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偉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的理念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內容。如何用生活來實施中職語文教育是一項時代教育課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適當?shù)貪B透生活元素,充分運用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素材,則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應用能力,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中職語文;語文教育;教學生活化
生活可以說是五彩繽紛、爛漫多姿。讓中職語文教學貼近生活,則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筆者近年來積極提倡中職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讓教學內容盡量回歸生活,注重采用各種方式來還原語文及完善中職語文教材中一些描述生活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透過教材中的語言文字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種精彩。
一、將語文教學引入生活,建立生活化的語文學習內容
一是努力發(fā)掘學生本身的課程資源。學生是一個充滿智慧的生命個體,對生命意義的探究具有比較大的熱情。教師可以運用語文學科這種人文教育功能,充分發(fā)揮出學生之主觀能動性,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使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情境中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質以及感悟生活的奧妙,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內心情感。二是充分發(fā)掘學生生活世界中的課程資源。大家知道,學生的生活是比較豐富的,學生生活資源也是多彩的,這些資源可以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眼中的自然世界,也可以反映出對社會生活認識。如果能夠挖掘這些資源,讓其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每節(jié)課利用課前十分鐘,鼓勵學生大膽說話,展示他們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形式很多,如“三分鐘即興演講”、“我是這樣購物討價還價的”、“我是這樣與陌生人進行交談的”、“我如何當主持人、推銷員、導游員”、“演課本劇“、“小小辯論賽”等等。毫無疑問,這些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去關注生活、融入生活,采用思考的眼光去觀察、分析、感悟生活,同時可以提高自己的口頭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二、以課外實踐為憑借,建立語文化的學生生活
一是聯(lián)系學校生活,引導學生學習語文。中職學校是中職生的生活大舞臺。通過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校園生活的所見所感來寫些生活隨筆,這樣就自然地將語文學習與校園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了。比如,學生丟失了學生證,怎樣到教務處申請補辦;假如去應聘學生會干部,怎樣自我介紹;與同學產生了誤會,怎樣寫致歉信;生活中怎樣問候別人,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校運會學習播音,學習做小記者采寫新聞;學習了寫通知,各種各樣的會議通知可以讓學生擬寫;師生在比賽中獲獎,可以讓學生寫賀信、寫喜報、寫光榮榜;元旦春節(jié),還可以讓學生編寫春聯(lián)互相贈送等。由此可見,校園生活比較廣闊,學生可以寫出比較多的內容。二是緊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社會可以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中職生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所以,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走進現(xiàn)實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將從語文教材中學到的各種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社會有機地聯(lián)系一起來。比如,在教學怎樣寫信后,讓學生與自己的親朋好友進行通信交流,既鞏固了書信的格式,也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讓學生獲得實踐體驗,讓學生體會到用語文的樂趣,體會到語文的實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活用語文的興趣和習慣:報刊雜志要看;廣播電視要聽;中外名著要讀;名勝古跡要賞;山川河流要游。這是學生接觸了解社會的一扇比較好的“窗口”,也可以說是中職語文教學聯(lián)系生活的一個“終南捷徑”。三是緊密聯(lián)系家庭生活,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家庭可以說學生學習語文的比較好的場所,而父母則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為此,教師可善于抓住不同學生家庭的特征,精心設置一些討論會與辯論會。討論及辯論的主題可以是,談一談“我和父母究竟能不能成為朋友、母親私拆女兒的信對不對、我是這樣看待父母的職業(yè)的”等等內容。
三、以語文教材為藍本,再現(xiàn)生活化教學情境
生活屬于中職語文教育之重要源泉。在中職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均會記載適當?shù)纳钚畔?。為此,教師可以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引導及喚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讓學生科學找出跟主觀理解相呼應的客觀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內化出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及對生活的個人認識。然而,一些學生因為生活閱歷比較狹窄,以及課文一些內容跟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比較遠,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障礙。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可以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再現(xiàn)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抽象的生活畫面,進一步拓展語文教材中的抽象內容,讓學生具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熟練把握課文內容。比如,在傳授《天山景物記》這篇課文時,可以把課文中的某一部分內容改寫成為導游詞,精心組織一次“今天我來為你導游”的語文實踐課。與此同時,把此課的學習進一步拓展到課外,充分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需要去搜集各自資料,去了解與認識家鄉(xiāng),積極開展“勿忘歷史、愛我家鄉(xiāng)→開發(fā)建設、知我家鄉(xiāng)→展現(xiàn)新貌、喜我家鄉(xiāng)→旅游勝景、創(chuàng)我家鄉(xiāng)”以介紹、解說為系列的語文實踐課。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懷著一顆熱愛生活與體驗生活之心,緊密學生的校園生活、社會社會、家庭生活,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等各種能力。與此同時,中職語文教師還要精心鉆研教材,掌握一定的生活化教育方法,以及努力尋找實現(xiàn)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方法。此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中職語文課堂生活化情境、引入生活中各種元素到語文學習中,這樣可以有效喚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回歸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快樂學習語文,并在中職語文課堂中學會快樂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李莉.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 . 2011(12) .
[2] 于秋陽.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 華夏教師,2014(11).
[3] 張月春.讓中職語文課“活”在生活中[J]. 中國冶金教育 ,2010(2).
[4] 馮曹璐.職業(yè)教育語文教學初探[J]. 科技與創(chuàng)新, 2014(23).
[5] 余海容.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亞太教育,2015(5).