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文山學院藝術學院 663000 )
手風琴練習方法探析
李 妍 (文山學院藝術學院 663000 )
手風琴練習是否科學、成效是否明顯,如何正確、恰當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是每一個手風琴演奏者需要重視和探討的。
手風琴;慢練;分解細部練習;提速練習
20世紀50年代起,手風琴作為一件“大眾化”樂器被群眾接受并喜愛,但如何正確、高效地練習手風琴也成為學習者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從事手風琴演奏及教學的經驗,認為在練習中,應注重以下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慢練猶如“放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jié)都擴大了,使演奏者能謹慎地注意到音樂的每一個細胞。因此,在慢練中要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1.確定指法。要求演奏者在學習一首新作品的初始階段記下正確的指法,可采用譜面標注或內心識記。倘若指法隨意更換會導致在演奏時很難形成手指肌體記憶,演奏者需花大量精力在指法的轉換上,才能保證樂曲完整的演奏,對音樂作品思想內涵及情感表現(xiàn)則無暇顧及。
2.確定分句及風箱。分句是音樂的語氣、語調和呼吸。分句是否正確,表現(xiàn)出演奏者音樂素養(yǎng)的高低。手風琴音樂作品的分句主要是通過風箱的轉換來體現(xiàn),因此風箱的轉換設計是演奏好手風琴的關鍵。在慢練中演奏者在視譜階段就應學會正確地劃分樂句,并根據樂句劃分進行合理的風箱轉換設計,只有從視譜階段開始固定好風箱轉換,才能更好地提升整個演奏質量。
3.確定基本的動作走向。慢練相當于做慢動作,使整個演奏動作被夸張地放大。由于手風琴演奏的特點是樂器縱向背在演奏者身上演奏,更多地處于盲練狀態(tài),尤其是左手貝司部分。這就要求演奏者對鍵盤和鍵鈕的位置非常熟練。慢練能夠促進演奏動作的連貫,使演奏者清楚明了動作的走向,是向上還是向下,琴鍵間隔距離的遠近、手型的伸縮、擴張等變化差異。通過慢練,能使演奏者加強對琴鍵的熟悉,使演奏更加精準、完整。
4.確定困難片斷的彈奏方法。所謂“困難片斷彈奏方法”又稱“難點擴大法”,就是將音樂作品中的困難片斷單獨挑出來做慢速練習。例如,把樂曲中的快速跑動片斷成倍數放慢練習,會加速演奏者對樂曲的熟練程度,也為進一步提速練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然,要演奏好一首音樂作品,無論其難易程度,是不可能僅僅通過慢練達到演奏要求的。因此,還需要掌握分解細部練習法。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最普遍的問題是越不熟練的作品越要一遍遍地從頭到尾反復練習。時間花費了,練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好的練習方法是把音樂分解為細部,以小節(jié)或樂句為單位,分塊練習,實現(xiàn)局部逐一突破,統(tǒng)一整體。
1.分手練。由于手風琴的演奏方式決定了其對盲練要求較高,導致演奏者在進行左右手配合時,因為很難看見鍵盤使得雙手配合協(xié)調難度加大。這就要求演奏者進行分手練習,即左右手分開練習。左右手在任何一首音樂作品中都擔負著不同的任務和職能,只有左右手分手練習至熟練后,雙手配合協(xié)調才能更加容易和快速。
當然,在練習中也不乏演奏者已進行分手練習,但雙手配合時仍然困難。此時,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左右手分手練習程度不夠,分手練習熟練度不夠,導致雙手配合有困難;另外一種是左右手分手練習已經熟練,但由于演奏者協(xié)調能力較弱,導致雙手配合困難。前一種情況,只有加強分手練習,才能解決雙手配合困難的問題。后一種情況則要復雜些,需要學習者進行另外一種“彈唱練習”。所謂“彈唱練習”即一只手彈右手聲部,學習者用口唱左手聲部;反之,一只手彈左手聲部,學習者口唱右手聲部。彈唱練習目的是讓學習者在熟練左右手聲部的前提下,弱化左右手雙聲部配合難度,通過彈唱練習使學習者從音響效果、大腦協(xié)調等方面提前感知雙手聲部配合的整體效果,從而加速雙手配合的進度。倘若,遇到多聲部音樂作品,彈唱法亦可用之,只要把各聲部分別挑出進行相互組合練習,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2.分聲部練。針對手風琴音樂中多聲部作品,無論是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都應養(yǎng)成把音樂中的各個聲部、各個層次區(qū)分開來練習的習慣。要盡量做到把每個聲部、線條與層次的音響有所區(qū)別,或體現(xiàn)出它們各自的獨立意義。有人會認為,手風琴的音響效果取決于風箱的運用,無論手指觸鍵力度如何,只要風箱開合運行,再多聲部的音樂其音響效果都是整體出現(xiàn),因此不需要分聲部或分層次練習,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即使手風琴的風箱具有控制音量的主要功能,但演奏者明晰音樂中各聲部的層次、意義及其相互交織的作用,對演奏者根據聲部線條巧妙設計風箱轉換,使音樂氣息延綿、流暢起到不可無視的作用。同時,各聲部的明晰,使演奏者明白主、輔旋律線條的功能,以至于手指觸鍵力度可根據旋律線條功能的不同,進行適度的變化。如此,可促使每個隱伏的聲部完美地連接起來。
