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娟,李木清,劉 梨,王小亮
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病人往往伴有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臨床癥狀。由于糖尿病病人伴有嚴重的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足部潰瘍,其發(fā)病率約為15%,而其中截肢者高達33%,因糖尿病足死亡率為29%[1]。故如何有效治療糖尿病足潰瘍顯得尤為重要。本實驗通過對2型糖尿病大鼠潰瘍采用象皮生肌膏治療,觀察新生肉芽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纖維結合蛋白(FN)分子生物的表達及創(chuàng)面愈合率的變化?,F(xiàn)報道如下。
1.1.1 實驗動物 SD成年健康清潔級大鼠,雄性,體重(260.56±19.34)g,由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湘2011—0003。
1.1.2 試劑 大鼠TGF-β及FN的ELISA檢測試劑盒來自北京杰輝博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一般材料 10%水合氯醛(上海盛利泰化有限公司),生理鹽水,水膠體敷料[康樂保(中國)有限公司康惠爾潰瘍貼,批號:2640124],青霉素(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F3082108),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武漢帝王冠醫(y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象皮生肌膏(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附一院藥劑科自制,批號:20120918)及其他相關材料。
1.1.4 儀器 美國生產AllegraX-15R臺式冷凍離心機,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JY3002型電子天平,德國LEICA公司產DM LB2型雙目顯微鏡,北航公司產 MIAS醫(yī)學圖像分析系統(tǒng),英國生產的Shandon325型石蠟切片機,麥克奧迪實業(yè)集團公司生產的Motic B5顯微攝像系統(tǒng)及其他相關儀器。
1.2.1 造模 ①選取180只SD健康成年雄性清潔級大鼠,適應性喂養(yǎng)1周。然后隨機選取45只大鼠為空白對照組,喂養(yǎng)同前;其余135只予高脂高糖飼料喂養(yǎng)6周,然后從大鼠尾靜脈采血,測量大鼠C肽及血糖,判斷動物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后,再予尾靜脈注射1%鏈脲佐菌素(STZ)30mg/kg,1周后測血糖≥16.7 mmol/L,則認為糖尿病造模成功[2],成功造糖尿病模型134只。②糖尿病成功造模后,當天對134只糖尿病大鼠制備潰瘍模型[2],術前每只大鼠肌肉注射8U~10U的青霉素預防感染,然后用亞甲藍在大鼠背部作一直徑17mm圓形標記,最后對大鼠背部脫毛;用碘酒和乙醇對大鼠背部圓形標記脫毛區(qū)消毒,采用打孔器,在大鼠脫毛消毒區(qū)打孔,潰瘍直達筋膜,然后進行清創(chuàng)、止血、包扎;術后以能自由飲水、攝食者為潰瘍模型,成功造潰瘍模型130只。
1.2.2 動物分組方法 從空白對照組45只SD雄性大鼠中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完全隨機抽取40只大鼠。潰瘍模型130只大鼠按照血糖、體重分層隨機分為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選取40只。
1.2.3 治療方法 4組大鼠單籠喂養(yǎng),換藥前均先用無菌棉簽蘸取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清創(chuàng),再以1%碘伏消毒,最后以無菌棉簽對大鼠局部干燥。模型組予生理鹽水紗布外敷,陽性對照組予水膠體敷料外敷,實驗組予象皮生肌膏外敷。3組每天均換藥1次,肉眼觀察創(chuàng)面癥狀的變化及愈合情況。
1.2.4 療效評價方法
1.2.4.1 創(chuàng)面肉眼及組織學觀察 肉眼觀察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顯微鏡下進行組織學觀察。
1.2.4.2 創(chuàng)面TGF-β及FN表達檢測 分別于治療后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從每組隨機選取10只大鼠處死并取相同部位創(chuàng)緣組織,經(jīng)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切片,采用免疫組化檢測TGF-β及FN的表達,比較4組創(chuàng)面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免疫組化檢測TGF-β和FN陽性表達;在400倍鏡下觀察4組創(chuàng)面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免疫組化檢測TGF-β和FN陽性表達的分布。
