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欣
摘 要:由于油畫色彩所具有的豐富性和力度感,因此常被人們形容為繪畫中的交響樂。本文重點從油畫色彩的藝術表現張力、色彩的運用和寫生教學中色彩的藝術設計等方面討論了色彩在油畫創(chuàng)作和戶外寫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對色彩在油畫作品的意境創(chuàng)造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關鍵詞:油畫;色彩;寫生;教學
色彩的超強表現力是油畫的藝術特點。在我國,油畫風景寫生教學實質上就是色彩課程教學。在高等院校中作為繪畫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師法自然”不僅符合一個人發(fā)展個性的需要,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油畫視覺語言和高雅的審美能力,而且還鍛煉了學生感悟自然、歸納自然、了解自然和表現自然的能力,有著人物和靜物寫生課程不可替代的意義。
一、色彩在油畫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縱觀油畫,我們可以列舉出許多大師成功地運用色調表現意境的例子,如波提切利、透納、柯羅、列維坦等。畫家們對不同色調的運用,不僅表達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情感,同時也給予了人們以不同的審美感受。而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種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精神活動,藝術的無盡魅力就存在于其作品的獨特風格之中。色彩是油畫的靈魂。是表達畫家內心情感的語言形式,色彩是觀畫者與畫家之間思想和心靈溝通的橋梁,觀畫者通過對油畫色彩的直接感受來了解畫家內心的情感。無論是以魯本斯為代表的巴洛克時期的油畫色彩,還是寫實主義期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色彩,以凡高為奠基人的表現主義時期的色彩,還是抽象派的色彩,無不是把色彩作為各種繪畫語言中最重要的一項,去表達他們內心或熱烈、或美好、或扭曲或奔放的思想感情,去繪畫畫家“心中之歌”,給世人留下了大量的感動人心的巨作,成為人們時代學習的典范。
優(yōu)秀的色彩畫家,不僅能通過對自然的寫生發(fā)現色調之美,還能善于發(fā)現色調與人的心理情緒感情之間的聯系,以此傳神、寫意,最后使欣賞者受到感染、產生聯想,進入審美的境界。比如,波提切利常用單純微妙的色調表現一種淡淡的憂傷;透納用淡紫灰色調來表現海洋、港口的煙靄、水氣;柯羅喜用銀灰色調表現樹林朦朧的意境美;莫奈多用暖亮色調來表現陽光的燦爛;凡高癡迷輝煌的黃色調表達了他對生命的渴望,更擅長濃郁飽滿互補色調表現對塔希提島原始、神秘的感受。我們可以從19世紀俄羅斯畫家列賓的油畫《伏爾加纖夫》中,看到他成功地運用色調來加強對主題的表達。在畫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他運用的是非常明亮的暖調子,但在這暖調子的畫面上絲毫沒有出現溫暖的情調。相反,整個畫面給人感覺到的卻是陽光酷烈,呈現出的是焦黃的色調,襯托出一群衣著破爛、步履艱難,被奴隸般的勞動折磨得筋疲力盡的纖夫們。我們從畫面能隱約感覺到他們的急促的喘氣聲,似乎聽到壓抑低沉的“伏爾加船夫曲”的回聲。所以,亮暖調子在這張畫中所傳達的是一種燥熱的令人窒息的情緒,充分體現了畫家擅長運用色調在表達情緒、主題方面所產生的魅力。 因此,色調是感染人們情感進行無言交流的重要橋梁,它像是一種無形的氣氛和意境,直接訴諸于人們的感情。
二、油畫寫生中色彩的運用
一般來講,在室內寫生,色調以物象的固有色為主。但不同的光源和環(huán)境對物象固有色有著強烈的影響,同時使色調有了不同的變化。如暖光源照射下的物體偏暖,色調也偏暖。相反,冷光源照射下的物體偏冷,色調也隨之偏冷等等。而室外的風景寫生則受到陽光、季節(jié)、氣候等的影響很大。例如山區(qū)清晨的冷紅色、晚霞的桔紅色、中午的灰白色,還有春季的嫩綠,秋季的金黃,冬季的灰色和白色等等。因此,我們在把握大色調時,不能盲目地照抄對象的固有色,而應整體地觀察物象和周圍環(huán)境以及光照條件等等。有想法,有意識地組織畫面的色彩傾向,要學會用客觀對象的整體感覺和寫生畫面的整體感覺相比較,這樣才能找到整體效果從而把握好整體色調。
另外,人的主觀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面對同樣的景物,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處理。有的畫面強調對比,有的畫面力求統(tǒng)一,有的畫面色彩強烈,而有的畫面色彩則寧靜和諧。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客觀物象的本來面貌之外,和每個學生不同的敏銳程度、不同的色彩感覺和不同的表現力是分不開的。這是正常現象而且也是允許存在的。關鍵在于畫面整體的色調是否準確,色彩關系是否和諧和統(tǒng)一。
色彩寫生的著力點在于表現對象的色彩關系。正確的觀察比較方法是準確把握色彩關系的保障。世界上任何物體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存在的。色彩也是如此。任何一個視覺正常的人,面對一件單色物體都能認定其色彩面貌。比如看葡萄會說是紫色或是綠色,看到橙子會說是桔色的等等。如果物體存在于一定的空間里時,其色彩必然與周圍相鄰的物體互相影響,互相制約而形成了一定的關系即色彩關系。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一顆紅顏色的蘋果,放在一塊藍色襯布上和放在一塊黃色襯布上,其色彩的冷暖傾向是不同的。因為蘋果受到襯布的反光影響,所以前者偏冷而后者偏暖。如果不去和周圍的環(huán)境及條件作比較,孤立、被動的抄寫對象,就不能準確地表現物象豐富的色彩關系。這就是整體觀察和比較的結果。因為色彩關系是整體比較后才存在的。沒有整體的比較就無法找到某一局部顏色的準確性。在一年級的新生中,由于觀察方法掌握不當,有不少同學在色彩寫生時沒有全局觀念,想到哪畫到哪,只求物體自身的完整性,從而忽略了畫面中所有的內容是否統(tǒng)一在一種條件下。比如一張八課時的色彩寫生作業(yè),時間己過半仍有個別學生留有較大面積的空白沒有鋪顏色。這種不注意整體的局部色彩往往是孤立和不準確的。只有將畫面鋪滿顏色,我們才能發(fā)現某塊顏色是否準確,是否破壞整體關系而需要調整。
三、結語
色彩寫生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和認識對象的方法。能敏銳地反映出畫面鮮明的整體色彩關系和局部的色彩變化。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色彩理論知識及規(guī)律并加以熟練運用,才能更好地把握畫面,使畫面既豐富又整體,進而提高我們的繪畫能力。
參考文獻:
[1]賈利珠. 論油畫寫生中的主觀處理與整體[J].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8(03).
[2]謝雱西遞. 謝雱西遞油畫寫生作品選[J].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2(05).
[3]王月海. 油畫寫生中色彩美感的把握[J]. 大眾文藝. 2011(13).
[4]林旭. 淺談油畫寫生[J]. 美術教育研究.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