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 淮安 223001)
?
阿奇霉素聯(lián)合東莨菪堿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①
張磊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探討阿奇霉素與東莨菪堿聯(lián)合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3年1~1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73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并將其隨機分為阿奇霉素聯(lián)合東莨菪堿組(治療組)和頭孢呋辛鈉組(對照組),分組進行觀察,并對其他癥狀采取相同的藥物治療。結(jié)果:兩組患者在咳嗽、氣喘、肺部啰音等癥狀消失方面,治療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住院時間、治療費用等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阿奇霉素與東莨菪堿聯(lián)合治療支氣管肺炎療效顯著。
關(guān)鍵詞:阿奇霉素;東莨菪堿;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
肺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肺部疾病,它可由不同的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致,肺炎的常見癥狀有發(fā)熱、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常見的體征為肺部固定濕性啰音,肺炎根據(jù)病因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其他病原體肺炎、過敏性肺炎、化學肺炎、放射性肺炎。其中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肺炎根據(jù)解剖可分為: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zhì)性肺炎。小兒以支氣管肺炎最為常見。根據(jù)感染的地點可分為:院內(nèi)獲得性肺炎,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支氣管肺炎近年來已經(jīng)成為小兒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是導致患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導致患兒多個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因此,有效治療支氣管肺炎對恢復患兒的健康是很重要的。為了提高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治療效果,我科采用了在阿奇霉素抗感染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使用東莨菪堿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科于2013年1~12月收治73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其臨床表現(xiàn)均符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兒科學》(第7版)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我們把支氣管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即阿奇霉素+東莨菪堿組(治療組35例)和頭孢呋辛鈉組(對照組38例),治療組19例,其中治療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為5個月~8歲。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為6個月~7歲。所有患兒病程在2~5d,均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胸痛等臨床癥狀。臨床檢查結(jié)果為:患兒肺部呼吸音粗糙,聞及干濕性啰音。X線提示兩肺紋理增多、增粗,兩下肺顯示斑片狀模糊影。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將73例支氣管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兩組,避免年齡、性別、病程和季節(jié)的差異。治療組用阿奇霉素8~10mg/(kg·d)+東莨菪堿0.006mg/(kg·次)混合于同一瓶液體中靜滴,qd。對照組用頭孢呋辛鈉60~100mg/(kg·d)。兩組解痙平喘化痰等對癥治療的藥物是相同的。觀察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癥狀改善、體征變化及不良反應等。
1.3療效判定
根據(jù)我們國家衛(wèi)生部于1988年所發(fā)布的抗菌藥物療效評定標準給予評定。(1)痊愈:藥物使用3d以后,患者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且胸片提示肺部炎癥已吸收;(2)有效:藥物使用3d以后,患者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體溫降至基本正常溫度,且胸片提示肺部炎癥明顯吸收;(3)無效:藥物使用3d以后,患者癥狀沒有減輕甚至較前加重。其中痊愈和有效的總和稱為總有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1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2。
表1 治療后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表2 兩組療效指標觀察
組別n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平均治療時間治療組351.2±0.84.5±2.13.2±2.86.1±2.0對照組382.1±1.25.4±1.84.6±2.06.9±1.8t值2.572.012.511.78P<0.01<0.01<0.01<0.05
支氣管肺炎是最常見的小兒肺炎,支氣管肺炎又稱為小葉性肺炎,多為發(fā)生在細支氣管和肺小葉的化膿性肺組織炎癥。此類疾病通常起始于急性支氣管炎,炎癥沿著呼吸道逐步向下發(fā)展,最終累及患者末梢的肺組織,也可以由細支氣管炎癥引起支氣管周圍炎,最終累及肺泡,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發(fā)熱、胸痛,兩肺聽診聞及濕性與干性啰音。X線示兩肺可見斑片狀模糊陰影。本病全年都可以發(fā)病,但多見于冬、春兩季?;加邢忍煨孕呐K病、佝僂病、營養(yǎng)不良、免疫缺陷病的兒童更容易患這種疾病。
