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虹
【摘 要】英語是一門互動性極強的學科,小學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授課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適當使用肢體語言進行授課能更好地幫助老師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增強實踐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肢體語言;互動交流;實踐教學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加強小學英語課堂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效率,筆者將論述如何在小學英語的實踐教學中實踐肢體語言藝術(shù)。
一、學生能力的提高是肢體語言應用的前提
小學是大多數(shù)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時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肢體藝術(shù)的運用更應以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作為大前提。因此,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是課堂肢體語言藝術(shù)運用的主要目的。教師在進行肢體語言藝術(shù)的實踐時,應該先思考這些實踐能否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是否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在對這些問題詳加考慮以后,教師才能對自己的肢體語言教學的實踐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比如說在進行關(guān)于肢體方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跟學生們一起搖搖頭來學習“head”這個單詞;一起揮揮手來學習“hand”;學習“body”這個單詞時,老師可以號召同學們一起跳個舞。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肢體語言藝術(shù)的實踐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增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使小學英語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的學生可能平時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對英語的學習存在畏懼的心理,但一次課堂上的出彩肢體語言表現(xiàn)可能會讓他們重拾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積極投入到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去。
二、藝術(shù)手段是肢體語言藝術(shù)實現(xiàn)的基礎手段
大量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在進行英語課堂的肢體語言實踐時,如果不注意運用藝術(shù)的手段,那么預期的教學效果非但不能達到,課堂效率還會大大降低。這讓我們認識到藝術(shù)手段是肢體語言藝術(shù)實現(xiàn)的基礎手段。如何在實際教學里把藝術(shù)手段運用到肢體語言的實踐中呢?首要的一點是,教師要真誠地使用肢體語言,而不是虛假的表演,敷衍了事。教師要藝術(shù)地使用肢體語言,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動作的表現(xiàn)中,生動傳神地向?qū)W生表達自己的講授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如,小學英語的教學會涉及大量的有關(guān)動物的詞匯和句子。那么在涉及這些內(nèi)容的教學時,老師就可以生動形象的使用肢體語言,用藝術(shù)的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新知識。當學生們學習“frog”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瞪大眼睛,同時蹲下身子,然后配合口中“呱呱”的叫聲向前跳躍一小段距離,這種生動的表演一定會讓學生在歡笑聲中對新學到的單詞留下深刻的印象。學好一門語言需要了解當?shù)氐奈幕?,學習英語也不例外,在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時,教師能通過動作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像“donkey”一詞在中西方文化中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在進行這個詞的講授時。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靈活的肢體動作的運用免去復雜的枯燥的講述,使學生在肢體藝術(shù)的表演中了解兩種含義的區(qū)別。比如在講述東方含義時,就模仿驢的動作叫聲;在解說西方含義時就扮演一個傻子或被愚弄的人的形象。通過這種豐富的肢體表演,學生可以輕松地了解這個詞的不同內(nèi)涵。
三、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是肢體語言運用的準則
在英語課堂上進行肢體語言藝術(shù)的實踐不是上演獨角戲,教師不能充當唯一的主角,而是應當用藝術(shù)手段引起學生的共鳴,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就是說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營造這樣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一個重要的前提是老師的肢體語言表達能被所有學生接受。肢體語言藝術(shù)的運用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方式,不能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例如有些教師可能擔心某些學生不能很好理解而采用獨特的肢體語言,殊不知這樣做已經(jīng)讓大部分學生不明就里,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也有一些老師為了鼓勵一些落后的同學而做出突兀的鼓勵動作,這樣很可能激起其他學生的反感,讓他們覺得老師虛情假意。因此,肢體語言的運用一定要融入真情實感,讓學生真正受到老師熱情的感染。例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演繹課文中的情景,然而很多學生動作僵硬,神態(tài)不到位甚至略顯做作。很多時候老師也會加入情景演繹中來,但是教師們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進行表演,讓整個表演氛圍顯得很怪異。我們從這里可以認識到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演繹中去,與其說是精彩的課堂互動,不如說是僵硬的逢場作戲。因此,如果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做到流暢而自然的臨場表演,倒還不如略過這一部分的肢體表演。如果一定要進行這種表演,那么應該讓學生們在課前進行相關(guān)的準備和預演。筆者認為只有以較高的標準去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規(guī)范,才能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實踐肢體語言藝術(shù)。
肢體語言的應用是一門考究的藝術(shù),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明確運用肢體語言的目的,合理規(guī)劃實行肢體語言教學的方案,為了加強英語課堂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教師需要更好地在日常教學中實踐肢體語言藝術(shù)。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