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平,劉欣然
(1.太原師范學院體育系,山西 太原 030619;2.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體育人文社會學
古希臘教育史中的體育思想
王彩平1,劉欣然2
(1.太原師范學院體育系,山西 太原 030619;2.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采用文獻資料法,在古希臘的教育史中,探討體育產(chǎn)生、形成和存在的思想原因。從歷史起源和神話線索中,發(fā)現(xiàn)體育是伴隨希臘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接著傳統(tǒng)文化,并成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體育不僅是希臘人的文化習慣,而且承載著希臘精神的同一性,所以對民族在文化上的統(tǒng)一起到重要作用。旨在從希臘文化中,尋找體育存在的傳統(tǒng)因素,透過教育的歷史背景,發(fā)掘體育的思想意義和精神價值。
古希臘教育史;體育;民族精神;思想
教育是人類文明中的永恒話題。作為一種自我創(chuàng)造、證明和延續(xù)的知識再現(xiàn),教育承載了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精神夢想,將實踐經(jīng)驗、自然辯識、文化批判、真理哲思和自我審視,都化歸為一種存在和前進的力量,人類文明從此得以起航。在人類的教育史中,尤其是西方教育體系中,古希臘讓我們“言必稱希臘”成為了一種可能,并且是教育史考察的必須經(jīng)歷。作為一種視野的理論基點和考察對象,古希臘的教育史實,讓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到諸多的文化線索。教育,在古希臘作為一種城邦集體意志的杰作,和希臘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他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良好合格的公民。它不僅關注讀寫、文字和修辭,詩歌、音樂和舞蹈,而且更注重于身體和品行的教育,“身體的健碩勻稱”成為首先追求的教育目的,于是體育的重要程度得以體現(xiàn)。體育是針對身體能力的改造活動,是達成良好身體的動因。體育占據(jù)了大部分的希臘教育內(nèi)容,在多利安、愛奧尼亞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休閑中,體育就是教育的代名詞。由此,我們不得不關注希臘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體育存在于希臘的生活領域中,是軍事、宗教、藝術和休閑的中心內(nèi)容。古希臘教育畫卷中的體育思想和實踐,成為考察的對象。
在希臘文明的營養(yǎng)因素中,可以看到來自埃及和東方文明的身影,但經(jīng)其改良,希臘文明以嶄新的面貌得以呈現(xiàn)。希臘文明起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并且是天神宙斯的誕生地,它藏匿于狄克特山的洞穴中,躲過了父親克洛諾斯的吞噬。克里特島的第一代君王米諾斯,就是宙斯與歐羅巴的兒子。米諾牛生吃童男女的傳說,成為雅典人的黑色記憶。但是,在第3個9年,雅典王子忒修斯弒殺牛怪,解救了苦難的雅典人民。它與牛怪搏斗的場景,或許展現(xiàn)了一項運動,即撫牛騰躍。從公元前16世紀的壁畫、浮雕以及同時期或更早時期的章印和印章石中,我們認識了撫牛騰躍和翻筋斗運動[1]。在克諾索斯雙斧迷宮的壁畫中,運動者借助迎面奔來的野牛力量,輕撫牛背翻越而過,一種類似體操的運動,“是遠古的體育運動形式與公牛間的一次完美‘邂逅’”[2],是建立在神圣崇拜基礎上的獻祭。
牛神象征著力量與權力,宙斯就是化作牛神將歐羅巴擁入懷中。這種運動形式,雖然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共處的和諧力量,但是卻類似于如今西班牙斗牛一般血腥和無情。斗牛運動大多是以牛的死亡結束,而“撫牛騰躍”多以跳躍者犧牲為主,血祭的主體在時空間發(fā)生著替換?!坝捎诙放ks技非常危險,很多年輕的男女俘虜,包括雅典俘虜,喪失于公牛的銳角下??酥Z索斯‘迷宮’的斗牛場成了‘牛仔們’有去無歸的葬身之所?!保?]于是,這種運動成為“米諾牛吃人”的真正來源,圣牛崇拜也成為米諾斯文化的早期記憶,帶有體育意味的宗教儀式得到某種合理解釋。
