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金平(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合肥230601)
詞匯語用學研究現(xiàn)狀及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疏金平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合肥230601)
文章討論了詞匯語用學研究發(fā)展的狀況及其主要研究課題。通過了解詞匯語用學研究與英語詞匯教學的關系,進而揭示其給英語詞匯教學帶來的一些啟示。
詞匯語用學;語義分析;編碼意義;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語用學是語用學領域迅速發(fā)展的一門分支學科,它以詞匯層面為基點,結合語用機制、語境知識和百科知識,對詞匯意義,尤其是詞匯的未完全表述意義即動態(tài)意義進行研究,對詞義在使用中的演變及變化過程、運作機制、變化規(guī)律進行描寫和理論解釋。
詞匯語用學研究最早開始于1978年McCawlay的研究,但較系統(tǒng)的研究是由德國洪堡特大學的Blutner在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目前,我國關于該學科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涉及此專題的專門研究或介紹也不多。本文旨在討論詞匯語用學的研究發(fā)展狀況及其主要研究課題,并揭示其對英語詞匯教學的一些啟示。
據(jù)相關研究介紹,文獻中最先使用“詞匯語用學”這一術語的是德國洪堡特大學Blutner教授,他先后單獨或與他人合作發(fā)表了一批文章,對詞匯語用學進行了初步的界定,并開展了一系列個案研究及一些零散的研究。
詞匯語用學是在語義學與語用學的接口或界面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的,近些年來,隨著接口或界面研究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詞匯語用學已成為語用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領域,它彌補了詞匯語義學(lexical semantics)在解決詞匯語義問題方面的一些不足。詞匯語義學主要對詞匯語義作靜態(tài)的研究,偏重于詞匯語義的共時研究,而詞匯語用學主要是根據(jù)具體的語境對詞匯的語義問題做動態(tài)的研究,側重于詞匯語義的歷時研究。
語用理論對詞匯語用學研究有著重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詞匯語用學最早的理論框架是建立在Grice的會話含義和合作原則之上。Grice曾經(jīng)提出了兩個方案來解決在語言方面層面理論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的差異,及說明語義理論有時無法解釋語言在實際使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是在語言現(xiàn)實使用中的現(xiàn)象無法找到對應的理論來闡釋這一現(xiàn)象的問題。方案(1)應用規(guī)約隱含這一特征來使詞語原有的信息條目更加豐富,也就是說要通過規(guī)約隱含來擴充原有的詞匯信息,這樣才能達到全面地理解詞語語義;方案(2)應用會話隱含來縮小字面意義和話語理解之間的差異。因此,Blutner希望借助Q-principle與I-principle達到這一目標。而后,他又在文章Two Case Studies In Lexical Pragmatics中加入了優(yōu)選論。陳新仁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在運用會話含義的基礎上又引入優(yōu)選論加以研究,很有啟發(fā)意義”。
二是依據(jù)Sperber&Wilson提出的關聯(lián)理論。根據(jù)Wilson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詞匯語用學研究的是詞匯意義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具體來說就是詞匯在使用的過程中,字面意思在進行不斷調(diào)整的一個過程。過程主要包括收窄(narrowing)、近似(approximation)、喻化(metaphorical)等。從關聯(lián)角度出發(fā),收窄、近似、喻化等詞匯理解不再被認為是不同的認知過程,相反,我們可以找出它們之間的一些共性,也就是以最佳關聯(lián)假設為基礎,通過語境的調(diào)整以及相關百科知識的提取,從而得到詞匯語義的最佳或期望的理解。
此外,關于詞匯語用學的研究,Blutner曾提出了四個主要的論斷:①非組合性原則在詞匯語用學中經(jīng)常被采用。②非表征手段的采用是詞匯語用學的一個關鍵所在。③在解釋詞匯語義過程中使用經(jīng)濟原則是詞匯語用學的又一個關鍵所在。④會話含義的可撤銷性是詞匯語用學需要給出的解釋。
目前對詞匯語用學的研究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結合語用學、詞匯學與語義學理論,對詞匯展開動態(tài)研究以及運用關聯(lián)理論和語用學理論來研究詞的意義。微觀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對一些典型詞匯與語用現(xiàn)象做具體的分析研究。這些現(xiàn)象主要包括詞匯歧義、一詞多義、語用異常、詞匯阻塞以及形容詞語用意義。(相關資料對這些現(xiàn)象都有一定的詳盡介紹,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下面就關于詞匯語用學研究問題中的詞匯意義理解這一研究作一些相關介紹,因為它與詞匯教學間有著莫大的關系。只有明白在詞匯意義理解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在詞匯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以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Wilson指出,在一些語境中,原本明確的(或字面的)詞義會因說話人的表達意圖而被調(diào)整或修飾,包括語用擴展義(pragmatic broadening)、語用縮小義(pragmatic narrowing)以及語用畸變義(pragmat?ic shift)。
(一)語用擴展義
語用擴展義指在語言使用中詞的語用義在原有編碼意義上擴展了意義。詞的近似用法(ap?proximation)、詞類擴展(category extension)、喻式用法(metaphorical use)都屬于語用擴展義。如:
(1)This coat costs 1000 dollars.
