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時許,一位女孩從金臺路登上14號線,逐個向那些看上去比較年輕或者正玩著手機的乘客展示一家飲品店的圖片,并請求大家掃碼關注。但乘客大多興趣缺缺,淡漠瞟上一眼便擺手拒絕。
而僅數(shù)站之隔的望京SOHO,只是加上一個蘋果、一支筆,甚至鑰匙鏈,狀況便全然不同。“香送”“來個水果”“優(yōu)車誠品”“回家吃飯”……合生麒麟社的廣場前早已是水泄不通。這段不超過100米的人行道,至少聚集了30家行業(yè)各異的公司。
依次排開的廣告條幅上,醒目標注著各家公司的名稱和二維碼。小桌支開,堆放著傳單和準備贈送的禮品。面膜、抽紙、扇子、手機支架、公交卡套、蘋果葡萄火龍果、可樂雪碧礦泉水……這些五花八門、平時或許很難引起人們興趣的東西,被冠以“免費禮物”的名義,立馬成了吸引用戶的催化劑。
下午1時,伴隨附近白領午餐后紛紛出來散步,“掃碼一條街”達到一天中最鼎沸的狀態(tài)。各攤位“火力全開”,身材高挑的露臍美女顧盼生姿,有些地推員衣領別上了麥克風,甚至有的還動用了擴音喇叭。坐在20米外的漢堡王露天餐位,如果不抬頭看,你會以為自己正身處熱鬧的農貿市集。
掃了一個,還在乎多掃幾個?
如此嘈雜熱鬧的場景,人們很難不被吸引過去“瞧一瞧”。很多一開始只是張望的行人,慢慢袋子里就裝滿了面膜、水果、飲料……一位先生和朋友掃了一袋子雜七雜八的東西,他笑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覺得熱鬧就掃起來了。而一旦掃了一個,就不在乎多掃幾個,反正取消的時候一起取消就好。至于隱私和安全,手機號可以填假的,“就算輸了真的,也就平時給你打倆電話,沒事兒”。
“掃碼一條街”的形成并不悠久,據(jù)漢堡王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大約兩個多月前開始有公司在此聚集,慢慢越來越多。在她印象中,送的小禮品經常換,“最早時候還有特別小包裝的那種米、油等等,比現(xiàn)在好”。
依對方請求,記者幫忙把她掃過的這些公司取消了關注?!岸际巧蟼€月掃的,流量都不夠了。”她笑言,關注了一堆東西之后倒也沒見有什么騷擾電話,就是推送的東西太多,自己又不會取消,有點麻煩。
下午3時許,一對小夫妻滿頭大汗地走來漢堡王露天餐位休息,把鼓鼓囊囊的購物袋甩在桌子上?!拔疫€以為是街邊一排小房子,像店鋪的那種,沒想到就在路邊擺攤兒啊!”女生用手給自己扇著風,不住抱怨著?!奥犈笥颜f這邊有掃碼一條街,送米送油,我們拿著三個手機從左安門開車過來的?!蹦猩呅厯芾锏纳茸影褍?、面巾抽紙,“掃了這一堆,連油錢都不夠啊?!?/p>
十個人能留下一個就行
各攤位雖然都是“送禮掃碼”,難度也有區(qū)分。只需關注公眾號的最為簡單,其地推員也深知優(yōu)勢所在,將“不注冊不下載,掃一掃就送小禮品”掛在嘴邊。更多的是掃碼后還得輸入手機號注冊,這就需要瓶裝飲料等略為“昂貴”的禮物作為“誘餌”。
“全國旅游景點門票免費送!”在“云景無限”攤位前,幾位年輕男女大聲吶喊著。這家公司只需掃碼關注公眾號,即送出一本紅色的“自由行旅游護照”,可以免費或以折扣價游覽全國部分景點。不少路人還沒看懂是怎么回事兒,就揣了一本在手里。
“知道這邊人多,我們是特意過來擺攤的”,地推員介紹,自己就是公司員工,一周要拉幾百個粉絲。但由于簡單掃碼關注就行,事實上也沒辦法為每位地推員的業(yè)績計數(shù)。至于路人拿完東西就取消關注?她表示,“十個人能留下一個就行,而且用了我們的產品覺得好,以后也能幫助‘擴散’?!?/p>
“你瞎填就行,要不我?guī)湍憔幰粋€?”
除了自身員工外,更多公司選擇雇傭臨時人員來做地推。記者稱自己做舊衣回收再售賣的創(chuàng)業(yè),詢問新財富廣告?zhèn)髅降牡赝苾r位,對方要價180元/人/天。“咱們商量一個底線,至少能拉來多少用戶,超過這個數(shù)你再給獎金,后臺漲多少粉你們都能看到的。有禮品會比較有幫助,那肯定要你們來準備?!?/p>
而需要得到用戶手機號的任務要價則更高些,有地推“負責人”透露,除了基本工資外,沒有禮品的情況下獲得一個手機號要價7元,有禮品的話是4元?!耙謾C號這種的小禮品基本在3元左右。”接活兒后,“負責人”分派給地推員,每天開出的工資多在100~150元之間,任務量30~40個,每個額外提成2元左右。地推員們各有一張表格,記錄著由自己拉到的路人手機號碼。
相較公司員工,這些外雇地推員完全不在介紹產品上“浪費時間”,而是“快準狠”地直奔主題,以獲取工資和提成。在主做外送水果的“小狐鮮”攤位,記者掃碼后出現(xiàn)了一個注冊頁面?!澳阆固罹托校惠旘炞C碼的,要不我?guī)湍憔幰粋€?”地推員頗為貼心地提醒。虛構了姓名和手機號碼后,他用這個假客戶的身份幫記者領到3元優(yōu)惠券,并在網站上完成一次火龍果的購買?!昂昧耍闾粢粋€吧?!彼钢干磉叺膸紫浠瘕埞?,到下班之前,它們將全部被送出去。
待人流漸少,地推員開始插空吃飯。下午4時,人行道、樹坑里,乃至自行車道邊緣,已充斥著大量餐盒、果皮、空瓶?!芭_階下就不是我們負責的范圍了”,康景物業(yè)的員工略帶慶幸地指著那片狼藉。然而他們也輕松不到哪兒去,三四位物業(yè)猶如“貓盯老鼠”般在廣場上走來走去,他們需要牢牢看住人行道上的地推員,不許對方走上臺階,進入廣場推銷。
沒有人真正是傻子
看上去科技感十足的“互聯(lián)網+”,卻也繞不過“使蠻勁兒”的地推。不少人就是奔著禮品來的,拿完東西再取消關注,商家不是白忙活了嗎?
“很多公司發(fā)展新的用戶,都是有成本的,而且還挺高。”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表示,獲得真正注冊用戶的成本,幾十元上百元都難說。而街邊那種掃碼注冊,盡管可能大部分人掃完取消,但如果有用戶成為真正用戶,“比如十個里面有一個,用30塊錢發(fā)展了一個用戶,成本就是可以承受的,是一種合理的推銷方式。我們不用替商家操心,沒有人真正是傻子。”
著名互聯(lián)網觀察者、專欄作家信海光認為,任何一種推銷方式本身都存在浪費、效率的問題?!暗赝茊T為了完成任務,好多不是核心用戶的也弄了。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發(fā)小廣告也會有很多被扔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