早期的克里特文明與埃及和東地中海存在廣泛的聯(lián)系,它可能是“亞特蘭蒂斯”的理想描述地。由于史料的缺乏,人們至今還無法破譯線形文字A的真正內(nèi)涵,加上火山爆發(fā)、地震海嘯、島內(nèi)爭斗和異族入侵,導致米諾斯文明的勢力迅速衰弱。荷馬描寫的“寬闊的克里特”成為希臘人心目中的永恒記憶。地理上的空間會被時間給填滿溝壑。當克里特文明隱匿在厚厚的火山灰下時,邁錫尼人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并發(fā)動了一場著名的“特洛伊戰(zhàn)爭”,使希臘人有了一次集體作戰(zhàn)的經(jīng)歷,希臘精神尋找到了合理的解釋。荷馬筆下的神靈、英雄和凡人有了一個共同競技的舞臺,體育的重要性被推向了歷史的前臺。生活中的休閑、會餐后的娛樂、言談中的話題、祭祀中的儀式、軍事中的操練、競技中的能力和神靈間的喜好,都尋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行為依據(jù),體育凝聚成希臘人的生命焦點,成為希臘精神的神圣寄托。
當邁錫尼的獅子門還聳立在阿耳哥斯平原上,阿伽門儂國王只留下神話和寶藏時,人們已經(jīng)很難考證當時社會的教育現(xiàn)狀,即使是在線形文字B中,也只能零星散見一些宮廷的記錄。多利安人的野蠻已經(jīng)取代了亞該亞人的文明,體育通過文化的傳承,穿越黑暗時代四百年的時光,竟然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發(fā)展成為一個城邦的教育體系和政治制度,體育成為創(chuàng)造和延續(xù)希臘文明的理由。體育成為一種教育制度,在希臘的大地上被廣泛傳揚開來。
在《荷馬史詩》中,克里特是泛希臘文明中的重要力量,參與著征服特洛伊的戰(zhàn)爭。它當時的君王伊多墨紐斯也出現(xiàn)在帕特羅克洛斯喪葬競技的觀眾席中,并且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聲音。當克里特的富饒變成殘垣斷壁時,邁錫尼人通過荷馬史詩描述著前希臘時期的理想。荷馬式的英雄映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由此,柏拉圖感慨到:“荷馬教育了整個希臘?!蓖ㄟ^英雄們的業(yè)績,貴族人杰的英武、勇敢和機智所反映出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成為反復歌頌和傳唱的事跡。這無意中將英雄主義設定為精神的使命、行為的標準和道德的起點,贏得和追求榮譽成為生命的始然。
這種英雄觀念正好傳遞出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價值在于為希臘人給定出精神目標。無論是阿喀琉斯“榮譽的勇敢”,還是奧德修斯“機智的勇敢”[4],從中都透射出體育的力量,在喪葬競技和展演競技中[5],體育成為了宗教、軍事和生活的主角。對于體育的這種需要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生活就是勇氣較量的舞臺。于是,希臘人將體育放置在文化的首要位置,讓自己的時代中充滿“童年社會”的活力和光耀。身手敏捷、英勇無敵、力大無窮和意志頑強,都需要尋求培養(yǎng)、蓄積和沉淀,體育自然成為了教育的首要選擇。一種教育的普遍原則被提出,其實踐形式只能是體育的具體內(nèi)容。體育符合了英雄時代的行為標準,主動占據(jù)了希臘生活的場域和空間。
教育,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希臘的觀念中,人和神本是一家,凡人的一切都是神靈教授和給予的,從普羅米修斯盜得火種開始,人類的各種技藝都能夠?qū)で蟮缴竦慕虒Ш捅幼o。馬人喀戎就是最為著名的教師,他將智慧、醫(yī)術、音樂和體育教授給英雄,阿喀琉斯就曾經(jīng)在他的教導下學習了打獵、馬術、投槍和弦琴。拳擊、箭術、摔跤、跳遠、鐵餅和格斗,也都是神靈所授,并且天神們自身也喜愛體育競技。赫爾墨斯就是競技賽會的保護神,在體育場、健身館和城邦學校中,都供奉著他的塑像,成為矯健身體、靈活思維的理想塑型。
體育,成為一種文化習慣,貫穿于古希臘人的社會生活之中。從口傳神話的歷史追溯中,體育就與神的行為不可分離,這使得在希臘人的價值認同中,參與體育就是模仿和接近神的生活。體育賽會是神祗最喜愛的生活方式,宙斯、阿波羅、波塞冬、赫拉、雅典娜都有各自的祭祀賽會,神靈也喜歡這種歡慶的熱烈場景。從宙斯戰(zhàn)勝克羅洛斯,普羅米修斯盜火人間,赫拉克勒斯建功立業(yè),珀羅普斯爭婚獲國,到祭祀英雄亡靈葬禮,創(chuàng)立和舉辦體育競技賽會成為慶祝勝利表達懷念的唯一方式。因此,在希臘式的人生觀中,尤其是在英雄時代,體育賦予人以充沛的活力、冒險的精神、勇敢的品質(zhì)、堅韌的意志和行為的果敢,標準的希臘人在體育中接受鍛造。體育外顯于希臘人的生活中,成為教育必須首先尋找的生動形式。同時,體育內(nèi)隱于希臘人的精神中,成為希臘民族性靈秀的獨有特征。
3.1 教育中的體育意義
