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研究了沖泡水溫、沖泡時間、茶水比3個因素對五峰毛尖茶湯品質的影響。感官審評結果表明,沖泡水溫85 ℃、沖泡時間5 min、茶水比3 g/150 mL時,茶多酚和氨基酸浸出比率較好,茶湯滋味較佳。其中茶水比對感官品質影響最大,其次為沖泡溫度,沖泡時間對感官品質影響最小。理化分析結果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的浸出量均隨沖泡溫度升高、沖泡時間延長、茶水比增大而增加,且茶水比對上述四者的浸出量影響最大,其次是沖泡溫度,沖泡時間對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的浸出量影響最小。沖泡水溫對酚氨比影響最大,其次為茶水比,沖泡時間對酚氨比影響最小。
關鍵詞:五峰毛尖;沖泡條件;感官品質;滋味成分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3-066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3.03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brew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different brewing temperature, different brewing time and different ratio of tea and water on the quality of Wufengmaojian tea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design test. The organoleptic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brewing temperature of 85 ℃,brewing time of 5 min and the ratio of tea and water of 3 g/150 mL, the radio of tea polyphenols and amino acids were stiutable and tea liquor was tasty. The ratio of tea to water was the most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organoleptic quality, followed by brewing temperature and the last was brewing time. The results of taste components showed the tea liquor including water extract, tea polyphenols, caffeine and amino acid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rewing temperature, brewing time and the ratio of tea and water. And the ratio of tea to water was the most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taste components, followed by brewing temperature and the last was brewing time. Brewing temperature was also the most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ratio of tea polyphenols and amino acids, followed by brewing time and the last was the ratio of tea and water.
Key words:Wufengmaojian tea;brew conditions;organoleptic quality;taste component
茶葉是中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也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茶葉作為一種純天然保健飲料,具有“提神、止渴、利尿、助消化、降血脂、抗粥樣硬化、防癌、抗衰老”等多種營養(yǎng)保健功效。茶葉及以之為原料生產(chǎn)的茶飲料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1-3]。茶葉作為一種飲用食品,其飲用方法是沖泡干茶飲用茶湯[4]。在沖泡過程中,各種相關條件都可能影響茶葉中內含物質的浸出,也就影響了茶葉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六大茶類中又以綠茶品種最豐富,產(chǎn)量最高,消費最為普遍。而每種茶,由于形狀、緊結程度和鮮葉老嫩程度不同,沖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所差異。研究人員[5-12]從不同方面研究了沖泡方法對不同茶葉茶湯浸出成分和品質的影響。
