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東 張 山 任洪波 劉 斌 胡志恒
1)河北邯鄲市中心醫(yī)院功能科 邯鄲 056001 2)河北邯鄲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一科 邯鄲 056001
丘腦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中繼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之后最常見的一型,占20%~30%[1]。丘腦位置特殊,出血后極易破入腦室,破入腦室的血腫擴張即為重癥腦室出血,病死率達20%~50%[2]。外科手術在清血腫、降顱壓上效果確切,但丘腦周圍臨近重要神經結構且位置較深,嚴重限制了手術的療效[3]。我院從2011年起,利用神經內鏡立體引導,采用梯度減壓術對重型高血壓丘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取得初步成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2003年WHO/ISH高血壓處理指南》(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協(xié)會制定)及《成人自發(fā)性腦出血診療指南》(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中風協(xié)會制定)的診斷,有明確高血壓史。(2)入院頭顱CT檢查證實為丘腦出血,并破入腦室;根據多田公式計算,出血量≥30mL。(3)發(fā)病時間為1~3h,并在24h內施行血腫清除術。(4)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GCS)評分≤8分。排除標準:腫瘤、外傷、凝血功能障礙、血管畸形;年齡>70歲;伴其他重要器官疾病。
1.2 臨床資料 符合以上納入排除標準,臨床表現(xiàn):頭痛,意識模糊、昏迷、嘔吐、偏癱、感覺障礙、病理征陽性。將2011-10-2014-02收治并采用神經內鏡導航下梯度減壓術治療的患者作為治療組(n=42),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齡(57.60±1.02)歲,高血壓史(16.20±1.50)a,GCS 6.50±0.23,平均血腫量(40.56±2.61)mL,出血部位;左側丘腦17例,右側丘腦25例。將2008-10-2010-12收治并采用小骨窗開顱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n=45),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58.20±1.36)歲,高血壓史(15.87±1.46)a,GCS 6.42±0.20,平均血腫量(41.26±3.01)mL,出血部位;左側丘腦23例,右側丘腦22例。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平臥位,頭偏向健側,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
1.3.1 小骨窗開顱術:據術前CT檢查定位,顳部顴弓上頭皮縱行直切達顱骨,切口約4cm,顱骨鉆孔擴大直徑至3cm形成小骨窗,避開重要功能區(qū)且靠近血腫處,行十字剪開硬腦膜,于每瓣腦膜下墊薄棉片并反折于腦窗外以保護硬膜,用吸引器低壓吸除血腫,對于活動性出血用電凝止血,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血腫腔,觀察無出血后于腦室內放置內徑為5 mm的硅膠引流管。
1.3.2 神經內鏡導航下梯度減壓法開顱術:術前經CT掃描,將CT層面中血腫量最大者的中心距顱骨內板最近處作為顱骨鉆孔位置。在確定的鉆孔位置處做4cm左右的切口,用撐開器撐開頭皮,做直徑約2cm的骨孔。行硬腦膜切口時,做直徑約7mm的開口,在CT指示下將一次性腦穿刺套管穿刺入血腫處,拔除內芯留置外套管,此時有血液從管內流出,從側孔抽吸血腫,控制顱內壓在10~15mmHg/10 min的降速內。待顱內壓下降到20mmHg且無腦膨出跡象時,利用外置套管將神經內鏡(德國諾道夫神經內鏡系統(tǒng))和顯微吸引器深入血腫腔,通過內鏡直視,用吸引器清除各角度血腫,嚴格止血。內鏡下通過穿刺套管留置血腫腔外引流管,退出穿刺外套管,縫合。
術后:注意觀察引流管通暢與否,如堵塞應用生理鹽水沖洗,一般放置3~12d,視CT檢查顱內血腫情況確定拔除。術后定期檢查CT,了解顱內情況。嚴格控制血壓避免情緒波動、過度用力等;預防感染、并發(fā)癥;給予神經營養(yǎng)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1.4 療效觀察 (1)手術并發(fā)癥。(2)血腫清除率=(術前血腫量-術后24h血腫量)/術前血腫量。(3)術后24h GCS:重度昏迷3~8分,中度昏迷9~12分,輕度昏迷13~14,正常15分。(4)術后3個月隨訪,根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ore,ADL)評定。Ⅰ級:日常生活完全恢復;Ⅱ級:部分生活能力恢復,可自理生活;Ⅲ級:扶杖行走,在協(xié)助下進行生活;Ⅳ級:意識清楚但臥床;Ⅴ級:植物生存。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治療組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其中遲發(fā)性血腫、腦膨出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術后腦梗死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見表1。
