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吉化集團公司總醫(yī)院二院藥劑科,吉林 吉林 132022)
?
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療效評價
王 偉
(吉化集團公司總醫(yī)院二院藥劑科,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目的 對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療效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從我院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選取68例,并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結(jié)果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4.70%。對通過不同治療方法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展開對比分析,有一定差異性,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展開對比分析,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的,且治療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P<0.05。結(jié)論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疾病臨床上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臨床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氨氯地平;貝那普利;高血壓;糖尿病;臨床效果
臨床上,高血壓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合并癥之一,且患者出現(xiàn)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大,給患者健康和生命帶來一定影響。降壓和降血糖為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主要目標,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患者有效生命周期[1]。為進一步了解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療效進行研究分析,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患者,其中,治療組34例,男19例,女15例;患者年齡為35~70歲,平均年齡(52.67±1.81)歲;患者病程為2~13年,平均病程(7.58±1.08)年;對照組34例,男20例,女14例;患者年齡為36~71歲,平均年齡(53.16±1.79)歲;患者病程為3~14年,平均病程(8.03±1.54)年。對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程等基本資料展開對比分析,P>0.05,可對比。
1.2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患者入院后均通過飲食控制、加強運動和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控制血糖等對癥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治療,治療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對通過不同治療方法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
1.2.1對照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治療,患者每日清晨口服1次由江西施美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批號為H20083362的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5毫克/次。服藥2周后,在患者血壓降至130/180 mm Hg后,適當增加藥劑量,10毫克/次,持續(xù)治療8周。
1.2.2治療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患者除每日清晨口服1次由江西施美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批號為H20083362的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之外,每日口服由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批號為H20110072的貝那普利治療,5~20毫克/次,持續(xù)治療8周。
1.3療效判定[2]。顯效:患者治療后,血糖控制較為滿意,尿蛋白消失,尿糖呈陰性,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圍,且患者舒張壓下降不低于20 mm Hg或是舒張壓下降不低于10 mm Hg已降至正常范圍;有效:患者治療后,血糖得到控制,且患者舒張壓下降10~19 mm Hg或是舒張壓下降低于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無效:患者治療后,血壓和血糖均沒有達到上述標準。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4觀察指標[3]: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狀況。
1.5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后,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 (32/34),其中,26例為顯效,占76.47%,6例為有效,占17.65%,2例為無效,占5.88%;對照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治療后,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4.70%(22/34),其中,11例為顯效,占32.35%,11例為有效,占32.35%,12例為無效,占35.30%。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通過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通過氨氯地平治療患者的,有一定差異性,P<0.05。
2.2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狀況展開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前,其收縮壓為(175±5)mm Hg,舒張壓為(108±6)mm Hg,治療后,其收縮壓為(119±4)mm Hg,舒張壓為(80±5)mm Hg;對照組患者通過氨氯地平治療前,其收縮壓為(176±6)mm Hg,舒張壓為(106±6)mm Hg,治療后,其收縮壓為(132±4)mm Hg,舒張壓為(95±4)mm Hg。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展開對比分析,沒有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的,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P<0.05。
高血壓糖尿病屬于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的疾病,目前沒有明確發(fā)病機制,通過臨床研究證明,部分學者認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和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病之間存在一定關系,其會通過血管緊張素受體影響對患者機體血糖水平產(chǎn)生一定影響[4]。臨床上認為,強化控制血脂和血糖,有效控制患者血壓,進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氨氯地平屬于鈣通道拮抗劑,該藥劑對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細胞膜具有選擇性作用,對Ca2+內(nèi)流具有顯著阻止作用,同時對外周動脈阻力具有顯著降低作用,進而有效降低患者血壓。除此之外,氨氯地平對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謝沒有影響,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沒有影響,療效持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貝那普利屬于一種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該藥劑主要是通過降低患者血管緊張素生成,進而對腎小球血管壓力產(chǎn)生一定的降低作用,最終有效防治或是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除此之外,貝那普利具有增加胰島素敏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和血糖,降低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發(fā)生率和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和血糖
中圖分類號:R544.1;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4-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