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芳
摘 要: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的教學一直備受重視。作為一條學生接觸中華文化的基本途徑,初中語文的課堂效率與教學效果自然在整個學科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世界瞬息萬變,只有教師的思想與授課方式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與時俱進,然而,教學模式的不同自然會引起課堂效率的不同。結(jié)合實際,淺析了在初中階段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中華民族的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現(xiàn)代課堂中,語文教學是培育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為了讓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教師應該學會運用創(chuàng)新思想去駕馭課堂。眾所周知,高效課堂需要高效的教學方式,迎合時代特征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把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效地利用起來,才能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就從教學方式入手淺析這一問題。
一、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語文課堂質(zhì)量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就是在相同條件下,學生在課堂上培養(yǎng)的能力更加豐富,所以,為了達到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學會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也就提高了語文課堂質(zhì)量。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魯迅先生生澀且深奧的文章通常不能讓學生見文解意,但是如果教師一改從前幫助學生分析的習慣,而是在課堂上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反復品讀其中的韻味,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教師再進行補充,就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語文課堂質(zhì)量。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學校依然沿襲著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但是為了讓學生對語文教學更加有興趣,集中注意力去追隨教師的思路,學??梢赃m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學習《香菱學詩》這一課時,可能很多學生都初步了解此課摘自《紅樓夢》,但是半文言的課文難免會讓學生覺得乏味,這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便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紅樓夢片段,讓學生在影像資料里更加輕松地了解人物,從而活躍豐富課堂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三、樹立先進教學觀念,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
為了讓語文教學效果得到增強,教師還要學會樹立先進教學觀念,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在學習《錢塘湖春行》這首唐詩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簡單了解此詩后,對學生進行分組比賽,當然比賽考試的范圍要提前告知學生,而比賽可以通過搶答等形式,教師可以對此詩的思想或詩人相關知識進行提問。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詩句搶答游戲,例如“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有七個字,鼓勵學生思考與“湖”有關的詩句,從而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復習舊課,拓展課外知識,也通過這種形式達到了更好的課堂效果,提高了語文課堂效率。
四、采用開放式課后作業(yè)形式,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思維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作業(yè)形式單一,除了默寫背誦等毫無新意。為了讓學生有效地利用課后時間去發(fā)揮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對作業(yè)方面進行更創(chuàng)新的改善,例如,在學習記敘文古文時,讓學生編排短劇,在課堂上表演,這種方式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推薦初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初中語文教學是我國義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讓語文教學更加富有活力,教師應該學會提高效率的教學方式,上文淺析此點,相信我國語文教育會越來越出色。
參考文獻:
宋家敏.初中語文教學高效策略淺析[J].中國義務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