表1 2組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n(%)]
2.2 血腫清除情況 治療組術后24h血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血腫清除情況比較 (±s)
表2 2組血腫清除情況比較 (±s)
組別 n 術前血腫量 術后24h 血腫量治療組42 40.56±2.61 5.68±0.56對照組 45 41.26±3.01 15.02±1.63 F 值1.33 1 244.06
2.3 術前術后24hGCS評分見表3。
表3 2組手術前后GCS評分比較 (±s)
表3 2組手術前后GCS評分比較 (±s)
組別 n 術前GCS評分 術后24hGCS 評分治療組42 6.50±0.23 10.23±0.74對照組 45 6.42±0.20 9.07±0.21 F 值3.01 101.87
2.4 術后3個月ADL評分比較 根據ADL劃分三個層級:能力恢復良好(Ⅰ+Ⅱ+Ⅲ),能力恢復較差(Ⅳ+Ⅴ),死亡。治療組的能力恢復良好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病死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術后3個月ADL評分比較 [n(%)]
梯度減壓法是根據顱內壓體積與壓力關系,當顱內壓失代償時少量的減少顱內容物即會使顱內壓顯著下降,故小量清除血腫即會有效降低顱內壓[4]。梯度減壓法分階段緩慢降壓,可有效降低再灌注損害,防止因顱內壓驟變而發(fā)生壓力填塞效應,造成遲發(fā)性血腫、腦腫脹等[5]。常規(guī)的小骨窗開顱術因減壓過快,易造成腦血管過度灌注,或硬腦膜切開瞬間的壓力釋放而發(fā)生腦膨出。我們首先利用穿刺術引流部分血腫,在嚴格控制顱內壓的情況下進行血腫的進一步清除。結果顯示:治療組術中、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患者預后較好。徐勤義等[6]運用梯度減壓法對132例腦外傷患者在監(jiān)測顱內壓下行控制性減壓術,有效降低了術中急性腦膨出和遲發(fā)性血腫的發(fā)生。張安慶[7]對3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取階梯式減壓術治療,僅2例因出血量>100mL出現(xiàn)了腦膨出。
重型丘腦出血,顱內壓急劇升高,且易累及下丘腦、內囊、中腦等導致其功能損害,病情進展迅速,多采取手術治療。標準大骨瓣減壓術降顱壓、清血腫效果顯著,但手術創(chuàng)傷大,病人預后不佳且病死率高;小骨窗開顱術手術視野有限,易造成周圍腦組織損傷且血腫清除不徹底,患者恢復情況不理想。鑒于此我們引入神經內鏡技術,在內鏡導航下無需做骨瓣,可對深部血腫進行較為徹底的高效清除。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血腫清除率達86%比對照組高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陳祎招等[8]聯(lián)合4家醫(yī)院的神經外科通過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高血壓丘腦出血,平均血腫清除率達(86.2±7.9)%;游濤等[9]對34例高血壓丘腦出血患者進行內鏡輔助的早期手術,24h后復查CT血腫完全清除的有19例(56%),可見內鏡下清除血腫優(yōu)勢顯明。
在神經內鏡的協(xié)助下行微創(chuàng)梯度減壓術,患者圍手術期和遠期預后均優(yōu)于小骨窗開顱術,這是階梯降顱壓、血腫清除徹底、手術創(chuàng)傷降低安全性增高的綜合結果。本文觀察治療組在24hGCS評分與隨訪3個月ADL評分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我們在重型高血壓丘腦出血術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病例數有限,今后仍需對不同類型丘腦出血做個性化術式探究,使該技術更加成熟、普及。
[1]趙青素.95例丘腦出血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5):542.
[2]陳明生,曾秀麗,陳銀娟,等.丘腦出血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薈萃,2011,26(4):319-320.
[3]趙英志,張興春,李鳳強,等.2種立體定向置管引流術治療破入腦室的丘腦出血療效比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14-32.
[4]田碩,楊旭森.梯度減壓法在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中的應用[J].新疆醫(yī)學,2013,43(6):77-78.
[5]楊理坤,王玉海,蔡學見,等.控制減壓模式治療兔急性顱高壓的實驗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8):855-857.
[6]徐勤義,董吉榮,蔡學見,等.顱腦外傷術中腦膨出的分型及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2):123-127.
[7]張安慶.階梯式減壓預防高血壓腦出血術中腦膨出[J].淮海醫(yī)藥,2013,31(6):498-499.
[8]陳祎招,徐如祥,聶永庚,等.高血壓丘腦出血的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0,9(9):936-939.
[9]游濤,譚興萍,文曉琴,等.神經內鏡輔助超早期手術治療丘腦出血破入腦室[J].廣東醫(yī)學,2012,33(24):3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