1.2.4.3 潰瘍愈合率的計算 分別在治療后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用數(shù)碼相機對大鼠創(chuàng)面照相,采用圖像分析IPP軟件計算未愈合面積、創(chuàng)面愈合率。創(chuàng)面愈合率=(原始創(chuàng)面面積-未愈合創(chuàng)面面積)/原始創(chuàng)面面積×100%。
1.2.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創(chuàng)面潰瘍組織肉眼及組織學觀察 ①空白對照組:組織學無明顯變化。②模型組:大鼠術后創(chuàng)面較干燥,色澤暗淡,肉眼生長緩慢。肉眼觀察大鼠術后創(chuàng)面第10天開始愈合,絕大多數(shù)大鼠到第21天創(chuàng)面也未完全愈合。組織學觀察TGF-β表達在第7天達峰值,而后逐漸下降;FN表達一直呈上升趨勢。③陽性對照組:大鼠術后創(chuàng)面較濕潤,肉芽組織生長較緩,其色較鮮艷。肉眼觀察術后大鼠創(chuàng)面第6天開始愈合,在第21天基本愈合。組織學觀察TGF-β表達在第7天達峰值,而后一直下降;FN表達一直呈上升趨勢。④實驗組:大鼠術后創(chuàng)面伴滲出液,肉芽組織生長較快,呈淡紅色。肉眼觀察術后大鼠創(chuàng)面在第3天少量大鼠開始愈合,在第16天絕大多數(shù)大鼠基本愈合,在第21天所有大鼠完全愈合。組織學觀察TGF-β表達在第7天達峰值,而后一直下降;FN表達在第14天達峰值,而后FN含量開始下降。見封三圖1、圖2。
2.2 4組TGF-β表達的動態(tài)比較 實驗組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TGF-β陽性表達都高于陽性對照組TGF-β陽性表達(P<0.05),也高于模型組TGF-β陽性表達(P<0.05);陽性對照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TGF-β陽性表達均高于模型組TGF-β陽性表達(P<0.05)。見表1。
表1 4組TGF-β表達變化比較(±s)
表1 4組TGF-β表達變化比較(±s)
組別 只數(shù)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4±14.21模型組 10 76.52±13.65 89.51±14.33 76.39±13.55 58.50±10.04陽性對照組 10 124.33±15.98 202.41±16.94 175.90±15.88 136.46±14.82實驗組 10 154.61±16.051) 251.32±17.021) 206.43±16.091) 158.84±15.471)1)與其他3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瞻讓φ战M 10 95.88±15.47 94.37±17.42 95.34±16.42 95.3
2.3 4組FN表達的動態(tài)比較(見表2)
表2 4組FN表達動態(tài)變化比較(±s)
表2 4組FN表達動態(tài)變化比較(±s)
組別 只數(shù)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00.83±10.51模型組 10 63.21±8.94 95.61±8.73 187.41±12.07 236.42±14.45陽性對照組 10 101.30±10.48 227.00±16.45 298.71±17.06 359.63±17.85實驗組 10 132.00±13.051) 285.00±16.931) 454.33±19.631) 283.60±15.441)1)與另外3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瞻讓φ战M 10 100.62±10.47 100.30±10.74 100.80±10.63 1
2.4 3組愈合率及愈合時間動態(tài)比較(見表3)
表3 3組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率動態(tài)比較(±s) %
表3 3組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率動態(tài)比較(±s) %
組別 只數(shù)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36陽性對照組 10 6.52±1.47 33.06±3.63 65.73±5.41 86.35±5.30實驗組 10 10.80±2.141) 44.92±3.741) 86.78±5.011) 100.001)1)與其他兩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模型組 10 2.33±0.53 22.71±3.98 49.09±4.26 75.04±5.
