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潔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那么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求學的攀登者以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著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著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師德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狈▏骷伊_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苯處煹膸煹戮腿缤@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蔽覀兘處熑舨皇锹窐?,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tài),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里、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范性,這種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必須先凈化自己的靈魂,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道德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感染著學生。
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樹立健康向上的品質,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學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恢笔俏夜ぷ鞯脑瓌恿?。“用愛心來澆灌,用責任來培育,用智慧來助長”是我的治學理念。我任教的歷屆學生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即有些學生喜歡上歷史課,但不喜歡動腦記憶,更不擅長討論解決問題。以致成績不理想,繼而開始討厭歷史課。針對這種情況,我多次和他們談心,舉一些名人事例,如愛因斯坦、毛澤東等,用名人事例來激勵、啟迪他們,讓他們重新獲得學習的信心和動力。由于我心中裝著學生,愛著學習,所以學生都喜歡親近我,喜歡和我說說心里話,經常和我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最終喜歡我所教的歷史學科。
一、愛心就是力量
教育就是愛的事業(yè)。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單純的幼小的生命,他們可愛,亦充滿稚嫩、生澀。愛心就是他們生活里的陽光。缺少陽光的幼苗不會茁壯成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生舞臺上這樣重要的角色讓我絲毫不敢懈怠。對待學生,我不僅從學業(yè)上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而且從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健康,從思想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學生徐潤田,很聰明,但是天天無精打采,心不在焉,于是我多次找他談話,用愛心溫暖他,感化他,用恥辱心來激勵他,使他終于放下思想包袱,愉快的學習……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是繁瑣的,但看到他們的成長,付出再多汗水也值得。愛心是陽光,無形卻照亮學生心靈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雨露,微弱卻滋潤學生干渴的心田。一次次愛心的付出,換來了學生的信任。換來學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在愛的春風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愛心是成功的階梯
“不了解學生,教師就像黑夜里走路”,教育就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庇辛藧坌?,就不忍心輕易放棄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能,就能夠通過耐心細致的反復的思想工作把一些怪學生、差學生轉變過來,促其健康發(fā)展和順利成材?!皭凵笔且粋€閃光的教育理念,愛還得講究方法,講究水平,講究藝術。像醫(yī)生一樣,僅有治好病人的善良的用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救死扶傷的技藝!只有用愛心去澆灌恒心和信心,才能使其信心之樹長青,成功之花絢麗多彩,才能使恒心更加持久。
愛的教育離不開嚴格與寬容,離不開耐心與說理,離不開期望與賞識。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老師的關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深沉的,真摯的,它蘊含在為學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感受到這種愛的真誠。這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愛心融洽了師生關系,關愛是成功的階梯。
三、責任鋪就學生成長之路
現在的青少年往往受到家庭過多呵護,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缺少責任心。沒有責任心的同學學習、生活不會有明確的目標,也必然缺少前進的動力。為此,我在教學中常常以古今中外的名人為例,如孔子、林則徐、黃繼光、邱少云、焦裕祿、馬克思……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些名人身上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學生在分析這些名人的過程中領悟到,謙虛好學,不屈不撓,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這才是令人崇敬,敬仰的好品質,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使這些崇高品質如陽光般照進學生心靈,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讓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另外,在講近代史時,我引導學生領悟中國近代遭到西方列強的欺凌的原因――落后就要挨打!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民族自尊心,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讓他們感受到肩上的重任――只有刻苦學習,將來成為合格的接班人,才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才能立于世界不敗之林。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教書是我的基本職責。歷史這門課涉及到地理、政治、經濟、文學等方面知識,涉及面廣,因此歷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靈魂和精神的人文學科,它激勵人們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歌德說:“我們從歷史那里得到最好的東西是它所激發(fā)的激情?!睔v史就好像枯萎了的沙漠玫瑰,看似已經過去了,消失了,但它真真實實地存在過,并影響著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它的復活需要我們歷史老師用情澆灌。上課時激情洋溢、生機勃勃,通過自己的表情、神態(tài)、動作及形象化的語言,用深厚而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與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使他們的內心世界受到強烈的震撼,讓大家都享受到一頓精神大餐。而要達到這種以情激情、以情生情、以情動情的境界,并由再現思維能發(fā)展到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從而激起學生強烈學習興趣的境界,需要我們歷史教師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策著學生在課上的腦力效率?!眱?yōu)美的語言再加上真摯的情感,才能“潤物細無聲”地熏陶每一個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共鳴,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總之,對于教育來說,師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師愛猶如夏日里的徐徐清風,冬日里的屢屢陽光,沙漠中的悠悠清泉,給學生以溫馨 和希望。愛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和最有生命力的東西,它能創(chuàng)造出一切人間奇跡。蕩起愛心這支槳,以春風化雨,以夏雨怡人,催開天下桃李。
真愛無痕,回顧走過的十四個春秋,有苦有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業(yè)未盡,情未了,路正長,戰(zhàn)猶酣,我將永立三尺講臺,用愛去澆鑄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