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王梅蓉
所謂臨界狀態(tài),是指當某種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狀態(tài))的轉折狀態(tài).臨界現(xiàn)象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思想在物理學上的生動體現(xiàn),極值問題則是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某物理量出現(xiàn)極大值或極小值的情況.臨界問題往往是和極值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在解決臨界極值問題需注意以下幾點:
(1)臨界狀態(tài)是一個特殊的轉換狀態(tài),是物理過程發(fā)生變化的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一些物理量達到極值.
(2)許多臨界問題常在題目的敘述中出現(xiàn)“恰好”、“最大”、“至少”等詞語,對臨界問題給出了一定的暗示,審題時只要抓住這些特定詞語的內涵規(guī)律就能找到臨界條件.
(3)有的臨界問題通常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解題靈活性較大,審題時應力圖還原習題的物理情景,抓住臨界狀態(tài)的特征,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
解決動力學的臨界極值問題通常有兩類方法,一類是物理方法,另一類是數(shù)學方法.
一、用物理方法解臨界極值問題
直接把物理問題(物理過程)推到極端,分析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的狀態(tài)和滿足的條件,討論臨界狀態(tài),找出臨界條件,從而求出臨界值.
例1 一個質量為0.2kg的小球用細繩吊在傾角θ=53°的斜面頂端,如圖1所示,斜面靜止時,球緊靠在斜面上,繩與斜面平行,不計摩擦,當斜面以10m/s?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運動時,求繩的拉力及斜面對小球的彈力的大小.
解析當加速度a較小時,小球與斜面體一起運動,此時小球受重力m、繩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Ⅳ三個力作用,繩平行于斜面.當加速度a足夠大時,小球將“飛離”斜面,此時小球只受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未知,題目中要求a=10m/S?時繩的拉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必須先求出小球恰好離開斜面的臨界加速度ao,此時,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為零.
由mgcotθ=mao
得ao=gcotθ=7.5m/s?
而a=10m/S?>ao
故此時小球已離開斜面,小球受力情況如圖2所示,則
例2 一根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質量為m的物體,有一水平板將物體托住,并使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如圖3所示,現(xiàn)讓木板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a 解析木板與物體之間作用力恰好為零時是兩者分開的臨界點. 設物體與平板一起向下運動的距離為x時,物體受重力mg、彈簧的彈力kx和平板的支持力N作用. 對物體,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kx-N=ma 當N=O時,物體與平板恰好分離,此時由上式可得: mg-kx=ma 由于木板一直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由運動學規(guī)律得: 例3如圖4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上放著一質量為m的木塊,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求加在木板上的水平拉力F為多大時,才能將木板從木塊下抽出?設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解析 M和m以摩擦力相聯(lián)系,只有當二者發(fā)生相對滑動時,才有可能將M從m下抽出,因此臨界狀態(tài)是:M與m間的摩擦力必定是最大靜摩擦力fm,且m運動的加速度必定是二者共同運動時的最大加速度am. 設此時作用于M的力為Fm,再取M、m整體為研究對象,則有 Fm-μ2(M+m)g=(M+m)am 即FFm=(μl+μ2)(M+m)g 當F>Fm,即F>(μ1+μ2)(M+m)g時,才能將木板從木塊下抽出. 二、用數(shù)學方法解臨界極值問題 先以物理定理、定律為依據(jù),求出所研究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和一般解的形式,然后運用數(shù)學知識求極值,常用的數(shù)學方法有函數(shù)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別式法、不等式法、圖象法等. 例4 如圖5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用大小為F的恒力使物體沿地面向右做直線運動,物體可視為質點,則怎樣施力才能使物體產生最大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為多少? 解析 設力F與水平方向夾角為a,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6所示. 對物體有 Fcos0一uN=ma N+Fsina=mg 例5 水平傳送帶被廣泛地應用于機場和火車站,用于對旅客的行李進行安全檢查.圖7為一水平傳送帶裝置示意圖,繃緊的傳送帶AB保持某一恒定速率運行.一質量為m=4kg的行李無初速度地放在A處,設行李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AB間的距離ι=2m,g取10m/S?.求行李從4處傳送到B處的最短時間和傳送帶對應的最小運行速率. 解析 行李無初速地放在傳送帶上后,先在傳送帶的帶動下做勻加速運動,當物體的速度增加到與傳送帶速度相等時,與傳送帶一起做勻速運動.行李運動的v-t圖象如圖8所示,圖線與t軸包圍的面積表示行李運動的位移大小,圖8畫出了行李在傳送帶不同的運行速度下的v-t圖象.由圖象可以看出,當傳送帶運行的速度越大,傳送的時間越短,因此當行李從A處一直勻加速運動到B處時,傳送時間最短, 行李剛開始運動時所受的滑動摩擦力 f=μmg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a 代人數(shù)值,得a=1m/S? 得tmin=2s 傳送帶對應的最小運行速率 Vmin=atmin=2m/s 臨界極值問題是動力學中常見而又重要的一類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正確的受力分析是基礎,準確的找到臨界極值情況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