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九九 龔慧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生物類實驗教學的特點,探討了導生制教學模式在生物類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并對導生的選拔、培訓、課堂實施以及實施導生制對實驗教學的積極意義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生物類實驗教學;導生制;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199-02
高校實驗教學以“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在實驗內容設置上著重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1]。由于不同的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以及動手能力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實驗教學中教師能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設計的實驗進行個別指導?,F(xiàn)行的實驗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使得學生對實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實驗內容尤其是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缺乏思考,實驗過程中碰到問題也得不到及時指導,極大地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
本文結合生物類實驗教學的特點,探尋導生制教學模式在生物類實驗教學中實施的具體操作,以求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一、導生制
導生制[2]又叫貝爾-蘭卡斯特制,由英國教會的牧師貝爾和公誼會的教徒蘭卡斯特所開創(chuàng)[3],其基本模式是:課程教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老師挑選學習優(yōu)秀而又學有余力的優(yōu)秀同班同學或相同專業(yè)的高年級學生作為小組負責人——導生,導生負責組織小組內成員的實驗原理和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實驗操作時的相互幫助和學習以及小組成員的平時考核等工作[4]。導生制是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在實驗實踐教學模式上的一個有益嘗試,可以彌補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許多不足,其優(yōu)勢體現(xiàn)在:(1)導生沒有教師的身份,與指導的學生處于幾乎平等的關系層面,與學生有共同語言,便于交流和指導;(2)擔任導生的是優(yōu)秀的同班同學或高年級學長,他們或是剛剛修讀完這門課程,或是對專業(yè)學習和實驗興趣濃厚,對實驗的原理、操作以及實驗中存在的困難有較好的理解,他們的說法和引導更容易被同學接受;(3)導生一般負責指導3~4名學生,因此他們往往比老師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4)可以鍛煉、提高導生們的實驗操作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雙贏”的教學模式。目前,導生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實驗實習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得到了成功的應用[5-8]。
二、生物類實驗教學的特點
1.教師少、教學任務重。近幾年學校連續(xù)擴招,實驗資源緊缺,硬件實施通過加大投資可以緩解,但要建設一支適應規(guī)模、符合質量需求的師資隊伍卻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高校的實驗教學普遍存在教師少、教學任務重,教師疲于應付的問題。以我?!懊腹こ虒嶒灱夹g”課程為例,該課程現(xiàn)僅有2名老師參與實驗教學,平均每學期承擔了6~8個教學班的實驗教學任務,而且每次實驗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加上一些預實驗和實驗教學準備,教師幾乎沒有周末。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生物類實驗課程教學中也同樣存在。
2.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多。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的主題,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時,重點強調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教學改革也緊緊圍繞這一目標。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形式與內容對生物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9]。目前高校普遍采用按“基礎性—綜合性—研究創(chuàng)新性”三個層次來安排生物專業(yè)學生的實驗教學。以我校目前執(zhí)行的生物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例,該專業(yè)共開設14門生物類實驗課,其中9門為綜合性、研究創(chuàng)新性實驗。
3.知識容量大、方法更新快。進入21世紀,生命科學繼續(xù)迅猛發(fā)展,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社會、行業(yè)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還需要其能夠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最新的方法。生物類實驗課必須緊緊把握并滿足這一需要。擔任實驗課的老師既要能介紹課程知識的沿革、傳統(tǒng)方法的優(yōu)缺點,更要能把握前沿,引進新方法,并且介紹新方法的背景以及創(chuàng)新思路。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時間收集、掌握這些知識和方法,在課堂教學時還需能將這些知識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三、導生制在實驗教學中的課堂實施
1.導生的選拔。導生選拔的好壞是“導生制”成敗的關鍵。導生是同學們學習、仿效的榜樣,起著“火車頭”的作用。因此,對導生的選擇要有嚴格的要求。他們必須是思想品德好、專業(yè)知識技能優(yōu)、表達能力強、愿意為廣大同學服務的學生。高一年級修讀過這樣課程的學生、專業(yè)相同或相近的碩士研究生、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和扎實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本班學生都可以成為導生的理想人選。