教育是人的種類特征,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獲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從古至今,對于教育的認識和探討都凝結成為對于真、善、美的考察,是生命延續(xù)的需要和對未知世界的理解。蘇格拉底就運用“精神助產(chǎn)術”的方式推行著人類的美德;柏拉圖也在《理想國》中描繪出一個城邦教育的理想模式;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尋找德性的力量,教育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必要途徑。人是什么?這也是教育所要探討的問題?!罢J識人的本質(zhì)就是為了認識教育的本質(zhì)。”[6]這是一種理性的認識能力,將人的身體和精神統(tǒng)一于生命完善的本質(zhì)努力,所以人天生就具備這種思想觀念。
從希臘的社會文明開始,教育就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方式中,成為人成才成長的必須經(jīng)歷。從英雄主義的教育模式開始,教育的主題是培養(yǎng)勇武、自信和高貴的戰(zhàn)士,“尚武、認勇、重力”成為英雄時代的特征。體育競技從出于軍事目的需要,到祭祀亡靈、取悅神靈,再到休閑娛樂、顯示身份、成為教育,都與追求卓越和癡迷榮譽分不開。生活就是競技的舞臺,存在就是為了證明勇敢,體育在希臘擁有了自己的時代,即“賽會時代”[7]。希臘的生活理想在體育中得以實現(xiàn),英雄的美德品行在體育中得以完結。
在希臘的古風時期,體育并非是國民教育,而是精英教育或公民教育,是獲取榮譽和聲望的來源,是衡量人美德標準的價值尺度。這一時期,教育的內(nèi)容不是文字教育,而是體育、音樂和舞蹈,尤其重視體育的實用性,體育有助于培養(yǎng)勇敢。城邦公共生活的空間時常被體育所取代,練身場、競技場成為公民教育的課堂,競技賽會成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節(jié)慶的歡娛、賽場的比拼、勝利的榮耀,組成美德教育的現(xiàn)實演繹,體育競技在追求卓越的感召下,成為公民教育的樸素儀式。希臘的教育意義在于培養(yǎng)合格完善地能夠參與城邦事務的公民。高貴完善的人在體育中獲得生成,美德養(yǎng)成的教育就是體育存在的原因。
3.2 斯巴達的教育體制
當赫拉克勒斯的子孫來到伯羅奔尼撒,希臘的歷史發(fā)生著某種改變,征服特洛伊的邁錫尼文明已經(jīng)被多利安人取代,希臘文明的霸主之一“斯巴達”正在成長。起初的斯巴達與他的胞族兄弟們并沒有什么不同,同樣處于戰(zhàn)爭、奴役和毀滅的魔咒中。但是,自從呂庫古效仿克里特創(chuàng)建了一個城邦制度,并把它寫進了法律,斯巴達的一切都發(fā)生著改變。對斯巴達人而言,呂庫古推行了一種“美德”,這種美德雖然不具備普遍效仿的意義,但是對于當時的斯巴達卻是如此的實用,以致成為了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原形。
這部名叫“大瑞特拉”[8]的法律規(guī)定,斯巴達人的一生都屬于城邦,培養(yǎng)戰(zhàn)士是最為直接的目的。人一出生就需要接受城邦長老的嚴格篩選,任何畸形、殘缺和贏弱的嬰兒都將被丟棄在“阿波特泰”[9]的懸崖峭壁里,或者裸放在“塔蓋圖斯”[10]山上。用來迎接新生兒通常是葡萄酒洗浴,以便檢查他們的體質(zhì)、意志,塑造精英的訓練從這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了。7歲前的兒童由父母撫養(yǎng),他們可以跟隨父親去“菲地提亞”,即男子俱樂部或公共餐廳,來感受作為俱樂部會員的榮譽,這1/50的席位是靠勇敢、頑強和堅毅獲得,從這一刻教育實際也就開始了。
7歲,男孩開始了公共生活,被編進了“隊”接受強制訓練,由“埃倫”“督導”和“鞭撻者”共同管理這64人;12歲以后只穿著一件外衣,并接受一位年長的同性情人的戰(zhàn)斗訓練;16歲后可以參與社會性聚餐,感受成年男子的榮譽;18歲時參與刺殺“希洛人”的秘密行動,一種合法的大規(guī)模屠殺;20歲才能接受公共餐廳的挑選,成為一名真正的“斯巴達人”,并且允許結婚;30歲時,成為正式的公民,擔任公職,繼承財產(chǎn),但必須在兵營過集體生活直到60歲免除兵役。斯巴達的教育是國家的事業(yè),其目的是要塑造合格的戰(zhàn)士,所以它教育的內(nèi)容全部都是體育。從兵營走出來的公民,他們的行為、舉止、表情和言談都十分的相近,是用同一標準生產(chǎn)出來的戰(zhàn)士。
斯巴達的教育和制度,就是要將人民培養(yǎng)成為一個殺戮的機器,在這個制度中男人60歲之前只需要做兩件大事,訓練自己的身體和殺人,而女人被看成是生育機器,是生出優(yōu)秀血統(tǒng)和健壯士兵的工具,城邦的絕大多數(shù)事物就是圍繞這一點展開的。“斯巴達人從不寫下任何一行與文學有關的東西,卻熟諳戰(zhàn)斗的技巧。事實上,他們喜歡戰(zhàn)斗,從內(nèi)心里渴望戰(zhàn)斗。為了戰(zhàn)斗,他們寧愿犧牲人類的所有情感。”[11]斯巴達為了尋求武力的最大化,犧牲所有人類文明認為美好的東西。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他們用了一百年的時間,將整個社會鍛造成一個殺戮的機器,并且讓所有斯巴達人適應這種生活,在城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體育的技巧只是為了訓練身體的肉身素質(zhì),戰(zhàn)斗的技巧卻是為了榮譽地位的獲得,他們把戰(zhàn)斗當成是難得的休息時光,而進行體育鍛煉卻是艱苦的鞭撻。