(2)This injection will be painless.
(3)Federer is the new Sampras.
在一定的語境中,(1)中的1000并不是“正好1000美元”的編碼意義,而是“大約1000美元”的擴大意義;(2)中的painless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沒有一點疼痛感”,而是一種近似的用法,表達的是“幾乎不會感到疼痛”;(3)中的Sampras也不是特指一個叫Sampras的人,而是指具有Sampras特點的一個群體,是一種詞類擴展的比喻式用法。
(二)語用縮小義
語用縮小義指在語言使用中詞的語用義在原有編碼意義上縮小了意義,詞義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縮小其意義的,因此可以依據(jù)語境向不同的方向進行縮小,而且縮小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如:
(4)All doctors drink.
(5)This plant is poisonous.
(6)Hemingway was a man.
在一定的語境中,(4)中的drink傳達的概念可能就不是“喝某種液體”,而是更具體的“喝酒”甚至是“喝大量的酒”;(5)中的plant不再指的是“植物的統(tǒng)稱”,而是具體到某種植物,比如“曼陀羅”;(6)中的man指的不是“人”這一統(tǒng)稱,是縮小到”某一類型的人”,Hemingway屬于其中的一個典型。
(三)語用畸變義
語用畸變義是指詞在使用的過程中,其意義既不是在編碼意義基礎上的擴大,也不是在編碼意義上的縮小,而是一種徹底變化了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日常語用中的反語(irony)、雙關(pun)等現(xiàn)象上。如:
(7)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8)He is a fine friend indeed.
(9)He has a lifestyle which is very San Francis?co.
在(5)這個歇后語中,“舅”可以利用其諧音理解為“舊”,和其編碼意義也沒有多大關系了;(8)中的fine不再是“好的”意思,而是指“不好,不可靠”等貶義的意思;(9)中的San Francisco本來指的是美國的一座城市的名稱即“舊金山”,而在這句話中,作為形容詞使用,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指的是“一種舊金山式的生活方式”。
談到英語二語詞匯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nèi)對這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漸增多。但就英語教師這一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熱心研究英語詞匯學,并寫出了專書;另一類對詞匯教學不甚熱心。關于第一類我們可以舉出很多這方面的專家以及著作,如陸國強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1983),曹務堂的《簡明英語詞匯學》(1992),汪榕培的《英語詞匯教程》(1997)等等一批著作。第二類指的是一般英語教師,他們往往側重于把整個系統(tǒng)交給學生,而不偏重詞匯方面。在授課時,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如遇到難詞僻義,老師一般認為只需查字典,不必查詞匯學專書。此外,有些時候就算想致力于詞匯教學,由于沒有什么章法可循,也只能是零敲碎打。因為詞匯學書并不告訴你主要應該教哪些詞語,用什么方法教,用什么方法學。
下面就詞匯語用學的研究問題帶給詞匯教學的一些啟發(fā),給一些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的建議。
(一)利用和結合語境進行英語詞匯教學
通過上面對詞匯語用學研究的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詞匯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編碼意義這一層面上,更多的是依據(jù)一定的語境而產(chǎn)生的語用意義,如語用擴展義、語用收縮義以及語用畸變義。這就要求在英語二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語境進行教學,在講述及解釋詞匯語義的同時應給出特定的語境,以便讓學生充分了解該詞在具體使用中所應該采取的確切語義,從而達到精準地掌握詞匯語義的效果;同時,通過在不同語境中使用詞匯來了解詞的意義,也有助于掌握詞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使用情況,從一個側面提高學習者應用所學到的詞匯進行交際的能力。
作為連詞的and一般被認為詞義比較固定,接下來我們就and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語義進行分析。
(10)Mary eats bread and butter at breakfast.