支氣管肺炎主要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但也可以存在混合感染。細菌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鏈球菌最為多見,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較為常見。病毒感染中常見的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在發(fā)達國家中支氣管肺炎病原體以病毒為主,但發(fā)展中國家支氣管肺炎病原體以細菌為主。近些年來,流感嗜血桿菌和支原體肺炎有增加的趨勢。病原體大多是由呼吸道入侵至肺,少數(shù)肺炎經(jīng)淋巴或血行至肺部。
支氣管肺炎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肺組織的水腫、充血、炎性細胞浸潤,在肺泡中充滿炎性滲出物,炎癥通過細支氣管和肺泡之間的通道蔓延到鄰近肺組織,顯示點或片狀炎癥病灶, 小的病灶可以相互融合成片而累及多個肺小葉。當小支氣管、毛細支氣管發(fā)生炎癥時,可能會導致管腔的部分或完全阻塞,導致肺不張或肺氣腫。支氣管及肺泡炎癥可以引起肺通氣和肺換氣的障礙,從而導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不同的病原體導致不同的肺炎病理改變,病毒性肺炎主要以肺間質(zhì)受累為主,而細菌性肺炎主要以肺實質(zhì)受累為主,但臨床上間質(zhì)性肺炎常與支氣管肺炎同時并存。
阿奇霉素屬于半合成的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菌素,屬于快速抑菌劑,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與敏感微生物核蛋白體的50S亞單位上P結(jié)合,阻止肽酰基由A移位到P位,并抑制移位酶,從而干擾其蛋白質(zhì)的合成。對革蘭氏陽性菌如肺炎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陰性菌如百日咳桿菌、腦膜炎雙球菌、軍團菌、布氏桿菌及流感桿菌都有高度敏感,對某些肺炎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也有抑制作用。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阿奇霉素為首選藥物,細菌對阿奇霉素產(chǎn)生耐藥以后,通常停藥3~6個月就可以恢復敏感性。阿奇霉素常見不良反應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以及注射部位疼痛。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腹瀉癥狀,應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補充蛋白質(zhì)等。靜脈注射偶見引起血栓靜脈炎,由于肝膽系統(tǒng)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徑,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用藥期間需定期隨訪肝功能。阿奇霉素可引起黃疸和肝損害,尤多見于療程超過2周患者,但一般停藥數(shù)日后便可自行恢復。臨床中,阿奇霉素可抑制氨茶堿在肝內(nèi)代謝,從而加強氨茶堿的毒性作用,故在肺炎治療中需注意適當減少氨茶堿的用量。
東莨菪堿為一種莨菪烷型生物堿,它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解除平滑肌痙攣,減少白細胞損傷,抗氧自由基,穩(wěn)定溶酶體膜,改善缺氧缺血區(qū)組織以及器官的血流灌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等多種作用。支氣管肺炎患兒肺部的炎癥可導致炎性細胞變形,發(fā)生脫顆粒反應,釋放溶酶體酶,而東莨菪堿可以穩(wěn)定溶酶體膜,并抗氧自由基,且減少腫瘤因子α_mRNA在肺、心、肝、腎等組織中的表達,從而起到有效防治肺組織損傷的作用[1]。另外東莨菪堿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顯著解痙作用,對支氣管和涎腺分泌亦有抑制作用,因而東莨菪堿可以顯著減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產(chǎn)生,減輕呼吸道水腫和緩解支氣管痙攣。除此之外,東莨菪堿還能顯著減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2]。阿奇霉素引起消化道反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腸胃運動增加,其藥理機制是通過刺激胃腸神經(jīng)叢,從而導致乙酰膽堿的釋放,而東莨菪堿是膽堿能神經(jīng)阻滯劑,它可以抑制胃腸平滑肌運動,因此正好可以對抗阿奇霉素所引起的胃腸道反應,而且東莨菪堿不僅可以解除平滑肌痙攣,還有鎮(zhèn)痛作用,可以減輕靜脈注射阿奇霉素所致的局部疼痛。
頭孢呋辛鈉是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系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抑制細菌胞壁黏肽合成而呈現(xiàn)殺菌作用,具有抗菌譜廣、殺菌力強、對β-內(nèi)酰胺酶較穩(wěn)定及過敏反應少等特點,但價格較高,療程也較長。
東莨菪堿改善肺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呼吸道水腫和緩解支氣管痙攣,顯著減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產(chǎn)生,促使肺部啰音消失,因而有利于支氣管肺炎病變的恢復。根據(jù)目前支氣管肺炎中肺炎支原體IgM檢測陽性率的提高,阿奇霉素更能顯出優(yōu)勢,并且兩藥無配伍禁忌,可謂是老藥新用,兩種藥品價格低廉,藥源普遍,在基層醫(yī)院的使用容易使患者接受?;鶎右话阄茨荛_展血培養(yǎng)及藥敏實驗,不能開展病原及流行病學的檢測,只能經(jīng)驗上用藥。因此,阿奇霉素和東莨菪堿聯(lián)合使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能明顯縮短病程,減輕患兒痛苦,且節(jié)約衛(wèi)生資源,故而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鐘永,陳平.小劑量東莨菪堿輔佐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18(5):290
[2]馬紅秋.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學雜志,2010,19(9):571
中圖分類號:R737.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5)06-0111-02
作者簡介:①張磊(1978~)男,江蘇連水人,本科,主治醫(yī)師。
(收稿日期: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