3.3 雅典的學校教育
在希臘歷史中,能夠與斯巴達齊名甚至超越它的城邦只能是雅典,一個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希臘文明的代稱。雅典人是希倫(希臘人的始祖)的后代,一直居住在阿提卡的城邦和郊區(qū)。雅典是希臘文明中從未被實際征服的城邦,因此,愛奧尼亞方言成為希臘的官方語言。在神話中,雅典王子忒修斯不僅斬殺米諾牛,還在雅典第一次推行了民主,并且設立了泛雅典娜節(jié)[12],為紀念普羅米修斯盜得圣火所舉行的接力賽跑,就是節(jié)慶中的重要儀式。雅典的學校教育早在德拉古建立“戰(zhàn)神山議事會”或者更早的時代就已經(jīng)存在,只是到了梭倫政治改革才正式寫進法律,成為城邦的重要事務。
雅典人極為重視教育,并且認為教育就是人的和諧全面發(fā)展?!八麄兗确磳λ拱瓦_過度的身體訓練,同時也不贊成小亞細亞只注重知識的修養(yǎng)”[13]。所有專門的、過度化的教育理念都不是雅典人所理解的教育,因此他們提出美德是智慧、勇敢、節(jié)制和正義,“過猶不及”和“認識你自己”正好詮釋了這種教育理念。到伯里克利的時代,雅典在希波戰(zhàn)爭的損失中恢復過來,并且建立了“提洛同盟”成為盟主,雅典進入鼎盛的繁榮時期。這期間涌現(xiàn)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伊索克拉底等一大批教育家、哲學家,并創(chuàng)辦了諸如阿卡德米和呂克昂學園等最早的大學,由此,伯里克利自豪地宣稱“雅典是全希臘的學校”[14]。
雅典的教育是公民教育,他們免去了生產(chǎn)生活的煩惱,而有時間去仰望星空、思考人生、探討正義,進行身體鍛煉和培養(yǎng)想象才能。雅典兒童6歲開始進行初等教育,由文法、弦琴和體育組成,其目的在于發(fā)展身體、培養(yǎng)美感和學讀詩歌。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是角力、拳擊、角斗、賽跑、跳躍、擲鐵餅和投標槍等,進行身體訓練發(fā)展身體能力。14歲開始接受中等教育,也是富人教育需要繳納學費,課程增加了數(shù)學、修辭學和辨證法等。18歲進入埃弗比接受兩年的軍事和體操訓練,學習騎馬、射箭、投擲標槍和石弩,火炬賽跑經(jīng)常在部落間進行。當進入到20歲之后,知識學習、音樂陶冶和體育訓練就成為自覺的行為。在整個雅典人的教育中,體育是貫穿始終的課程,因此,亞里士多德[15]談到:“體育有助于健康和強壯,培養(yǎng)人的勇敢品質(zhì)?!?/p>
雅典的教育和制度是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和完整的人,他們將人(奴隸除外)的生存權利看成首要原則。體育是身體發(fā)展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目的,通過體育訓練使人的肉體素質(zhì)充分發(fā)展,并將其看成是美德的一部分,而白皙和虛弱的身體,常常成為人們詬病的對象。蘇格拉底就注重身體訓練,并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過人的勇敢。雅典人將體育劃歸為生存的權利,是培養(yǎng)人和諧發(fā)展的途徑,身體是精神的基礎,良好的精神需要依靠健全的身體獲取養(yǎng)料。體育是貴族生活的象征,是公民的權利,練身場的交談成為政治理想的空間,民主精神在競技場進行著爭論和辨別。
3.4 城邦間的體育比較
在文明的較量中,兩次希波戰(zhàn)爭是時常被談論的話題。在強大的波斯帝國面前,散亂的希臘城邦卻凝結成巨大的競爭力量,打破了一個世界帝國的夢想。1)在馬拉松,米太亞德率領的雅典重裝步兵,展示出驚人的力量,并使得菲利皮德斯的長途奔襲成為了一項體育賽事;2)在溫泉關,列奧尼達率領的300斯巴達勇士,表現(xiàn)出過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堅韌意志;3)在普拉提亞,希臘聯(lián)軍徹底讓波斯人嘗到了失敗的苦果,世界歷史被改寫了;4)在格拉尼庫斯河,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對波斯人進行正式的反擊,希臘文明從此走向世界。這一切的歷史都推動了體育文化的傳播,使競技賽會、健身文化和體育思想走向空前發(fā)展的文明軌道。
