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淮劇《菜籽花開》"/>
■歐陽逸冰
道德:在利與害面前
——看淮劇《菜籽花開》
■歐陽逸冰
在利益最大化的商品交易宗旨面前,道德何以自處?被湮沒,被侵蝕,還是巋然高聳,能真正做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出于《論語?憲問》??鬃诱J為,能做到這些就是完美的人。)這是擺在國人面前的一道誰也繞不開的行為門檻。
淮劇《菜籽花開》就是直面時代的挑戰(zhàn),以精心的創(chuàng)作,精彩的呈現(xiàn),深刻的思考,試圖做出自己的回答。
《菜籽花開》一開場,就把主人公顧雙成這個“道德模范”候選人陷入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境:正當競選的關(guān)鍵時刻,突然天上掉下個管自己叫“爸爸”的女孩子!他糾結(jié)不已,恐懼不安,甚至想過躲避。他和妻子以及父親、岳母之間的矛盾焦點就在這里——要名譽還是要責任。其實,名譽跟責任一旦脫鉤,這個名譽就是虛偽的,就是沒有誠信的廣告牌。當然,這里的道德責任不是作為生身父親的責任,而是作為社會成員的社會責任,作為菜花母親的摯友的情義責任。這樣的抉擇,或許不僅僅是顧雙成的,常常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遇到的。于是,觀眾隨著顧雙成一起,走過要不要“見利思義”的心路歷程。這個思辨的過程,實踐的過程,正是道德高地的建筑過程。
這是該劇的思想價值所在。此其一。
其二,在戲劇結(jié)構(gòu)上,主創(chuàng)是頗費了一番功夫的,把主線的推動和副線的推動揉在了一起,形成了內(nèi)在的統(tǒng)一。顧雙成的岳母田媽認為,女婿能夠評上道德模范是很有好處的,能讓他們家的生意做得更大,賺的錢更多。她把名譽和經(jīng)濟利益緊緊連在了一起,至于這個孩子,那是根本不能收留的,顧雙成要“潔身自好”,離責任越遠越好,名譽、名聲和地位勝過一切,而擔當(責任)則無影無蹤了。這樣,她就變成了顧雙成的一面哈哈鏡——扭曲了的道德模范僅僅是掙錢的招牌。田媽的想法也是不少人的想法,這正彰顯了這個戲的現(xiàn)實價值。實際上田媽就是田春蘭(顧雙成妻子)的一個延伸,一個靈魂的影子。田媽的所有臺詞,就是田春蘭內(nèi)心所想的。所以,這條副線與主線(顧雙成與妻子田春蘭就菜花的突然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矛盾發(fā)展線索)是內(nèi)在的有機的結(jié)合,非常的融洽。這就叫結(jié)構(gòu)的嚴謹。
其三,全劇既具有戲曲的傳奇性,又具有真實性?!恫俗鸦ㄩ_》一開場就會讓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懸念,這些懸念正好是作者精心設(shè)計的,讓你非得往下看不可——顧雙成這個“道德模范”候選人究竟有沒有私生子?因為這個從天而降的小女孩菜花管他叫爸爸,還言之鑿鑿地說,我媽說了,我爸就是顧雙成,住在江蘇什么什么地方……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不能不讓人想起馬克?吐溫的小說《競選州長》……這個懸念設(shè)置很吸引人,戲就從這里展開。然而,作者陳明的“解鈴”比“系鈴”更顯功力,最精彩的還是戲的結(jié)尾——既要解開戲扣子,又要震顫人心,令人思索故事的內(nèi)蘊。這不是懸疑劇,不是偵探劇,說出誰是兇手就完事大吉。在《菜籽花開》的高潮處,揭示出了鞋底秘藏的一封信(菜花的媽媽小香子的遺言),不僅讓觀眾豁然開朗,更讓人看到在未出場的小香子心中,顧雙成是個什么人。這是小香子拼著生命的最后氣力傾訴出來的最真誠的心聲——顧雙成是她心目最值得信任的人,一個爽爽朗朗像陽光一樣的人,她的女兒必須跟這樣的人成長。如果她把這個孩子交給了孩子的生身父親,即那個強奸她、奸污她的人,就等于她承認了奸污,接受了屈辱,把票投給了黑暗,投給了丑惡。她不能這樣做,必須選擇顧雙成。這就等于說她也在參與這場道德模范評選,用自己的生命投給顧雙成分量最重的一票。這是非常絕妙的一筆,非常成功的一筆,是對“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者的最高贊美。這個遺言就是一把壺梁,把整個泥壺提起來了——類似《紅燈記》里李奶奶的那段臺詞,《霓虹燈下的哨兵》里春妮的那段臺詞,使全劇陡然提升起來,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