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初級中學066500)
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
張 杰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初級中學066500)
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課程改革全面推進。新課改、新要求、新理念,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富時代特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但是,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nèi)园l(fā)現(xiàn)有些教師的教學與課程改革的本質內(nèi)涵出現(xiàn)偏差,在落實觀念的過程中片面地追求形式,課改過程中出現(xiàn)了“邯鄲學步”的現(xiàn)象。針對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筆者談一下自己關于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看法。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師的教學觀念對其教學實踐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教學實踐無論是成功或失敗反過來又必然會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觀念作出自覺的反思,并由此而作出必要的改進。新頒布的課程標準對于我們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教師作為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主導角色雖然發(fā)生了變化,到實際要求卻提高了。這對于我們語文教師的個人素質、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革勢在必行。
之所以要強調教師教學觀念的調整和改變,是因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受自身觀念的影響,新課改的要求對于新時期的課堂教學理念最大的要求就是要關注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要真正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提升自身的知識,也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這與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是有變化的,觀念的改革勢在必行。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要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1.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必須要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滿堂灌”的單一的注入式教學模式,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和互動,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與探究,生生互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才容易被調動起來,興趣有了,學習的效果也會大大地提高。
2.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是思考力的培養(yǎng)者,不是知識的注入者?!毙抡n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學習品質、能力,從而為他們終身學習、工作和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教學形式,來淡化教師的表演,強化學生的表現(xiàn),讓每個學生都盡展其能,而不要教師獨霸講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允許學生標新立異,要通過學生的成功來展示教師的成功。同時在互動中,要能“放得開、收得住”,掌握整個進程的主動權,對學生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要迅速地抓住重點,用巧妙的方式讓學生加以歸納、總結和升華,從而引導學生學會高屋建瓴地思考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要求2到7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模式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能力。在小組之間,成員們通過相互的幫助,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勇于提出問題,使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一個很好的發(fā)展。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合理的分組,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小組成員之間的主體作用、互助作用,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樂于與人合作,樹立正確的與人競爭的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所以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育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有思維的學生,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關注教育對象的需求,關注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的構建,最終實現(xiàn)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和提高。
這就意味著我們語文教師要改變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教材而忽視學生,遠離學生的狀況,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民主的氛圍,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為我們的語文學科教學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信息時代的到來已經(jīng)引起人類社會全面和深刻的變化,包括我們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多媒體在語文課堂上的大范圍運用,教師體會到了網(wǎng)絡的無限風光,它彌補了過去教師授課時“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不足。多媒體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呈現(xiàn)所學,如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形式,這樣就可以把抽象的語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僅能夠降低知識理解的難度,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會讓學生茅塞頓開,有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教師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如:幻燈、投影、電視、錄音、電腦等,極易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興趣中接受知識。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圖文聲交融在一起,會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教學的情景,讓學生在某種情緒中認識事物,才能使他們更深切地感覺它、記憶它、理解它?,F(xiàn)代化教育手段已在學校得到了普及,使得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一個嶄新的面貌,也使得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堅持不懈。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本,還課堂給學生。教師應著力構建自主的課堂,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狀態(tài)中高效率地學習。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會;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開拓?!敖虩o定法,各有各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寬,才能更好地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