在希波戰(zhàn)爭之后,希臘世界爆發(fā)了一次全面性的戰(zhàn)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是集權統(tǒng)治與民主政治之間的較量,同時也是國家體育制度與自由教育選擇之間的對抗,斯巴達和雅典領導了這場內(nèi)部爭斗。當我們拋開了社會背景、政治制度、生產(chǎn)方式、經(jīng)濟基礎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只是將其看成“體育極端化”和“體育民主化”之間的斗爭,斯巴達無疑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希臘陸戰(zhàn)霸主的地位無人企及。可是,將體育作為單一因素放置在城邦政治生活中,斯巴達無法適應社會的變革需要,伊巴密濃達率領的300底比斯神圣同性戀軍團三次蕩平伯羅奔尼撒半島,終結了斯巴達人的陸戰(zhàn)神話。呂庫古的政治制度過于陳舊,斯巴達迅速衰弱下去,而雅典最終卻又獲得文化史上的勝利。
透過體育的視角,在兩個城邦的對比中,我們發(fā)現(xiàn):1)政治制度。斯巴達是集權統(tǒng)治,個體只是戰(zhàn)爭機器中的一個部件,體育訓練只是為了制造士兵;雅典是民主議事,個體享受充分的自由權利,體育訓練是獲得和諧全面發(fā)展的人生。2)教育體系。斯巴達的軍事教育中全部都是體育的內(nèi)容,體育只為培養(yǎng)強健的身體;雅典的教育是全面教育,體育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卻能夠貫穿教育的始終。3)生活方式。斯巴達的生活方式圍繞著戰(zhàn)爭和體育訓練展開,一切與之相違背都被拋開;雅典的生活方式中,體育可以是閑暇的內(nèi)容,或者是貴族的權利,體育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發(fā)展健全的心智和精神。4)地理環(huán)境。斯巴達人深居內(nèi)陸,保守、古板尊重傳統(tǒng),體育性格中的堅毅、勇武,追求榮譽的精神突出;雅典人濱臨海洋,浪漫、探索敢于超越,體育性格中的果敢、創(chuàng)新,接受挑戰(zhàn)的品質(zhì)凸顯。5)文化觀念。斯巴達人在適應復雜環(huán)境時,在文化上是退回原始生活,在體育的身體強化中尋找安全,因此,其思想文化顯示出貧弱;雅典人在經(jīng)濟交往中獲得諸多文化元素,體育只是他們學習來的成果之一,因此,其文化、藝術、哲學、思想和技術上全面繁榮。6)婦女教育。斯巴達的婦女允許參與體育鍛煉,赫拉競技賽會就是婦女獨有的節(jié)日;雅典的婦女被禁止參與體育,她們只是男子的附庸,受男性的支配。7)經(jīng)濟基礎。斯巴達人和雅典人都沒有產(chǎn)生勞動的壓力,所以他們都有時間關注身體的強健,體育成為最好的選擇。8)在軍事、宗教和風俗上,斯巴達和雅典都保持了希臘文化的一致性,體育成為文化同一性的標志。
綜上,斯巴達是集體主義的代稱,雅典為個體主義代言。斯巴達在群雄逐鹿的時代中,主動發(fā)展身體以適應殘酷斗爭的現(xiàn)實需要,雅典在海洋文化的探索精神中,提倡人的和諧全面發(fā)展。這一切的中心都有體育的身影,將體育放置在教育、文化、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都是為了生命延續(xù)和文化發(fā)展的需要。最終,斯巴達贏得了短暫內(nèi)部斗爭的勝利,而雅典贏得思想史上的勝利,并成為文明探討的中心話題。
4.1 體育即生活習慣
在希臘,體育真正進入到教育體系中,成為社會必須遵守的傳統(tǒng)美德,繼承和發(fā)揚體育成為希臘的文化標志。他們不僅把體育當成是生活的本身,同時把體育納入到慶典活動中,并將體育作為理想來實現(xiàn)。當奧林匹亞、德爾菲、科林斯和尼米亞進行著賽跑時,希臘人會從四面八方積聚于此,來感受盛大的節(jié)日歡慶。根據(jù)第歐根尼[16]的轉(zhuǎn)述:“老年泰勒斯就是在觀看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死于酷暑和焦渴?!毕ED人對于體育的癡迷可見一斑。當薛西斯率領著他龐大的東方軍團出現(xiàn)在溫泉關時,“斯巴達人在慶祝為阿波羅舉辦的卡爾涅亞節(jié),而其他的希臘人正準備著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17],體育在希臘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再一次被體現(xiàn)。
“體育是古希臘人的文化習慣。”[18]他們欣賞身體強健的美麗,并將完美的肉身認為是神靈的喜好,體育被看成是通神的儀式。于是,人的肉體與神的精神交匯在競技場中,體育神性被提及,而廣泛的參與群體又使得體育世俗化,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讓人們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分享。希臘的體育就是城邦的事業(yè)。在雅典就有專門負責競技賽會的官員,而當奧林匹克運動會將要舉行時,伊利斯城邦會委派3名神圣司儀,到各個城邦宣布比賽的舉辦日期,他們?nèi)缤竦男攀拱憬邮芷渌前羁畲.斮悤e辦前,所有的參賽運動員都必須受到保護,同時在“神圣休戰(zhàn)條約”的規(guī)定下,城邦之間停止戰(zhàn)爭行為,以確保競賽順利進行。希臘人對體育的愛好或許是一種天生的行為。生活就是競爭的舞臺,而體育恰恰將這一競爭現(xiàn)實演繹出來。
