教學,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擴大了課堂教學信息量,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氣氛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但一定要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采用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模式,讓教育無痕在課堂“潤物細無聲”中,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活力多彩。
【參考文獻】
[1]張祖慶.《張祖慶講語文》2008.9(語文出版社)
[2]朱永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11.4(校長論壇)
[3]《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2014.11(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