3.分樂句練。此處把“分樂句練”單獨挑出來探討,不僅局限于上文所述的困難片斷練習,其同樣適用于樂曲視譜階段、雙手配合階段等所有練習環(huán)節(jié)。把音樂分解為一個一個樂句,集中注意力,以最大的耐心,一句一句地仔細磨練,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整體演奏水平。倘若一遍遍從頭到尾反復演奏,不僅無法取得練習效果,反而會忽略很多細節(jié),養(yǎng)成不該有的錯誤習慣。
練習的目的是克服難點,培養(yǎng)正確的彈奏習慣。因此,只有通過慢練、細練才能達到練習目標。
提速練習指的是在慢速練習的基礎上將演奏速度提升至樂曲實際演奏速度的練習方法。很多學習者在提速練習的過程中,由于不得方法,往往提升了演奏速度,但卻留下一連串演奏問題。因此,正確地進行提速練習,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顯得非常重要。
1.變速練習。所謂變速練習,就是對于所需練習的樂曲、片段或難點,通過由較慢速度逐步加快到實際演奏速度的過程。例如,手風琴音樂《野蜂飛舞》是一首連續(xù)16分音符快速跑動的樂曲,其演奏速度為“vivace”,對應節(jié)拍器的演奏速度為 = 152。在練習時,可以先從演奏者所能控制的較慢速度開始,以88為例,然后經過92、96、100、104、108、112、116、120、126、132、138、144等不同速度,最終達到152的速度。之后可以160、168等速度進行超速練習。最后,再次回到較慢的速度,使之前在快速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慢速練習中不斷加強、鞏固和解決。
如此方法需要把握幾種速度:⑴正常速度,如前文所述152;⑵稍慢于正常速度,如138、144;⑶略快于正常速度,如160、168;⑷大大慢于正常速度,如88,此處還可以更慢,以演奏者實際情況為準;⑸大大快于正常速度,如176、184,由于此處速度較快,對于非演奏級別的演奏者來說,不用刻意為之,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為終極目標即可。
以上五種速度都能演奏自如,就能夠避免在舞臺上由于演奏速度控制不穩(wěn)導致發(fā)生的意外。
2.用不同的力度和觸鍵方式進行疲勞練習
“疲勞練習”指的是在練習中,演奏者不間斷的由慢速到快速再到慢速的循環(huán)反復練習。此練習方法的目的在于通過不同速度不間斷的循環(huán)練習,使手指及整個演奏肌體適應高強度的緊張練習,并學會在肌體不間斷且高度疲勞的演奏狀態(tài)下通過放慢速度進行自我肌體快速調節(jié)和放松,然后通過快速練習使手指、肌體再次進入高速運轉的緊張狀態(tài),這樣循環(huán)反復使肌體抗疲勞程度得到慢慢突破,在舞臺上不再出現(xiàn)因體力不支等疲勞演奏出現(xiàn)的意外。
“不同的力度”是指控制風箱運行力量的強弱。手風琴的發(fā)音原理是風箱的開合產生氣流使簧片震動發(fā)音,在練習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相同的觸鍵方式(尤其是右手)與不同力度的風箱開合相配合,其演奏效果也有所不同。在弱力度、輕音量的風箱運行狀態(tài)下的演奏效果較強力度、響音量風箱運行的演奏效果要更加清晰和容易控制。同時,在練習時,弱力度的風箱運行對琴體簧片的損耗程度要低得多,因此,無論從樂器使用或是演奏效果哪方面,都應該進行不同力度的交叉練習,這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的觸鍵方式”是指在練習時,運用諸如連奏、非連奏、斷奏等多種觸鍵方式進行練習。不同的觸鍵方式所對應的練習效果也不盡相同。仍然以《野蜂飛舞》為例,該曲以音樂快速流動為樂曲亮點,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較高的手指快速跑動能力。在練習時,演奏者可以將高抬指非連奏觸鍵與斷奏觸鍵及低指貼鍵練習相結合,進行交叉練習。高抬指非連奏觸鍵目的在于提升手指下鍵速度和精準性,斷奏練習是在高抬指非連奏觸鍵的基礎上加快手指下鍵與離鍵的速度,進一步提升音樂的顆粒性和清晰度。低指貼鍵練習則是在前兩種觸鍵方式的基礎上,把音符串起來,使音樂更加連貫、流暢。
用不同的力度和觸鍵方式進行疲勞練習的具體操作,就是在前文所述的基礎上交叉上述練習方法,在提速練習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力度和觸鍵方式進行疲勞練習。演奏者可將某樂曲快速跑動片段(可以樂匯為單位),逐漸從較慢速度一點一點提升到較快速度(此處可參照提速練習法),在較快速度的狀態(tài)下反復練習直至肌體出現(xiàn)酸、僵等疲勞感,此時肌體不能停歇,而是將速度慢慢放緩,直至最慢,在慢速練習中使肌體快速放松,待肌體調整好后,又繼續(xù)進行提速練習,如此循環(huán)反復。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疲勞練習可借助節(jié)拍器和他人之力,共同完成,效果更優(yōu)。節(jié)拍器的輔助可以幫助演奏者在提升或放緩速度的過程中節(jié)奏穩(wěn)定、速度均勻,他人輔助撥動節(jié)拍器則可幫助演奏者不間斷的循環(huán)練習。
以上每一種練琴方法,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演奏者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綜合運用,針對實際情況選擇最為恰當的練習方法。
[1]顧馨.有效的鋼琴練習方法覓要[J].音樂探索,2009(3).
[2]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興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李妍,碩士研究生,講師,藝術學院學務辦副主任,研究方向:手風琴演奏與教學,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