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父親突發(fā)心臟病過世。忙于工作的我,每次回想起這件事,心里就一陣一陣地痛。后悔在父親生前,自己沒能陪他更久一些,聊更多他感興趣的話題。為了彌補遺憾,我把這份未及釋放的孝心,全部轉移到了母親身上,只要有時間就去看望母親,說笑話給她解悶,逗她開心。
有一次,母親生病住院。我在陪床的時候,認識了臨床的徐阿姨。徐阿姨是一位退休老教師,兒女都在外地,身邊唯有一名保姆照顧她。徐阿姨平時喜歡看書讀報。當時我趁母親睡著,正用平板電腦看古裝電影楊貴妃。徐阿姨饒有興趣地湊過來,說道:“唐玄宗對她的感情,可以用3個詞來概括?!蔽殷@訝地回頭看徐阿姨,問她:“是哪3個詞呢?”她說:“喜歡、寵愛、訣別。喜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寵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訣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毙彀⒁痰恼Z調平和舒緩,這些句子從她嘴里娓娓道來,聽起來有一種很特別的美。我驚訝地看著她,給她叫好鼓掌。她不好意思地笑著。告訴我,保姆來自農村,性格寬厚,淳樸善良,雖然對徐阿姨的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在語言交流方面,兩人還是有些差距的。兒女又不在身邊,平時沒有可以聊得來的人,今天有我愿意聽,她自然就愿意講。我明白,每位老人都有精神需求。徐阿姨需要的不僅有照顧,還有陪伴。這時,母親醒了,聽到我們的談話,突然在旁邊插話:“老徐啊,如果你不嫌棄,我可以把閨女借給你用。啥時候想找人說話了,就給咱閨女打電話?!毙彀⒁毯芨吲d。我也仰慕徐阿姨的學識。就這樣,在母親的提議下,我成為了她的替崗女兒。
徐阿姨的家離母親家不遠,我每次去看母親,都會順道看看徐阿姨。聽她講講歷史,說說地理,談談政治。與其說是“女兒”,不如說是“學生”更準確一些。徐阿姨能歌善舞,經過她的點撥,我在單位組織的好幾次職工文藝比賽中,都發(fā)揮超常,獲了獎。為了讓徐阿姨的兒女安心,我時常把徐阿姨的生活畫面拍成照片或者視頻,發(fā)給他們??吹叫彀⒁痰男那樵絹碓胶?,她的兒女們都很感激我。春節(jié)回來和徐阿姨團聚,一下子就給我發(fā)了個2000元大紅包,還問我有沒有兄弟姐妹也愿意做替崗兒女的?他們有很多朋友在外地,家里的老人同樣需要這樣的陪伴。
本來是機緣巧合做的一件小事,沒想到拜了師,學了藝,還賺了錢。真是應了那句話:“我只猜到了開始,卻沒有猜到結局?!蔽业缴鐓^(qū)去咨詢,工作人員答復說,目前針對空巢老人的居家服務,只有保姆和小時工這兩種,替崗兒女有別于常規(guī)服務,更多的是給老人心靈上的慰藉,暫時還未普及。市場空白就是生財機會。據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2.02億,2030年將占到總人口的25%。隨著老年人數的劇增,老年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除了物質層面上的保障,更多的趨向于倫理道德層面。一方面青年人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小城市的父母不愿意離開故土。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并非兒女不孝。解開兒女和老人相隔異地無法觸摸的結,替崗陪伴就是最好的潤滑劑。
陪伴式服務能解決兒女“力有余而心不足”的痛點,彌補了他們的缺憾。我想,只要參與的人越多,那么社會影響力就會越大,尋找客源也就更容易了。為此,我在網上掛貼,集結愿意做替崗兒女的小伙伴。經過仔細篩選,最終組織了70名替崗兒女,分布在全市20個社區(qū),服務范圍輻射近千個空巢老人家庭。所有人員檔案信息全部掛靠在地方養(yǎng)老服務中心,繳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就可以了。替崗兒女經過專業(yè)培訓,以每小時15元計費,推出上門陪同聊天、陪同洗浴、陪同就醫(yī)、陪同旅游等多種陪伴式服務。
這些替崗兒女大多都有工作,利用業(yè)余時間做陪伴式服務。由于我們并不是單打獨斗,因此在被服務的老人有需求的時候,即使分身乏術,也會有別的小伙伴救急上崗。做得好的替崗兒女,還經常出現多家用戶爭搶的情況。替崗兒女中,文化層次高、懂得護理知識的人收入最高,其次是有耐心、幽默風趣的人。不管是誰,必須要熱愛老年事業(yè)。有一位小琳姐心靈手巧,會改造家居布置,避免老人意外磕碰刮傷。她的收納功夫也很了得,經過她打理的衣櫥碗柜井井有條,連老人的親生女兒都自嘆弗如。還有一位大壯哥棋藝精湛,妙語連珠,老人們都愛找他下棋,不贏他不肯罷休。有位付姐,服務一位96歲老奶奶。老奶奶參加過革命,為了逗她開心,付姐學會了很多紅歌,每天唱給老奶奶聽。老奶奶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說:“你真像我的女兒,我舍不得離開你?!崩夏棠虖膰廒s回來的女兒十分感動,從此視付姐為親人。我除了服務徐阿姨之外,又接了幾單陪伴任務。一年下來,收入超萬元。在陪伴其他老人的時候,我做到對母親的孝心不減。在我的熱心介紹下,有的老人成了母親的朋友。他們有共同語言,共同記憶,一見面就聊得不亦樂乎。
跟老人接觸久了,我的思想境界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少了一絲浮躁,多了一絲沉穩(wěn)。仿佛走近他們,就穿越到了過去。聽他們說話,宛如在夏日的傍晚,坐在小板凳上,看一場露天老電影。只要打開話匣子,那個年代不曾經歷的片段,就在我眼前,慢悠悠地展開,一切栩栩如生。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