目前2型糖尿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主要病理機制為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胰島素抵抗,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血糖高于正常范圍。高血糖導致糖代謝、脂代謝、蛋白代謝等發(fā)生異常,累及心、腦、腎、眼、神經(jīng)等重要臟器;特別是對糖尿病足部潰瘍,其致殘率高,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3]。在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糖尿病屬“消渴”范疇,糖尿病足屬“脫疽”范疇,多因勞倦、情志所傷或久病等導致的氣陰兩虛,不能正常行血和濡養(yǎng)臟腑組織,致使脈絡損傷,而發(fā)為血瘀;久則化熱,而敗壞肌膚筋骨等,演變?yōu)槊摼?。其病性屬本虛標實。根?jù)中醫(yī)急則治標的原則,應快速治愈足部潰瘍,防止嚴重的并發(fā)癥。故本實驗通過對大鼠2型糖尿病足部潰瘍成功造模,然后通過免疫組化法檢測TGF-β,F(xiàn)N的分子生物表達及創(chuàng)面愈合率來評價創(chuàng)面愈合效果,對臨床治療糖尿病足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4組TGF-β的表達在第7天均達峰值,而后一直降低;4組FN的表達只有實驗組最先在第14天達峰值,其余3組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實驗組中大鼠在任意時間段TGF-β表達、FN表達及創(chuàng)面愈合率與其他3組間均存在差異(P<0.05)。說明2型糖尿病潰瘍大鼠損傷組織中TGF-β,F(xiàn)N在不同時間段都存在表達,但是實驗組TGF-β表達最多、FN能提前表達且含量最多,故象皮生肌膏對于2型糖尿病大鼠潰瘍,能快速促進肉芽組織TGF-β及FN的表達,促進傷口愈合。
TGF-β是一類具有多功能的細胞因子,能對細胞周期進行調控,從而影響細胞分裂[4];能誘導新生肉芽組織生成,加速組織的修復[5]。FN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特性的糖蛋白,廣泛存在于細胞表面、體液及結締組織中,具有防御功能和維持機體完整性的物質;能在創(chuàng)面形成富含F(xiàn)N的基層膠原纖維-纖維蛋白復合物,并進行增殖,直至上皮化愈合,在傷口修復愈合中起重要作用[6]。所以,損傷組織中TGF-β及FN的表達能間接反映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而象皮生肌膏為中成藥制劑,其主要中藥成分為血余碳、生地黃、龜甲、當歸、石膏、爐甘石、蜂蠟及象皮。血余碳能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現(xiàn)代研究表明血余碳具有明顯的凝血、抗血栓及抗菌作用[7];生地黃、龜甲、當歸能補氣養(yǎng)血,起扶正固本之作用;石膏、爐甘石能清熱解毒并涼血生肌,具有抗感染作用;蜂蠟及象皮養(yǎng)陰并保持局部組織濕潤,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8,9]。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血活血、止痛斂瘡,同時解毒生肌。正如本實驗應用象皮生肌膏大鼠FN在第14天表達就達高峰、TGF-β在第7天表達達高峰且含量與其余3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象皮生肌膏能促進FN及TGF-β在潰瘍部位的表達。故應用象皮生肌膏大鼠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最早、愈合率最高??梢?,對于糖尿病潰瘍,在現(xiàn)代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發(fā)揮傳統(tǒng)中醫(yī)特色,使之為人類健康服務。
[1] Margolis DJ,Hoffstad O,Nafash J,et al.Location:Geographic clustering of lower-extremity amputation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1,34(11):2363-2367.
[2] 李巧芬,常柏.生肌象皮膏對2型糖尿病大鼠潰瘍肉芽組織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及受體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12,29(6):570-572.
[3] 肖正華.糖尿病足潰瘍發(fā)病機制及診治的臨床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6):2661-2663.
[4] 張勇,秦娜,于斌.TGF-β/Smada信號轉導通絡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6(1):155-157.
[5] 王國輝,崔云甫.TGF-β1在膽管損傷修復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0,13(5):376-379.
[6] 李學娟,陳澤彬,魏紅,等.大黃素對高糖培養(yǎng)的GMC增殖、FN表達及p38MAPK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30(2):233-238.
[7] 董小勝,黃潔靖,張林.中藥血余碳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導報,2009,15(12):85-86.
[8] 李榮.干性愈合與濕性愈合療法治療Ⅱ期、Ⅲ期壓瘡的效果比較[J].護理研究,2014,28(5C):1851-1852.
[9] 廖鏘云,吳曉健,容詠新,等.濕性療法對創(chuàng)面表皮干細胞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15(30):2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