湖北省茶葉產(chǎn)量居全國第四,茶葉產(chǎn)值居全國第三,五峰、竹溪、夷陵、鶴峰等地是湖北省名優(yōu)茶主產(chǎn)縣區(qū)。五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域,屬武陵山支脈,是傳統(tǒng)的茶葉種植區(qū)。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大,具有明顯的長江河谷氣候特征,土壤富含鋅、硒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有道是“高山云霧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地理天賦,自然底蘊,造就了五峰上等名茶好茶的盛產(chǎn)[13]。五峰茶葉以“香氣高、味鮮爽、耐沖泡”的優(yōu)良品質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贊譽[14]。為此,本研究通過感官審評和理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五峰毛尖茶湯中的主要呈味物質進行分析,以期得出五峰毛尖的最佳沖泡方法,從而指導人們健康飲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五峰毛尖茶樣為湖北五峰毛尖,經(jīng)殺青、揉捻、二青、搓條、烘焙等5道工序加工而成[15],符合GB/T 14456.1-2008規(guī)定的烘青綠茶一級的要求。
1.2 試驗設計
采用L9(34)正交表[16]進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具體見表1和表2。
1.3 試驗方法
1.3.1 感官審評 以名優(yōu)綠茶品質評語與各因子評分表GB/T 23776-2009作為參考[17]。由6位評茶員對不同組合茶樣的香氣、滋味和湯色進行獨立評分,用評分與評語相結合的方法反映其品質。由于本研究的9個組合茶樣一致,所以每一次審評時,外形和葉底都評滿分。
沖泡方法:泡茶用150 mL審評杯和自來水進行。按試驗設計,先沖泡5 min的組合,1 min后沖泡4 min的組合,2 min后沖泡3 min的組合,同時將9個組合的茶湯用定性濾紙過濾,濾液用于測定化學成分。每個組合重復3次。
1.3.2 理化成分的測定 水浸出物測定參照GB 8305-2002稱量茶渣差數(shù)法[18]進行;茶多酚測定參照GB 8313-2002酒石酸亞鐵比色法[19]進行;氨基酸測定參照GB 8314-2002茚三酮比色法[20]進行;咖啡堿測定參照GB 8312-2002紫外分光光度法[21]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沖泡條件對茶湯感官品質的影響
2.1.1 對湯色的影響 綠茶中的水溶性色素是構成綠茶湯色的主要物質,主要包括黃酮類、花青素及兒茶素的衍生物等。從表3可知,湯色最優(yōu)的處理為A2B3C1(85 ℃、5 min、2 g/150 mL),此組合處理茶湯嫩綠明亮。湯色最差組合為A3B1C3(100 ℃、3 min、4 g/150 mL),湯色偏黃。從表4可知,茶水比對湯色影響最大,其次為水溫,沖泡時間對其影響最小。所以A3B1C3湯色最差可能是由于茶水比增大,黃酮類含量增加,且沖泡溫度高(100 ℃)引起黃烷醇類的氧化而使湯色泛黃,另一方面由于試驗采用自來水沖泡,而兒茶素在堿性條件下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能夠發(fā)生自動氧化使茶湯產(chǎn)生褐變[22],從而加深茶湯顏色。
2.1.2 對香氣的影響 從表3可知,香氣最優(yōu)處理為A2B1C2(85 ℃、3 min、3 g/150 mL),此組合處理呈嫩栗香,且較持久。香氣最差組合為A3B1C3(100 ℃、3 min、4 g/150 mL)。一般來講,溫度高有利于茶葉香氣的散發(fā),但本研究選用的五峰毛尖茶原料較細嫩,故而85 ℃的組合優(yōu)于100 ℃。水溫偏高,易產(chǎn)生水悶氣,香氣不夠鮮爽,水溫偏低,則香味不易浸出,不夠持久。
2.1.3 對滋味的影響 由表3得知,滋味最佳處理為A2B1C2(85 ℃、3 min、3 g/150 mL),此處理下茶湯滋味鮮爽。最差處理為A1B1C1(70 ℃、3 min、2 g/150 mL),此處理下茶湯滋味平和略淡。由表4可知水溫對滋味影響最大,茶水比次之,沖泡時間對其影響最小。處理A1B1C1由于茶葉量少,故而浸出物含量小,加之溫度偏低,更加不利于內含物的浸出,故而滋味寡淡。
2.1.4 不同沖泡因素極差分析
1)主次影響因素。表4結果表明,A、B、C 3個因素對應的極差分別為1.23、0.63和1.47,表明茶水比對茶湯品質的影響最大,其次為沖泡水溫,沖泡時間對其影響最小。
2)水溫。針對水溫而言,A2>A1>A3,表示沖泡五峰毛尖的最佳溫度為85 ℃。
3)沖泡時間。針對沖泡時間而言,B3>B2>B1,表示沖泡5 min的茶湯品質較佳,沖泡4 min的品質次之,浸泡3 min的茶湯品質最差。
4)茶水比。針對C茶水比而言,C2>C1>C3,即3 g/150 mL的比例更適合沖五峰毛尖,2 g/150 mL泡出茶湯的品質居中,4 g/150 mL的茶湯品質最差。
2.1.5 感官審評綜合分析 根據(jù)感官審評的結果分析,9個處理組合中,品質最好的為A2B1C2(85 ℃、3 min、3 g/150 mL),湯色嫩綠明亮,嫩栗香且持久,滋味鮮爽有回甘。感官品質最差的為A1B1C1(70 ℃、3 min、2 g/150 mL),由于茶葉投放量過少,水浸出物含量減少,且因為水溫過低,沖泡時間短,茶葉未能完全泡開,故而滋味淡薄,湯色較淺,香味不夠持久。通過上述分析表明,沖泡五峰毛尖的最佳處理組合應為A2B3C2(85 ℃、5 min、3 g/150 mL)。
2.2 沖泡條件對茶湯中主要滋味成分的影響
不同處理組合沖泡條件下,五峰毛尖茶湯內主要滋味成分含量不同。由表5得知,處理A3B1C3(100 ℃﹑3 min﹑4 g/150 mL)各項指標均最高。而處理A2B1C2(85 ℃、3 min、3 g/150 mL)的酚氨比最小,所以最為鮮爽,與感官審評結果相一致。