4.2 體育即思想認同
教育是一種文明的理想,將美德、習俗和文化進行傳承,以獲得在時間上的延續(xù)和空間上的占有。教育實際就是這種思想和行為的同化活動,將文化傳統(tǒng)予以持續(xù)保留。參與體育是莫大的光榮,而能夠奪取體育賽會的冠軍則是無尚的榮耀。奪得桂冠,成為競賽的口號,生命的競爭在競技場中成為值得嘗試的勇敢行為。體育的教育價值被確認,因為觀看競賽不僅是接受人生教育、道德教育,而且是培養(yǎng)城邦榮譽觀、自信心和責任感的教育實踐課堂。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我們通常發(fā)現(xiàn)的背景不是體育場就是練身館,獨有交往的場所貴族生活的政治空間,體育成為城邦首要重視的事務。而品達的偉大,則來自他對競技優(yōu)勝者的歌頌,將先祖的血緣與神明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贊美流露出在文化傳承中的優(yōu)越和自豪感。
這一切都讓體育和希臘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一個文化的共同體。在希臘的歷史溯源中,由于受到泛神文化的襲擾,希臘人從未對某一件事情產(chǎn)生過一致的好奇心。可是,惟有體育除外,希臘人表達出這種鐘愛。由此,希臘的價值準則在體育中推行,這不僅挽救了分裂中的希臘,并且使“希臘人”獲得稱謂上的一致性,希臘民族感受到精神上的統(tǒng)一。在希臘思想精神中,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政治理想和文化訴求,社會場域中的道德楷模、民族英雄和人格榜樣,在體育中獲得人性的存在意義。
4.3 體育即文化傳承
在地域的分布中,希臘的歷史從來就是分散凌亂的小家邦國。在狹小地理基礎中,卻藏匿著最少兩百多個獨立城邦,城邦彼此之間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和教育中自治自主,并且文化特色鮮明。在這樣散亂分裂的狀態(tài)中,使得泛神文化的希臘,沒有統(tǒng)一的理由,希臘民族的同一性需要尋找精神的一致性。這種維系希臘民族精神的紐帶,無法在信仰、語言、觀念和法律中獲取,唯一剩留風俗,一種身體文化的“體育”被賦予了歷史使命。體育滲透進希臘生活的各個角落,從祭祀、戰(zhàn)爭、休閑、教育和交往,體育銘刻著希臘文化的同一性,一種文化的基礎被建立起來。由此,“希臘人”成為同樣高貴生活的人的代稱,泛希臘文化在體育中得到凝固,邦際文化的交往具備了統(tǒng)一的行為語言。
古希臘人似乎天生就愛好嬉戲,在他們的世界中,生活就是游戲的樂園,神與人也能進行著同場競技,希臘精神世界中充滿著童年的氣息。他們賦予體育更多的品質(zhì),從荷馬和赫西爾德開始,體育就占據(jù)著希臘生活的中心,文化交流的平臺就建立在競技場的觀眾席和練身場的場域空間中。在文化和信仰分裂的希臘,人們在身體文化中選擇了“體育”作為凝聚“古希臘人”的專有行為。希臘文化的主體核心內(nèi)容被確立起來,體育成為希臘精神的固有象征。于是,在神話、詩歌、繪畫、舞蹈和雕塑中,人的體育形象成為著力描寫的對象,體育成為希臘精神的向心力。
4.4 體育即民族精神
體育是希臘精神的代名詞,它反映在行為和觀念之中,是融入生活的平凡內(nèi)容。黑格爾[19]談到:“希臘人的精神就在生活里,精神就是生活的實現(xiàn)?!边@種精神是生活實在的觀念反映,為了獲得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希臘人自然選擇了體育。在祭祀中,體育是取悅神靈和先祖的神圣儀式;在戰(zhàn)爭中,體育是培養(yǎng)合格士兵的必要途徑;在政治中,體育是公民自由的行為體現(xiàn);在交往中,體育是邦際文化競爭的實力炫耀;在休閑中,體育是高貴人生的生活享受;在詩歌中,體育是贊美和歌頌的故事經(jīng)歷;在雕塑中,體育是“完整的人”存在的形象;在城邦中,體育是健全管理的事務內(nèi)容;在教育中,體育是和音樂并列的知識系統(tǒng)。
體育映射出希臘精神,透過城邦生活的實際需求,體育存在于希臘人的內(nèi)心深處。由此,在體育實踐中,希臘人開始思考人生、人性和人的存在,體育引導出對于理性精神的理想探察。1)追求卓越。是完滿人性的實踐品質(zhì),是高貴、德性、速度與力量的集合,“是道德、心智、肉體、實踐各方面的優(yōu)點”[20],體育促進卓越人生的達成,其本身就是追求卓越的內(nèi)在要求;2)向往榮譽。希臘人的生活準則是做最杰出的人,“對榮譽的追求整合為一種態(tài)度和理想”[21],體育帶來榮譽,競技比賽的優(yōu)勝者被榮譽環(huán)繞;3)證明勇敢。勇敢是美德的體現(xiàn),“是人本性的內(nèi)在限度”[22],體育中的優(yōu)勝者并不一定是最強壯、最高大和最有力量的人,而是最勇敢、頑強和拼搏的人;4)愛好競爭。競爭體現(xiàn)在自然的任何方面,“競爭制造出差異”[23]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動因,這種人性的競爭,在體育競技中得到最完美的詮釋和解答。