2.導生的培訓。在實驗教學中引入導生制能否充分發(fā)揮導生的作用,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與對他們的培養(yǎng)和訓練密切相關。在實施導生制前需要重點做好培訓工作:①做好導生的角色定位,導生既是學生又是老師,在擔任“導生”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方面需要優(yōu)于其他同學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并及時總結提高;另一方面還要負責對小組成員學習的指導。因而,讓導生明晰自身角色,樹立“服務同學、樂于奉獻”的思想十分重要;②培養(yǎng)導生的“學”而“教”的能力,導生畢竟還是一名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不深,對實驗操作還不熟練。要充分發(fā)揮導生“導”的作用,首先需要導生能努力“學”,并達到“優(yōu)”,才能“教”—指導小組其他同學。此外,還需要讓導生掌握一定的教法和策略,避免在“教”的過程中過于刻板;③讓導生參與預實驗和實驗準備,讓導生提前熟悉實驗的“教”與“學”,明晰實驗目標、實驗內容以及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從而使其在“教”的過程中知道該做什么,能做什么。
3.導生制的課堂實施。導生的主要任務:一是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技能;二是實施群體學習,幫助學困生;三是協(xié)助教師完成教學工作。課堂實施中,導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與“教”。①老師講解示范,實驗課以動手操作為主,但對于初學者,必要的實驗原理講解和關鍵實驗操作的示范不可缺少。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由老師講解和示范,而導生則可以“溫故知新”,加深自己對實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對具體實驗操作的熟悉程度。②老師實驗操作,講解與示范結束后,學生便依據(jù)《實驗指導書》開始實驗,這是導生充分發(fā)揮作用的時候:對于實驗原理與方法,導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再學習,讓學生真正理解接受所學知識;對于實驗方法與操作來說,導生可以進行再次示范操作,加深學生的印象,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安排學生進行操作,對操作中的不當之處給予提示改進,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討論與示范中強化學生對實驗操作技能的掌握。③教學反饋與評價,由于導生全程參與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實驗原理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有更為清楚的了解。借助導生,教師可以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進實驗教學方法與內容。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導生的反饋和記錄對學生實驗課程進行公平公正地考核與評價。
四、實施“導生制”對實驗教學的積極意義
生物類實驗教學中實行“導生制”對于緩解師資相對不足的壓力、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和教學安全性等有著積極的意義。
1.緩解師資相對不足的壓力。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對生物專業(yè)人才的實驗技能要求日益提高。大學生物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對實驗實踐課程所占比例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我校實行的生物技術專業(yè)2012年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實驗實踐學時占到了44%。而高校持續(xù)擴招,受教學生人數(shù)多,而受制于教師編制和人才引進進度,短期內很難快速增加實驗教學教師人數(shù),師資需求與師資現(xiàn)狀矛盾日益突出。在實驗教學中實施導生制,只要應用得當,可以有效減輕承擔實驗教學老師的工作壓力,緩解這一矛盾。
2.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由于一名教師要負責三十名甚至更多學生的課堂教學,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及時和個性化指導,且由于教學壓力大,對實驗教學內容的更新滯后,教師疲于應付,實驗教學效果不佳。實施導生制,教師不再是“單打獨斗”,導生可以一定程度上擔當實驗課堂上的“講解員、輔導員”,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及時和個性化指導,從而加深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教師也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改進和更新實驗教學內容,進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3.提高實驗教學安全性。學生在生物類實驗中必然要使用各種儀器、試劑和耗材。如果學生不嚴格按照實驗安全規(guī)程操作,就有可能損壞儀器,用錯試劑,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由于師資不足而不得已采取的實驗“大班教學”,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顯得力不從心,有時稍一松懈,學生就會出現(xiàn)問題。實施導生制,導生可以很好地承擔“紀管員”的角色,督促學生規(guī)范操作,避免實驗教學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開碧.改革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教育改革,2009,(2):66-67.
[2]王策三.教學實驗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6-48.
[3]胡鳳陽,李捷.導生制發(fā)展的歷史回顧與斷想[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3,(1):45-48.
[4]孟義.“導生制”在技工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的運用[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8,(2):30-33.
[5]趙玉萍,董克勤.導生制教學模式在外科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18):136.
[6]段海濱,張平,龔光紅,等.本科生導生制探析與實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0(2):77-80.
[7]張建林.“導生制”:規(guī)模效益的項目制本科研究性學習模式——華中科技大學Dian團隊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7,(5):4-10.
[8]姜波,李曉飛.導生制在攝影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07,(11):33-34.
[9]楊東風,盛清,陳學敏,等.專業(yè)技能訓練在生物專業(yè)本科生教學中的作用與對策[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