2.2.1 水浸出物 由表5得出,處理A3B1C3(100 ℃﹑3 min﹑4 g/150 mL)水浸出物的浸出量最高,為5 882 mg/L。而A1B1C1(70 ℃﹑3 min﹑2 g/150 mL)水浸出物含量最小,為2 622 mg/L。
2.2.2 茶多酚 茶多酚是決定茶湯濃度的主要物質,在一定的范圍內對茶湯滋味有積極作用。同時由于它又是綠茶苦澀味形成的主要物質,故超出一定限度時會對品質帶來消極影響,使茶湯滋味趨于苦澀。由圖1可知,處理A3B1C3(100 ℃﹑3 min﹑4 g/150 mL)茶多酚水浸出量最高,為2 790 mg/L。處理A1B1C1(70 ℃﹑3 min﹑2 g/150 mL)茶多酚水浸出量最低,為1 561 mg/L。同時看出茶多酚的浸出量在水溫由70 ℃提高到85 ℃時,增加較少,在沖泡溫度由85 ℃提高到100 ℃時,增加較多,說明高溫有利于茶多酚的浸出。
2.2.3 氨基酸 氨基酸是綠茶品質構成的極重要成分,可使茶湯鮮爽,同時抑制茶湯的苦味和澀味。由圖2可知,A3B1C3(100 ℃﹑3 min﹑4 g/150 mL)和A1B3C3(70 ℃﹑5 min﹑4 g/150 mL)游離氨基酸的含量高,分別為733 mg/L和701 mg/L。A1B1C1(70 ℃﹑3 min﹑2 g/150 mL)游離氨基酸的含量最低,為358 mg/L。沖泡溫度由70 ℃提高至85 ℃時,氨基酸的浸出量顯著增加,而溫度由85 ℃提升至100 ℃,氨基酸浸出量增加較少。說明85 ℃左右的水溫適宜沖泡五峰毛尖,與感官審評結論一致。
2.2.4 酚氨比 由表5可知,A1B1C1(70 ℃、3 min、2 g/150 mL)的酚氨比最高,比值為4.36,由圖1、圖2看出,相應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水浸出量最小,故而滋味偏淡薄。酚氨比最低的處理組合為A2B1C2(85 ℃﹑3 min﹑3 g/150 mL),比值為2.49,結合圖1、圖2可知,相應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均處于中上游水平,而酚氨比最小,故而滋味最為鮮爽。
2.2.5 咖啡堿 咖啡堿是一種苦味物質,據(jù)李再兵[23]的研究,茶湯苦味程度與咖啡堿含量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原因可能是存在其他物質的影響??Х葔A的絡合物是一種鮮爽物質[24],它可與茶多酚、氨基酸等形成絡合物,具有改善茶湯滋味的作用[25]。由圖3可知,A3B1C3(100 ℃﹑3 min﹑4 g/150 mL)咖啡堿含量最高,為751 mg/L。處理A1B1C1(70℃、3 min、2 g/150 mL)的咖啡堿含量最低,為338 mg/L。
2.2.6 理化檢測綜合分析 通過表6得出,茶水比對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影響最大,其次為沖泡溫度,沖泡時間對其影響最小,與感官審評結論相一致。上述理化成分均隨茶水比的增加,沖泡溫度的提高,沖泡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對于酚氨比,沖泡溫度對其影響最大,其次為茶水比,沖泡時間對其影響最小。再結合上述表6及圖1至圖3,綜合分析認為處理A2B3C2(85 ℃﹑5 min﹑3 g/150 mL)為最佳沖泡組合,與感官審評結果一致。
3 小結
3.1 水溫對五峰毛尖品質的影響
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堿的浸出量隨著水溫的提高,其浸出量呈對數(shù)線性增加的關系[26,27]。沖泡水溫對香氣的影響較復雜,一般情況下,溫度高有利于香氣的揮發(fā),熱嗅香氣好,但對于一些原料特別幼嫩則表現(xiàn)為水溫稍低(85 ℃)的優(yōu)于水溫較高(100 ℃)的,沖泡溫度較高,香型變化,鮮爽度下降[5,12,28]。總的來說,由于茶湯中的酚氨比與沖泡水溫呈正相關關系,而茶湯鮮爽程度與沖泡水溫呈負相關關系,因此采用常溫沖泡得到的茶湯滋味較鮮爽[11,29]。本研究結果同樣符合這一規(guī)律。
3.2 沖泡時間對五峰毛尖品質的影響
龔淑英等[7]研究表明,大部分名優(yōu)綠茶以沖泡水溫100 ℃、時間4 min茶湯的感官品質最佳;部分原料特別細嫩、揉捻較重的名優(yōu)綠茶則以沖泡水溫100 ℃、時間3 min或沖泡水溫80 ℃、時間5 min感官品質最好。本研究結果表明,沖泡時間對五峰毛尖品質總分影響最小,以85 ℃、時間5 min的品質最佳,與其研究基本一致。研究還表明,水溫偏低,茶水比偏小時可適當延長沖泡時間,以改進茶湯滋味。水溫偏高,茶水比偏大時,適當縮短沖泡時間也有利于茶湯感官品質。
3.3 茶水比對五峰毛尖品質的影響
本研究表明茶水比對條形較緊的五峰毛尖茶品質總分影響最大,并以3 g/150 mL最好,此時酚氨比較合適,且各內含成分能夠被充分浸出,滋味最為鮮爽,這與龔淑英等[7]的研究不太一致。隨著茶水比增加,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均明顯增加,酚氨比則先增后減。以往研究表明隨著茶水比的增加,氟的浸出率會不斷增加,要使氟的浸出率最低,沖泡茶葉時的茶水比應越少越好,但如果茶水比太小,會使茶葉難以泡開,茶湯過分濃厚,因此選用1 g/50 mL的茶水比為宜[29]。
綜上所述,在9個處理組合中,A2B1C2為較優(yōu)處理,即沖泡溫度85 ℃、沖泡時間3 min、茶水比例采用3 g/150 mL其感官審評的得分最高,各項理化指標也較好。A3B1C3的各項理化指標最高,但是感官品質較差。在指導生活生產(chǎn)實踐方面,科學的沖泡處理組合應該為A2B3C2,即沖泡溫度85 ℃、沖泡時間5 min、茶水比3 g/150 mL。
參考文獻:
[1] 崔銳謙.21世紀飲料—茶飲料[J].食品科學,1995(16):13-18.