在希臘的教育事實中,體育是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存在形式。從神話時代開始,體育就成為了希臘人社會生活的中心內(nèi)容。他們在對待神明、先祖和王者的祭祀中,通過體育競技的形式表達著某種敬仰、哀思和尊敬。這種傳統(tǒng)的文化活動被他們移植到競技賽會中,透過體育競技的競爭性,傳遞出希臘社會獨有的精神訴求。于是,競技賽會實際演變?yōu)閭鹘y(tǒng)教育的實踐基地,榮譽感、責任心和民族性都能夠?qū)ふ业浇逃脑?,體育融入進教育的理念中。當社會對于身體強健有了一致性的認同,加上現(xiàn)實社會的實際需要,在斯巴達的軍事教育和雅典的公民教育中,體育自然成為教育的內(nèi)容。塑造合格的戰(zhàn)士和培養(yǎng)健全的公民,在本質(zhì)上沒有任何的沖突,完美的身體成為共同追求的目標。體育的教育價值在希臘突顯出來。在宗教、軍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希臘很難尋找到同一性,可是事實上希臘在民族精神上是統(tǒng)一的,追其原因只能是在體育中,獲得這種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上的延續(xù)性。體育賦予希臘民族精神同一性的可能,在廣泛的文化傳播中使希臘精神傳揚。體育銘刻著希臘文化的原始特征,成為希臘精神的象征和民族一致性的獨特標志。
[1]塞莫斯·古里奧尼斯.原生態(tài)的奧林匹克運動[M].沈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
[2]劉欣然,黃海波.藝術的線索:從藝術哲學中對古希臘體育運動的哲學解讀[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6):519-522.
[3]王以欣.尋找迷宮:神話·考古與米諾文明[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296.
[4]劉欣然,陶國新.古希臘《荷馬史詩》中的體育競技[J].體育學刊,2009,16(1):95-99.
[5]劉欣然.文明的濫觴:古希臘荷馬時代的體育思想溯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29(1):1-6.
[6]杜普伊斯,高爾頓.歷史視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學[M].彭正梅,朱承,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9.
[7]雅各布·布克哈特.希臘人和希臘文明[M].王大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5.
[8]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呂庫古傳[M].席代岳,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79.
[9]姚大為,張強.古希臘斯巴達體育的社會基礎與歷史興衰[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1):9-14.
[10]約翰·弗里曼.希臘的學校[M].朱鏡人,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10.
[11]亨德里克·房龍.人類的故事(大全集)[M].劉海,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9.
[12]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馮金鵬,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6.
[13]李國立.古代希臘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44.
[14]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M].徐松巖,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1.
[15]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姚仁權,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54.