(11)He serves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12)The wind is nice and cold.
上面的三句話中and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和”這一意思。(10)中的bread and butter表示的是“涂有奶油的蛋糕”;(11)中的heart and soul表示的是“全心全意”;(12)中的nice and cold表達的是“涼爽”。通過把同一個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來凸顯其不同的意義的方法,在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詞匯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于詞匯學習的語用意識。
(二)利用和結合詞匯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進行英語詞匯教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不可能脫離文化而孤立地存在。詞匯是反映語言信息的載體,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異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語言,這也就使得語言帶上了民族的特征,而詞匯作為語言的一個重要成分,也就具有了該民族獨特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比方說,在華夏文化中,“龍”字是漢民族人們非常熟悉又有好感的詞,有“龍的傳人”“真龍?zhí)熳印钡劝x詞。而在英國,人們會聞龍色變,它常被用來指“兇暴的人”。我們還可以通過“dog”這個詞來更好地了解這一現(xiàn)象?!癲og”這個詞具有很強的文化意義,需要我們結合具體的文化背景來了解。首先,從概念意義上講,中國的“狗”和英、美國家的“dog”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但兩個文化群里的“狗”的文化意義卻大相徑庭。“狗”這個詞在中國人看來往往帶有貶義的色彩,漢語中有不少“雞鳴狗盜”“狗仗人勢”“狗咬呂洞賓”等詞語,這些詞語均是貶義的詞語。但是英美人對狗的看法與我們相去甚遠,在他們看來,“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忠誠友好,所以“dog”在英語中往往含有褒義,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a lucky dog(幸運兒)等等。
對二語習得者來說,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就無法正確理解并習得該詞匯,而且大部分要么在詞匯概念意義上,要么在文化意義上存在差異。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明詞匯所指的事物,還應該對其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語境進行說明與解釋,這樣才能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學得既快又牢。
(三)充分認識和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詞匯教學
通過上面兩點啟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詞匯語義的影響,無論是語境上的還是文化上的,都是動態(tài)的,而非靜態(tài)的。對于詞義的學習,學生不能一味地死記硬背,老師也不能照本宣科。我們需要做的是:結合多媒體進行詞匯教學。學生在掌握詞匯音形的基礎上,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具體詞匯使用時所帶有的畫面或是視頻,這樣不但能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詞匯的意義,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這點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老師還可以不斷引導學生通過其豐富的想象力來大膽猜測詞義,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
隨著界面研究的興起與快速發(fā)展以及詞匯語用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詞匯語用學有望與其他的學科形成交叉研究。在詞匯語用學理論研究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也期望更多的研究能運用到實際中來。在詞匯教學這一塊,近些年,已有不少實證研究加入進來,相信以后會有更多這方面的研究,來帶給詞匯教與學這一塊更大的啟示。
[1]曾衍桃.詞匯語用學引論[J].外語學刊,2006(5):59-64.
[2]曾衍桃,等.國內(nèi)詞匯語用現(xiàn)象研究十五年之述評[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9(6):73.
[3]陳新仁.國外詞匯語用學研究述評[J].外語研究,2005(5): 5.
[4]Wilson.D.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J].It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Rivista di Linguistica,2003,15(2):28.
[5]Blutner R..Lexical pragmatics[J].Journal of semantics,1998 (15):115-162.
[6]向大軍.詞匯語用意義的分類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09(9):49-50.
[7]王宗炎.英語詞匯教學初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5):1-3.
(責任編輯:陳麗娟)
The Situation of Lexical Pragmatics Research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SHU Jinping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lexical pragmatics research and its main research topics. By 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al pragmatics an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it brings some implica?tions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lexical pragmatics;semantic analysis;code meaning;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H319.3
A
1673-2928(2015)03-0102-04
2014-11-24
疏金平(1990-),女,安徽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