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花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三閘中心學校 734000)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楊永花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三閘中心學校 734000)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各種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充分挖掘教材,引導利用課外讀物,恰當?shù)厥褂糜嬎銠C網絡資源,并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豐富資源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得到進一步拓展,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力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 課程資源 開發(fā)利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教課本的“應試教育”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已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之下。因此,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適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主動地開發(fā)并利用好各種課程資源,深挖教材以及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其他教學資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得到充分拓展,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闊、學習興趣更濃厚,有力地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我作為一名具有30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談談自己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一些看法,希望和廣大同行參考。
語文課程標準和語文教材是我們教學的指導和依據(jù),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使用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中的所有內容及活動案例都是遵照新課程標準要求編排的,它是我們教學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課程資源。小學語文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中,每個單元前面都設計了“單元導讀”,每個單元后面又設計了 “積累運用”,其中又有“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寬帶網”“展示臺”。略讀課課前設計了“閱讀提示”,精讀課課后設計了“思考練習”。這其中有很多內容就是為了拓展教材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而設計的。如小學語文課本第六冊第一單元單元導讀是這樣寫的:“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數(shù)不盡的山巒,道不盡的江河;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郁郁蔥蔥的森林……無不展示著自己的壯麗與神奇。讓我們一起閱讀本組課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記下自己的感受?!比绱艘巳雱俚摹皩ёx”,怎能不引起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無限憧憬和向往?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激發(fā),急切地希望到生活中去體驗、去觀察、去比較。這就為教師的教學增添了不少色彩。教師可順勢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去感受祖國山河的美麗,使其受到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學生的知識面自然得以拓展,境界得以提升。
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讀物。學生若能將這些課外讀物充分利用起來,將會大大拓展知識面。如何挖掘這些課外讀物的利用價值呢?我建議學校開展了“讓讀書成為習慣,營建書香校園”大型讀書系列活動。學校定于每年的4月23日舉辦讀書藝術節(jié),定期組織進行“好書推介”“讀書日志”評比活動,評選“讀書之星”、申報“書香班級”等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結合這些活動,我在班級又定期組織了各種課外知識競賽活動,如詩歌(教材外)朗誦會、故事會、辦手抄報、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在生活實踐中鍛煉,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提煉語文,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語文的樂趣。我還在班上成立了圖書角,讓學生把家中的藏書帶到班級中交換閱讀。這使有限的資源得到了共享。我每周用一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進行閱讀交流,讓每個學生把自己讀過的好書、好文章推薦給大家。學生相互啟發(fā),思維相互碰撞,閃出智慧火花。
語文課程無所不包,“納世界于形內,融萬物于筆端”。語文知識幾乎覆蓋了自然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學語文教學如果僅僅依靠教師、教科書、課外參考資料等信息,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如今的世界已經飛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為信息技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果我們還墨守成規(guī),用一本書、一支筆去教書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了。計算機網絡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語文教學資源,它不但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科技化,還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網絡上的充足信息可以使學生思路更開闊,多媒體的強大模擬功能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或模擬實驗,網絡通訊軟件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放。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語文教師要利用好遠程教育資源,使其為語文教學服務。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應該教會學生觀察,通過觀察打開寫作思路。我們學校地處河西走廊,在古絲綢之路上,離縣城也很近,附近的甘泉公園、黑河山莊、二壩水庫,森林公園、草灘莊大壩等給我們的習作觀察提供了豐厚的課程資源。同時,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是習作的寶貴素材庫。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各項活動,拓寬生活舞臺,讓學生自覺吸收作文信息,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如春天,帶學生到校園觀察花草樹木;夏天,帶學生去水庫邊游玩;秋天,帶學生去野炊;冬天,和學生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我還經常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向學生推薦報刊上的好文章,讓學生博覽群書。我還有計劃地開展各種主題班會,充分利用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充分接觸生活,接觸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學校以外的廣闊世界。
總之,教師要及時發(fā)掘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向生活靠攏,融入生活,參加各種活動,體驗生活中的各種情感。
(責編 喬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