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和實施,更高的教學標準給高中英語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就目前實施的情況而言,高中英語教學中仍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不完善等問題,導致英語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突出英語學科的特殊性,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最終幫助英語教師切實開展有效英語教學為根本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設定模糊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著重關注的是教學方法,而長期忽視了教學目標的設計。部分教師將關注點放在語言點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上,留給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yǎng)時間相對較少。同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得教學效率不高。
2.教學方法單一,課堂設計缺乏靈活性和科學性
一方面是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不夠充分,傳統(tǒng)語言教學所占的比例較高。講解或詞匯、語法的頻率在日常教學出現(xiàn)的頻率高。其本質仍然是以教師為導向的單向交流方式,小組合作探究性活動分配較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匱乏。因而學生很難綜合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
二、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1.教學前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首先,目標應該具有準確、具體性,把教學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要求或技能上來;其次,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常見的教學目標如:“培養(yǎng)學生……,提高學生……”等表述都不符合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能……,學生會使
用……”等描述;最后,教學目標應盡量量化,有助于操作性的提高,“能用文中3個詞匯、2個介詞造句”的教學目標就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2.良好的師生關系,情感態(tài)度策略
教學過程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思維方式等都能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為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應適當給予學生寬松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詞匯教學中,學生在課前做足準備,在課中扮演教師,其他人補充不足或糾正錯誤。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其領略學習的快樂。
3.各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
多媒體的便利性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有助于成功地在新課程標準下做到高中英語的有效教學,傳統(tǒng)教學地方可對課程重點進行詳細講解,多媒體給課堂帶來了生動與活潑,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黃少珍.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