[16]第歐根尼·拉爾修.名哲言行錄(上)[M].馬永翔,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21.
[17]保羅·卡特利奇.斯巴達人:一部英雄的史詩[M].梁建東,章顏,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94.
[18]劉欣然.生命行為的存在——體育哲學、歷史與文化的線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79.
[19]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賀麟,王太慶,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175.
[20]基托.希臘人[M].徐衛(wèi)翔,黃韜,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6.
[21]戴維斯.民主政治與古典希臘[M].黃洋,宋可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0.
[2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注釋導讀本)[M].鄧安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1.
[23]劉欣然,羅林.競技本質(zhì)技藝論——基于本體論的考察[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7(1):54-59.
責任編輯:喬艷春
Sport Thoughts in Education History in Ancient Greece
WANG Caiping1,LIU Xinran2
(1.P.E.Department,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619,Shanxi,Chian;2.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Jiangxi,China)
In this paper,we use the literature review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reasons of the presence of sport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ncient Greece.From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myth of clues,the authors foun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k civilization,and it undertak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comes themain content of education.Actually,sport is a kind of cultural habit of Greek and carries the same spirit of Greece,so it is an important role for national unity in the culture.The aim is from the Greek culture to find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and to explore the sports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spiritual values through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ancient Greece;education history;sports;national spirit;thought
G80-054
A
1004-0560(2015)06-0041-07
2015-05-12;
2015-06-02
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體育與人的主體存在和全面發(fā)展研究”(13CTY001);2011年江西師范大學首屆青年英才資助培育計劃;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重點課題(12ZD042)。
王彩平(1973—),男,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哲學和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