[2] 王郁風.飲料大戰(zhàn)與茶葉消費[J].茶葉,1995,21(2):2-4.
[3] 盧振輝,羅龍新.茶葉飲料的現(xiàn)狀和前景[J].茶葉,1994,20(3):2-4.
[4] 張 惠,季劍波.茶自然沖泡狀態(tài)下茶湯中鋅浸出量的研究[J].茶葉通報,2006,28(2):68-71.
[5] 蔣 宏.茶葉沖泡法研究[J].中國茶葉,1985(1):29-33.
[6] 吳小崇.淺析高級綠茶的沖泡水溫[J].中國茶葉,1990(5):38.
[7] 龔淑英,沈培和,顧志蕾,等.名優(yōu)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J].茶葉科學,1999(1):67-72.
[8] 羅文文,龔淑英,邵曉林,等.黃山毛峰茶主要呈味物質浸出濃度與浸出率的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07(1):69-73.
[9] 張月玲,龔淑英,邵曉林.碧螺春茶的主要呈味物質浸出規(guī)律的研究[J].茶葉,2006(2):88-92.
[10] 邵曉林,龔淑英,張月玲.西湖龍井茶主要呈味物質浸出濃度與速率的研究[J].茶葉,2006(2):92-96.
[11] 馮 婧,侯彩云.常溫沖泡綠茶有效物質浸出規(guī)律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5(11):93-96.
[12] 郭桂義,趙文凈,陳秀蘭,等.沖泡條件對信陽毛尖茶湯內主要滋味成分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0(11):27-30.
[13] 易 冉.跨越名茶之路—湖北省五峰采花毛尖躋身全國名茶之路紀實[J].農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07(2):18.
[14] 鄒正金.整合茶葉資源做強茶葉產(chǎn)業(yè)[J].中國茶葉,2005(6):27.
[15] 李傳忠,龔自明.五峰毛尖茶葉加工工藝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1998(5):37-38.
[16] 蓋鈞鎰.試驗統(tǒng)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17] GB/T 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方法[S].
[18] GB/T 8305-2002, 茶 水浸出物測定[S].
[19] GB/T 8313-2002, 茶 茶多酚的測定[S].
[20] GB/T 8314-2002, 茶 游離氨基酸的測定[S].
[21] GB/T 8312-2002, 茶 咖啡堿的測定[S].
[22] KUMAMOTO M,SONDA T,NAGAYAMA K,et al. Effects of pH and metal ions on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catechins[J].Bioscience,Biotechnology,Biochemistry,2000,65(1):126-132.
[23] 李再兵.綠茶主要品質成分的浸出動態(tài)及其與滋味感官評分的相關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2.
[24] 程啟坤.茶化淺析[M].杭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情報研究室,1982.
[25] 楊亞軍.茶樹育種品質早期化學鑒定——Ⅱ.鮮葉的主要生化組分與綠茶品質的關系[J].茶葉科學,1991,11(2):127-131.
[26] 談或君,何正平,陸 紅,等.茶葉最適沖泡條件的生物化學試驗認證[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9(7):27.
[27] 龔淑英,沈培和,顧志蕾,等.名優(yōu)綠茶沖泡水溫及時間對感官品質的影響[J].茶葉科學,1999,19(1):67-72.
[28] 馮 婧.綠茶沖泡過程中茶湯呈味物質及茶氟浸出規(guī)律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6.
[29] 高觀世,侯 波,龔雪蓮,等.不同影響因子對茶葉中氟浸出率影響的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9,22(1):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